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广大家庭弘扬家庭美德、传承优良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选树宣传新时代家庭观、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家庭典型,县妇联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最美家庭”系列活动。现将活动收集整理筛选情况展播如下:
最美家庭成员·第三期贾延芳家庭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清溪镇马桥村应村,人们总能看到一个奔波忙碌的身影和一张笑意盈盈、亲切可人的脸庞,她就是贾延芳,孝敬公婆、贤惠能干的贾延芳。提起她,村里人无不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被村里人誉为孝敬公婆的好媳妇。贾延芳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她作为一个儿媳,十多年来始终用孝心伺候公婆用爱心呵护每一个家庭成员,用真心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贾延芳同志于年结婚至今一直和公婆生活在一起,十几年来她和公婆的和谐程度如同身体的左手和右手,感情如同自己的亲生父母,公婆一直也视她如己出。年的夏天贾延芳的公公患上了严重的脑梗死,造成全身瘫痪,因为老公要上班,婆婆照顾两个孩子,住院期间只有贾延芳一个人跑前跑后的照顾着,瘫痪的公公,张不了嘴,吃不了饭,贾延芳便一日三餐煲好粥,一口一口喂。公公手脚动弹不得,大小便失禁,床单、裤子、被罩每天都换几次,每天必须把公公换下的衣服带回家-遍又一-遍的洗,这种日子持续了三个月。那时她总是闻着家里臭烘烘的,因此冬天不管多冷的天总要开窗通风。那年公公在住院住了25天,贾延芳几乎没有睡过一个整夜觉,吃过一次安稳饭,但从未对公公有过抱怨使过脸色。每天服侍,不怕脏不怕累,辛苦程度可想而知,贾延芳从多斤瘦到了斤。经过精心照料,贾延芳的公公逐渐恢复知觉,手脚也能动了。有亲戚朋友或村里的人来看望他,他会点头微笑,伸手和来人的握手。有人夸贾延芳,她回答道:“人心换人心,公婆含辛茹苦帮我带孩子,我总不能忘本。孝敬公婆是我的职责,也是我们做人的本分。”年2月与病魔打交道的公公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公公生命的最后二十多天时间里,贾延芳每天给公公端水喂饭,接屎接尿。她担心公公-直卧床会长褥疮,于是她坚持每天用热毛巾为公公擦身。公公的双手双脚、前胸后背常疼痛难忍,她蹲在床边不停的按摩,她毫无怨言。年3月的一天公公因脑梗死复发去世,办完公公的丧事,安顿好婆婆,又要上班去了。左邻右舍都说是一个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儿媳!她以一个典型的东方女性品质,为了自己的家庭默默无闻得承担着重任,既是公婆的好儿媳,也是我们做儿媳们学习得榜样。王德兰家庭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王德兰的家庭是一个孝老爱亲、互敬互爱、和谐幸福的家庭。婆婆王德兰,儿媳高学蓉,婆媳俩互相体谅、和睦相处,被左邻右舍交口称赞。儿媳高学蓉今年35岁,生育1男孩、1女孩。在婆婆王德兰的鼓励支持下,由一名待业青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村干部。自结婚以来,王德兰和儿媳一直生活在一起,婆媳之间没吵过一次架,没红一次过脸,在生活中有分歧的事情婆婆总是心平气和地和儿媳沟通交流,消除隔阂。因为基层工作多,儿媳工作繁忙,婆婆王德兰不仅承担了家庭所有家务,更是承担起了两个孙子的接送上学。不光生活上婆婆帮助儿媳很多,工作方面婆婆王德兰也是很支持儿媳高学蓉的。年疫情初期,对各村地毯式摸排,儿媳包保四个自然村,她主动提出帮忙摸排本村返乡人员,挨家挨户走访摸排。跟儿媳积极沟通,在她的摸排登记下,没有一个流动返乡人员遗漏。有一次晚上,儿媳突患重冒,发高烧,作为老人,她着实不放心,当时儿子刚好不在,她急忙打个车,医院,并连夜输上液。在儿媳生病的日子里,虽说自己还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病,但她还是不分白天黑夜陪伴在儿媳身边。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儿媳很快康复了。每当提起这事,儿媳老觉的过意不去,说让婆婆为自己操了这么多心,受了这么多累。王德兰却说,人这一生,少不了沟沟坎坎,有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过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事实证明她的辛苦也得到了回报。儿媳对她也很孝顺,通情达理,逢年过节,都给老人买点补品,送件服装。人们常说做个好婆婆难,但是她却认为做个好婆婆不难,只要用心疼爱,真心包容,家庭就会和谐美满。
吴仲琼家庭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吴仲琼,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位平凡的农家婆婆,她识大体、顾大局,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她平时工作和操持家务两不误,任劳任怨。她的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劳、善良、淳朴是她们一家做人的标准。她的媳妇是内蒙人,与儿子在北京相识、相恋、直到结婚,她并没有因为她是外地媳妇而有所阻挠,却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对待她,做她爱吃的饭菜,嘘寒问暖,让她慢慢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因为她给与媳妇的关心和爱并不亚于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她常说:我是干计生工作的,更要作出表率,以身作则。媳妇迈进门,就是咱家的人,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就没有处不好的关系。她对孩子们的付出也换来了儿子儿媳的孝心,特别是儿媳,知道婆婆一向把自己当闺女看待,都能理解婆婆的苦心,每次回来总要帮她买漂亮的衣服、营养品等,虽然她嘴上嗔怪媳妇乱花钱,心里却是甜丝丝的。吴仲琼不仅持家有方,和邻里关系也都处的十分融洽,太平嫂广场舞团队,在她的组织下不仅舞跳的越来越好,人心也越来越齐了。年元旦还积极参加了含山县广场舞协会举办的春节晚会,充分展示了太平嫂的风采。她用传统妇女的淳朴,用自己全身心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童祖萍家庭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童祖萍是江淮村小苏自然村的一名“普通”妇女,又是一名“不普通”的儿媳,她身体力行践行了“好家风”在江淮村的村坊四邻中传为佳话。现在,只要一提起她,大家都会纷纷点赞,“自己身体残疾要照顾生病的老人,还要教育孩子,能把一个家撑起来真是有本事”。童祖萍自身四级残疾,但她从来不把自己当残疾人来对待,家里的日常和老人小孩都是她在照料。日常生活中朴素节俭,同时她以身作则教育孩子要懂得节约,杜绝浪费,但是对待老人的吃穿用度上面她却非常舍得。给老人买果蔬米油,买衣服,置被褥,冬天怕他们着凉,夏天怕他们受热,总是会竭尽自己的能力给他们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老人家周围的邻居看在眼里,有时候碰到童祖萍就会半开玩笑的说道“祖萍啊,你可比好多男人都强哩”。天有不测风云。医院检查显示到了肝癌晚期,做了手术也无济于事。婆婆年纪大了身体受不了多次手术,童祖萍更加尽心尽力的照顾婆婆。这之后,童祖萍把婆婆什么时候拿药,药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安排检查,她都记得清清楚楚,安排的妥妥当当。为给婆婆补身体,她经常根据医嘱买菜到婆婆家,洗衣做饭,将婆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婆婆脸上每天都带笑,家里只要一来人看她,她就夸自己找了个好儿媳。在童祖萍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传统美德,一种人格品质。她孝顺质朴的品质,深深融入到了一起生活的子女心中,成为她们家立身处世的榜样。让我们为这些幸福的正能量点赞打call期待下一期身边的榜样、幸福的模样吧...未完待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