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西医治疗肿瘤是现在治疗手段中比较常见的方法。但是西医治疗中的副作用之大也让患者苦不堪言。而中医治疗肿瘤有其独到的防治疾病的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一套治疗方法。正是由于中医药治疗肿瘤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使得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并不总是单单处于辅助的地位,有时也可以独当一面,起到...[详细]
肠癌多有息肉转变而来据文献统计,80-95%的大肠癌是一步步从大肠息肉(腺瘤性)演变而来的,这个过程一般需5-10年,且个体差异略有不同。但也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癌变,所以,查出息肉也不必过度紧张。肠息肉一般很少有临床症状,临床上只有很少一部分肠息肉患者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等异常,而这些症状也常常缺...[详细]
大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异常生长的组织,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肠里出现息肉的几率会更高,对于大肠息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大肠息肉会不会自行消失?这种可能性不大,特别是腺瘤性息肉,不仅不会自行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可能恶变。肠息肉的发生和恶变,都是病菌惹的祸,肠道表面有特定的粘膜组织,保护肠道的健康和...[详细]
国内大肠息肉在人群中总发病率达到1.6%~12.0%,尤其到了中年后发病率更高,达10~30%,而95%以上的大肠癌是从大肠息肉一步步演变而来,因此预防和及时治疗大肠息肉很重要。为什么会长大肠息肉,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年龄:到了中年大肠息肉的发病率高达10~30%。大肠是食物残渣滞留、吸收水分形成大...[详细]
来源:网络由CCMTV编辑整理在大多数情况下,结肠息肉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其中大多数是在常规结肠镜、直肠指诊或手术中发现的。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约80%~95%的结直肠癌是由大肠息肉演变而来,通常经历:正常粘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需要5到10年,因此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发现并及...[详细]
健康时报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体检后,看着体检报告上的结节、息肉、增生,很多人不知道会不会癌变?该不该切?根据医生的建议,如果发现这样的“病块”,及早诊疗,清除隐患,才是 选择!这些息肉应该切中医院毕晓峰在健康时报癌症版刊文指出,我们通常把生长在人体黏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包括增生性、错...[详细]
网上有这么一种说法:早晨5:00~7:00,是大肠的排*时间,此时是上厕所的好时机。假如你没有大便,就说明了你有不正常的地方了。于是,有人在晨起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坐在马桶上「排*」,且一定要排出点什么来才肯罢休。早上起床后,是排便的正确时间?什么时候排便比较好?答案是:想排便的时候排便比较好。...[详细]
一封来自息肉的认罪书。我的名字叫息肉,其实我就是块多余的“肉”,或叫赘生的“肉”,在你的体内空腔脏器由黏膜覆盖的内表面上,从鼻腔、声带、胃肠、胆囊到子宫、膀胱,都是我喜欢生长的地方。医生就按我们生长的部位给我们命名,譬如“鼻息肉”、“胃息肉”、“直肠息肉”、“膀胱息肉”等等。如果某一部位长有两个以上...[详细]
上个月,我们收治了收治一例病人,年仅25岁,以大便带血就诊,内镜一查大肠,有数不清的息肉,病理显示已有癌变,追问病史,其上一代直系亲属大多死于消化道肿瘤,该患者被诊断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FAP?这是什么*?竟如此可恶!图1.正常肠道图2.FAP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即FAP,一种常染色体显...[详细]
直肠炎的症状及治疗1、直肠炎的症状由于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便血直肠出血或直肠排出黏液、黏液血便。肛门直肠疼痛由淋病、单纯疱疹或巨细胞病*引起的直肠炎可伴有强烈的肛门直肠疼痛。腹痛,便秘、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伴有全身症状或消化道其他部位疾患者可出现相关症状,如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瘦、肛...[详细]
摘要研究对比了骶神经调节与粘膜下注射胶原针对产后肛门括约肌损伤所导致大便失禁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SNM的治疗效果优于粘膜下胶原注射。背景此次研究旨在对比骶神经调节与粘膜下注射胶原(Permacol?)针对产后肛门括约肌损伤所导致大便失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试验为单盲、随机对照试验,医院内同...[详细]
大肠息肉切除后,医生会告知我们要定期复查肠镜,但是定期复查概念很模糊,应该多长时间复查一次肠镜?大肠息肉究竟是个啥东西?大肠息肉其实就是肠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大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由于很少引起症状,也很少引起出血和梗阻,因此往往不易被发现,多数是在体检或检查其...[详细]
眩晕例题:简要病史:女性,45岁。阵发性头晕伴呕吐10年,加重1小时急诊就诊。要求:你作为住院医师,请围绕以上简要病史,将应该询问的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病史的内容写在答题纸上。问诊时间:11分钟总分:15分一、问诊内容:占13分(一)现病史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占7分(1)发病诱因:有无劳累、精神因...[详细]
年8月30日上午,患者曾大爷的女儿将写着“情系患者,医德高尚”、“医德高尚,仁心仁术“的两面锦旗送到了滇池院区老年病科四病区谢健主任手中,再次感谢病区医护人员在88岁老人曾老住院期间的精心治疗和热情服务。其女儿感情真挚的表达了对谢主任及全科室医护人员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医者仁心的无尽的感谢之情。患者...[详细]
随着我国大肠癌筛查的普及及人们对肠镜检查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结肠镜检查,因此大肠息肉的检出率明显增加,但检查后看到报告上的“结、直肠息肉”诊断,许多人都会有点儿不知所措。那么,为什么会长大肠息肉?大肠息肉会癌变吗?需要治疗吗?可以预防吗?医院内镜中心赵伟医师来为您解答。01什么是大肠息肉大肠...[详细]
实习的朋友帮助很大。被提问的几率也很大。1.护理程序包括哪几个步骤?护理程序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2.资料收集的方法有哪些?①观察;②交谈;③体格检查;④查阅相关资料。3.病室适宜的温度、湿度应保持在多少?(l)病室温度一般保持在18—22℃为宜。新生儿及老年患者,室温保持在22...[详细]
暴力伤可致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或神经根的损害,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今天和大家分析讨论这方面的问题。一、临床资料本组16例,其中男1l例.女5例, 年龄63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40.9岁。高处坠落伤10例,车祸6例;c“椎体脱位4例,c,椎体骨折2例,其中合并c¨椎间盘突出...[详细]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横纹肌非化脓性炎性肌病。其临床特点是肢带肌、颈肌及咽肌等肌组织出现炎症、变性改变,导致对称性肌无力和一定程度的肌萎缩,并可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亦可伴发肿瘤。PM指无皮肤损害的肌炎,伴皮疹的肌炎称DM。该病属...[详细]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是起源于大肠粘膜的一类隆起型病变,这类病变极少向肠壁深层垂直侵犯,主要沿粘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故被称为侧向发育型肿瘤,直径大多在10mm以上,由日本学者工藤英首先提出。由于其以侧向发育生长为特征,病变沿黏膜表面匍行生长,生长初期因其与周围黏膜无明显差别,黏膜表面只可见稍...[详细]
45岁的侯先生因医院检查肠镜,肠镜提示他的肠道里长了三枚息肉,其中一枚息肉的病检提示为腺瘤性息肉,医生说,按照病理学类型,息肉包括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为肠癌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侯先生也有自己的疑问,医生,我才45岁,为什么就长了这么多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