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司马长卷,唐风汉韵锦绣斑斓,一城文化半城神仙。长安是一个文化历史名城,文化人居多,他们喜欢隐居南山,所以被称为神仙。春节刚过,今天格外的寒冷,我准备去南山拜访一位神仙道友,与他围炉小酌,品茶论道。
山里面的雪越下越大,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沿着崎岖的山路一步一个脚印,发现了美景就拍几张,结果到处都是美景,我几乎寸步难行。忽然在一个巨石下面有一只小黄猫在叫,似乎在给我打招呼,我也朝它笑了笑,招了招手,它窜出来跟着我,我拿出一些食物喂它,它很可爱不像是野猫,吃完零食,便跑到我的前面,大概有五六米远,它蹲下来望着我,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似乎在给我当向导,我给它拍了几张靓照,留作纪念,大自然真是奇妙无穷。
终于到了神仙的草堂,草堂前有一块菜地,还有高大的竹子围绕着草堂,从外面根本看不出竹林里面有神仙居住。神仙早在门口迎接我,寒暄了几句,便走进了他的世外竹园。里面有三间庭房,两间厢房,沿着庭房右边的小道上去,不远处有一个亭子,名叫“不为亭”。进了中庭,供奉着太上老君和观音菩萨,一间是茶房,一间是书房,主人早已用小火炉烧好了水,我们盘腿而坐,道长开始沏茶,我说,:“你这真可以称为三香苑,檀香书香茶香香香沁肺”,道长嘿嘿一笑,回了一句“佛家道家儒家家家渡心”。
我也会心一笑说:“你这地方与世无争,修心养性,好一个逍遥自在的神仙呀!”道长望着外面的雪花,“哪有不争之地,不争也是争,我是与自然相争,争一口饭吃”,“我看你放得开”,道长笑了:“放下的是欲望,担当的是责任,而争斗是天性,必须遵守的是天道,因此要做事谋始,就像那片土地,你要种植什么,你得事先规划好,怎么种,种多少,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好时机,春耕夏长,秋收冬藏,错过了最佳的耕作时间,就是再努力,只能是颗粒无收。正如你今天要来,我就得备下好酒好茶好招待”。
易经:“饮食必有讼”。大自然的生物,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衍,不得不争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竞争之前就要预先谋划好,以应对各方面的争讼,这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人常说,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其乐在于尊天地之道,谋人生规划,成于天地之运。
道长用热水冲淋茶具,包括壶嘴、壶盖还有茶杯等,再将茶具沥干,然后他解开一包大红袍放在了盖碗里,倒入少量热水,让茶叶舒展开来,然后把温润泡的水倒掉,让茶叶静置一会,这叫醒茶。道长在冲水时将水壶上下提拉,反复三次,这叫凤凰三点头。不仅是让茶叶能在水中翻动,也是在向客人鞠躬行礼,以示尊重。出汤后,用公道杯将茶倒入客人杯,然后道长用茶盘拖着茶杯,放置在我的右手前,接着用手做出“请茶”的姿势。我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弯曲,轻轻敲打桌面,以表谢意。
我感叹,如今人与人缺少一种尊敬和诚意,更多的是羡慕嫉妒恨,尤其喜欢看吵架打架、明星离婚、出轨情变、交通事故等这类“斗争”场面。
道长说:“这些不足为怪,生活就是如此,儿女情长,柴米油盐,东家长西家短,有高有低,有买有卖,普通老百姓就是在吵闹中生活,这叫百家争鸣。如果都是谦谦君子,那就不正常了”。
我想了想,也确实是这样,易经讲“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争吵不可避免,但不要纠缠某一件事情不放,即使大家有不同的意见,相互指责、争辩,只要能摆明事实,讲道理,最终也是吉祥的。
道长说:“《秋菊打官司》就是纠缠着一件事,非要讨一个说法,最后得不偿失。这样难缠的人,谁还愿意跟他打交道呢。常言说,不与俗人争利,不与文人争名,不与无谓人争气”。
我默默的点着头,端起茶杯,闻香识茶,越品越醇,愈陈愈香,我特爱闻杯底香,没有一定文化底蕴、修养层次、人生阅历,无法冲泡出香气幽长,滋味浓郁,又柔雅纯厚,稍有微苦的味道。
我又请教道长,有权有势的人,权倾朝野,富可敌国,他们又争什么呢?为什么要争?
道长平静的说:“人生如茶,品茶自然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有人能品出人生的苦涩与甘甜,清淡与儒雅,而有的人品的是名利和权势,讲究排场,号称他的茶是某某山头的、千年古树的、某大师亲手用古老的制茶工艺制作的,价格不菲的极品茶,是某级别的领导才能够享用的,唯有他的面子,才能得到一点。争名夺利,是贪婪者的本性。易经也讲: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一个有三百户邑人的诸侯国跟君王争地盘,结果失败了,返回国内,同族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不愿意为他的贪婪背锅,将他逮捕入狱。最终身败名裂,即是因果”。
我说:“这就好比当今国际上,霸权主义的美丽国为了掌控中亚,势强凌弱,占领阿富国二十余载,烧杀掠夺,无恶不作,最终像一只丧家之犬,丢盔卸甲,狼狈逃窜,并遭到了国内国际社会的一致声讨”。
道长说:“患之掇也,他们的祸患是咎由自取,说到底都是自己的因果造成的。你呀,心怀天下,忧国忧民,让人敬佩”。我急忙解释:“那里呀!谝闲传而已”。
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很快,竞争相当的激烈,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们都在抱怨,思考自己以及后代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道长说,社会生来就是不平等的,贫富差距是需要国家来进行宏观调控,我们个人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培养成器。成器的基础条件就是父母能为你提供的一切,包括你的出身、相貌、智力、财力以及家庭环境和家风家规等等。
我又问道,照这样说,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他们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那肯定是赢在起跑线上。可是人们经常对官二代,富二代印象不好,似乎除了吃喝玩乐,都是不成器的一代。
道长轻轻地摇了摇头,端起公道杯为我续茶,接着说,“其实败家子是少数,大多数中产阶级,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为子女提供大量的优质教育和社会资源。我们经常看新闻报道,穷山沟里出了一个状元,考上了清华北大,能上新闻,说明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优秀人才,他的家庭条件绝对不差,一位资深老师就感叹说,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
我端起茶杯,颇有感慨,人常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道长反问,“如果富贵之人以道德耕读诗书教育子女,那不知要传几代人?”
是呀,易经讲“食旧德,贞厉,终吉”。如果仅仅依靠祖上的阴德而不思进取,那就非常危险了,如果能传承道德,再接再厉,最终非常吉祥。在此基础上去创业,机会就非常多。“或从王事,无成”,根本无需与他人做无谓的竞争,只要认真做事,不求成功,但求无过,上天不会亏待于他们。
道长说,“你这要求已经达到孔圣人的标准,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我们俩哈哈大笑,道长又说,“这也符合道,为而不争,以其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我又问:“你那个不为亭就是这个意思吧?”道长点点头。
我一位做生意的朋友经常问我,说他天天跟人打交道,对外跟客户打交道,对内跟员工打交道,有人强调“和谐高于一切”,有人提倡“竞争才能生存”,你说为而不争,怎样做才能不争而为?
道长想了想,说:“如果你想让一头牛乖乖的听你的话,走进牛棚里,它同意吗?你可以拉它、推它、甚至鞭打它,这样能解决问题吗?”
我摇摇头说:“解决不了,可我们现实当中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比如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是如此。父母与子女之间甚至出现了尖锐的矛盾,有人甚至说,这好比阶级斗争,需要天天抓,月月抓,年年抓,时刻不能放松”。
道长说:“问题的症结在于双方的想法不一样,牛乖乖进牛棚是你想要的,而牛想要的是一把青草,如果能换位思考,用一把青草,一边喂牛,一边引导它进入牛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易经:“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意思就是说,争讼没有成功,返回之后,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政策,原则是化解争斗,以达到平安吉祥。“安贞吉”也就达到双赢。
我懂了,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实践证明,和谐与竞争的统一,达到双赢才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教育也一样,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同时也要引导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德智体全面发展。
总之,解决问题,平息纷争,做到为而不争,达到“安贞吉”才是争讼的最好结果。
我问道长:“一般出现争执,都是自我来解决问题,可是有的矛盾异常尖锐,发生激烈冲突之后,怎么办呢?”
道长说:“可以寻求德高望重的人来调节。”易经:“讼,元吉。以中正也”。调节人能秉持中正之道,评判纷争,调和矛盾,提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这就非常吉祥。如果调节人也无法调和矛盾,那只有诉诸于法律。一旦对薄公堂就很难有赢家,大多是双输。
这会儿窗外的雪依然是漫天飞舞,春寒料峭,而屋内小火炉上面的茶壶热气腾腾,喝了几泡岩茶,有点微汗,一内一外,一热一冷,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长又泡了一包十年之久的“归真”普洱,汤色金黄,汤水柔和顺滑,口感清甜,苦涩感较弱,回甘好,山野气韵天成,杯底留香是我最喜欢的那种,有“茶中皇后”的称号。我和道长又聊起了商战,商战绝对不是普通老百姓的家长里短,而是刀光剑影,如履薄冰。外星人马云这颗雷终于爆了!人民日报三次揭开马云真面目。马云,中国富豪榜首富,在众多的荣誉面前,他开始膨胀,从屠龙少年,到任性的恶龙,马云的资本疯狂扩张,意图垄断一切,曾放言道:“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垄断倒逼金融,对央行金融体系产生了威胁。
易经讲:“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鞶带是古代官服上的一种服饰,代表着一种嘉奖,嘉奖那些战功卓著的将领,但是一味的追求战功,导致争讼不止,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最终会被人民所唾弃,被君王三次罢官免爵。
阿里的的蚂蚁被叫停,社区团购被警告,银泰控股被罚款,人算不如天算,“终朝三褫之”,使原形毕露的马云最终跌落神坛,人民网锐评:没有所谓的马云时代,只有时代中的马云。
道长微微笑道:“易经讲,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以不正当竞争而得到的利益,不足以受人尊敬。”“马爸爸”变成了“资本家”,自己深陷泥潭,无法自拔。人民日报再次点评阿里,表示其不要妄想大而不倒,试图掌控一切,这里是中国,财阀没有任何出路。
道长说:“争讼无处不在,但要谨记,尊道贵德,遵守天道,遵纪守法,为而不争”。
大雪在不知不觉当中已经停了,海阔天空,闲谝乱谈该结束了,我也起身与道长告辞,后会有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