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火炉介绍
火炉市场
火炉作用
火炉发展
火炉现况
火炉前景

做踢猫效应的终结者

芒格交易箴言里面有一句:

时刻提醒自己不做傻事所带来的长期回报,要远远超过耍小聪明带来的回报。

把对的事情做对和把错的事情做对难度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把对的事情做对,当你做完的时候就结束了,而错的事情,当你不做的时候就结束了。

事情的发展走向,很大程度上由我们的态度决定的。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ABC理论的观点。

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事件产生的一档信念,即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解释;C表示个体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结果。同一件事,人们的看法不同,情绪体验也不同。

“踢猫效应”的故事原理:

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

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

现代社会中,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

这种紧张很容易导致人们情绪的不稳定,一点不如意就会使自己烦恼、愤怒起来,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这种消极因素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就会身不由己地加入到踢猫的队伍当中被别人“踢”和去“踢”别人。

经典的文学形象阿Q,就是在被财主和假洋鬼子欺负了之后,到处找不如自己的人发泄。没想到不但打不过王胡,因为肚子饿连不如自己的小D也打不过。最后只好欺负小尼姑,然后就“十分得意地笑了”。可见,欺负更弱者是很多弱者的常见发泄手段。

有一个很出名的法则,即被人们称为“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换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却是我们能掌控的。所以当下次有人惹你生气时,不妨先冷静下来想想,是不是有人踢了他的猫?

如何避免踢猫效应?

一、主动解压,不做那个踢猫的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乔治E范伦特,将心理健康定义为“适应”。当你无法适应当下环境时,就会出现防御机制。

这种机制为了让我们逃避痛苦而设置的一种自我保护,但是选择投射给下属或者入校的人就显得很不理智了。

解压方式很多:暂时放松下,去厕所洗个脸,听一下音乐,跑到外面呼吸下新鲜空气。

在情绪气球爆炸之前把里面的气给放掉。

一个故事:

一天,林肯在办公室整理文件,陆军部长斯坦顿抱怨一个少将对斯坦顿的污蔑。本以为林肯会安慰他几句,而林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信回敬那个无礼的少年。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言辞激烈的信给林肯看。林肯看完说写得太好的,并把信扔进火炉里。斯坦顿很疑惑,你让我写信怎么给扔进火炉呢?林肯说,你如果写一封不解气,那么再写第二封吧。

面对一地鸡毛的生活,乱七八糟的情绪,内心的破碎,刚好是我们重塑精神时间的契机。

二、换位思考,饶恕别人

如果管理者能站在下属的位置考虑问题,就更容易解决问题,同时避免负面的踢猫情绪传播,更赢得尊重和团队凝聚力,日常工作才会更加顺利。

生活中也是一样的,我们往往把最坏的一面留给了我们最亲近的人。因为在家庭中感觉是最放松,才是我们最真实的样子。遇到矛盾,如果能换位思考下,就能更理解对方的难处,家庭更加团结。

三、结果为导向

以结果为导向这句话听起来容易,执行起来很难的。

难在克服情绪,很多人说话做事是凭当时的情感的。

比如老板因为一个工作没做好,向你发火,你得分清楚事情就是事情,他只是想要这个结果是好的,就能心平气和的看待,找到不足的地方,把这个工作干好。

再比如你回家做饭,你爱人上班也辛苦了也不想做饭,两个人为了做饭讲道理吵架。如果你以结果为导向,反正有饭吃就好了,就自己做饭好了,并没有什么大事。

不逃避,不退缩,允许一切发生,坦然应对,这是该有的人生态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ianshijinzk.com/lrdbsj/179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