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不振”的辨证论治
文|黄景亮
肾中真阳,命门之火,是机体一切活动的动力。火能生土,脾土赖火以温燠而运化转输,命门火衰,则食后腹胀,甚则大便溏泄,完谷不化。
肾主纳气,肾阳虚则不能纳气归原,而发为喘逆气促。肾主水,肾阳虚则水气泛滥而为肿为胀,水湿上泛,水气凌心则心悸怔忡,水气凌肺则喘咳。肾司二便,肾阳虚则小便频数、清长、遗溺、失禁,大便溏泄。肾阳虚,肾气失于固摄,而为滑精、早泄,甚则精清、阳痿或为带下绵注,或为经行量多,淋漓不净,或为滑胎不孕。肾主骨,腰为肾之腑,肾阳衰惫,精气不充,故腰背酸冷而痛,两腿痿软无力。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阳虚,则思考力、活动力即显著减退,稍劳即瘦不能兴,同时性欲减退,性情淡漠。命火衰微则真阳不能温煦周身,则怯寒肢冷,其畏冷倍于常人,冬季尤感不支。肾主骨,骨生髓,脑为髓海。肾阳虚,脑海亏损,则头眩欲仆,耳鸣耳聋。命火衰微,脏寒之极,则发展为寒证,进一步则转为厥逆。
从以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到肾阳不振,命火式微,表现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当然,是以“肾阳不振”的本脏病变为主,但也可以有脾肾虚或肺肾虚的证型出现。
此外,由于肾是水火之脏,既抱肾阳,又涵真阴,而阴阳互根,阳损往往及阴,所以肾阳虚的患者不少是兼见肾阴虚及肝肾俱虚的综合征象的。因此,在“肾阳不振”辩证的同时,也相应地要照顾到肝肾阴亏的方向。
在具体辩证上,朱老认为,脉象、舌苔、冷热感和精神情绪等几点,最是辩证上的关键。关于论治问题,由于人是一个矛盾统一的有机整体,各个器官、各个组织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而构成一个整体,特别是由于“阴阳互根”,阳损可以及阴、阴损可以及阳的相互关系,所以在治疗上必须强调兼顾阴阳、水火并济,始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张景岳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朱老说“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讲得十分精辟。如:左归、右归二方之设,正如王旭高评注此二方时所说“左归是育阴以涵阳,不是壮水以制火;右归是抉阳以配阴,不是益火以消水。与古方知柏八味、桂附八味盖有间矣;虽壮水益火所用相同,而绾照阴阳尤为熨帖”(《王旭高医书六种》)。
因此,朱老拟订一张基本处方,定名为“培补肾阳汤”。基本药方为:仙灵脾15克、仙茅15克、怀山药15克、枸杞子10克、紫河车6克、甘草5克。
随证加味:
(1)肾阴不足,较严重者,加生、熟地黄各15克,女贞子10克、川百合12克。
(2)肝肾阴虚者,加生白芍、生地、熟地各12克,女贞子、潼沙苑各10克。
(3)脾肾阳虚而大便溏泄或久利不止者,加破故纸、益智仁、鹿角霜、炒白术各10克。
(4)肝脾肾俱虚而见慢性泄泻者,加炒白术15克、乌梅炭3克。
(5)肾阴阳俱虚而带下绵注或经行量多者,加乌贼骨15克、茜草炭8克、炙龟板24克。
(6)腰痛剧者,加炙蜂房、炙土鳖虫、炙乌梢蛇各10克。
(7)浮肿者,加熟附片、炒白术、茯苓各10克。
(8)哮喘者,加核桃肉4枚、补骨脂10克、黄荆子15克、五味子6克,严重者加人参3克、蛤蚧15克两味共研,分两次冲服。
(9)遗精或小便频数者,加山萸肉、菟丝子各10克。
(10)阳痿早泄者,加巴戟天、露蜂房、淡苁蓉各10克。
(11)心脾两虚、心悸怔忡、失眠者,加潞党参、炒白术各10克,炒枣仁20克,龙眼肉、当归身各10克。
(12)虚阳上亢、血压升高者,加生牡蛎30克、紫贝齿15克、龟板20克。
(13)更年期综合证者,加知母、黄柏、当归、巴戟天各10克。
以上是辩证用药的一般常法,在具体处理时,仍应细加审察、辩证定方,始能收到预期效果。
仙灵脾:味辛、性温,入肝、肾及命门,含淫羊藿苷、常有挥发油甾醇等。《本经》言其“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说明它补肾壮阳、祛风除湿之功甚著。近来证实它有改善肾功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和促性腺功能作用,可增加精液的生成和分泌,能强壮性机能,还能增加胸腺依赖细胞(T细胞)的数值,能使抗体形成提前可以纠正因虚症所造成的免疫功能缺陷。它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及肠道病毒尚有抑制作用,对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亦有显著抑制作用,还有镇咳、祛痰、平喘和降压的作用。
仙茅:味辛、性温、有小毒,入肝、肾及命门,含鞣质、脂肪及树脂、淀粉等。其“主风、补暖腰脚、清安五脏、强壮筋骨、消食。”本品温肾阳、壮筋骨之效甚佳,善治阳痿精冷、小便失禁、崩漏、心腹冷痛、腰脚冷痹,并能开胃消食。
通过临床实践观察,仙灵脾、仙茅并无任何副作用,凡属肾阳不振者,服后精神振爽、食欲增加,与附子、肉桂等温热药易引起燥亢现象截然不同。有人认为,仙茅辛温有毒,久服殊非所宜。事实上,仙茅虽温,而无发扬之气,长于闭精而短于动火,用中小量对机体毫无影响,一般用20克以内,从未见任何毒性反应。
山药:甘平,入肺、脾、肾三经,含皂苷、黏液质、淀粉、糖蛋白、自由基氨酸、多酚氧化酶、维生素C等。《本草纲目》称其“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所以,山药补肺、健脾、固肾、益精之功是很全面的,为理虚要药,治慢性杂病,历代医家多用之。
枸杞子:甘、平,入肝、肾二经,兼入肺经。其含胡萝卜素、硫胺素、烟酸、抗坏血酸、亚油酸等,有抑制脂肪肝细胞内沉积、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本草经疏》云:“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热而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的补益之要药。”所以肺、脾、肾阴虚者均适用之。
山药、枸杞子二者同用,有育阴以涵阳之妙,故无须虑二仙温壮助阳之力峻。
紫河车:甘、咸、温,入心、脾、肾三经,其成分较复杂。它含有干扰素,可抑制多种病毒对人体细胞的作用,还含有多种有应用价值的酶。所以《本草经疏》称其“乃补阴阳两虚之药,有返本原之功。”其性虽温而不燥,对虚损羸瘦、劳热骨蒸、咯血盗汗、遗精、阳痿、妇女血气不足等,均有显效。
甘草:不仅有补益调味之功,且善解毒并补脾胃。
综观全方,以温肾壮阳,培补命门为主,助以滋养真阴之品,使阳强阴充、和合绾照,则诸虚白损,自可康复。
注:中医心得是学习前人及现代国学大师的辨证论治方法,特别是朱良春大师的治法传薪。
·完·
编辑|Susanna_3GE
本文文字均为原创,转载请带上以下信息,视为授权转载。
关于黄景亮中医工作室:
黄景亮中医工作室自年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传承传统古中医药精髓,阐扬中医药文化,探索中医药便捷化,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便捷化的中医诊疗服务。
黄景亮:精研古中医学20余年,其理、法、方、药,精心细酌、环环相扣,治愈危重症病人无数。主治:心脑血管、糖尿病、乳腺增生、痛风、奇难杂症、养生保健等。精研易学多年,目前受聘于中国方明易经研究院任研究员。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