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在门诊,碰到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1个月的小宝宝来看病。
“大夫,我们家宝宝便秘”
“大便几天一次啊?”
“6-7天才拉一次,急死我了,怎么办呀?”
“大便干吗?是宝宝自己拉的还是用了开塞露才拉的?”
“大便倒是挺软的,也是他自己拉的,就是好多天才拉一次啊”
“宝宝是吃母乳还是吃奶粉?”
“我的奶挺多的,所以我们家是纯母乳喂养”
“宝宝平时还有什么不舒服吗?比如,有没有总是哭闹蹬腿,有没有肚子胀,有没有起湿疹什么的。”
“平时挺好的,没发现有这些症状”
“体重长得好吗?”
“这个月长了两斤呢”
“根据你们家宝宝的情况,他其实没有便秘,因为吃母乳吸收好,残渣少,所以肠内的大便也少,也就会出现攒了好几天才拉一次的情况,有的宝宝甚至可以十天才拉一次呢,你看他也没什么不舒服,长得也挺好,所以你不用太担心,可以观察着看看”
“哦,我明白了,谢谢大夫!”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便秘”的孩子,一部分是真的便秘,需要我们查找原因,给予一定的处理;另一部分则是家长认为孩子便秘。
下面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便秘?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硬,排便费力,排便疼痛,或者大便嵌塞时出现粪便溢出或者大便失禁。仅仅是排便次数偏少,但是没有排便费力、疼痛,大便也是软软的情况并不算是便秘哦!对于那些确实便秘的孩子,就需要我们来查找原因了。
其实,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功能性便秘,大概占了90%-95%,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器质性的疾病,而主要与饮食、排便习惯、心理因素、肠动力不足、肛门括约肌不协调以及菌群失调有关。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