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便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世界性问题,据报道,在不同的研究中便秘患病率从1%到30%不等。便秘会给宝宝带来不适和痛苦,但宝宝有时候难以表达,所以需要家长们的仔细观察。
那么何为便秘?便秘常由于排便规律改变所致,指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排便时间间隔较久(>2天),或虽有便意而排不出大便。今天小编带各位家长们了解国际上关于儿童便秘的最新研究。
1研究背景便秘的原因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90%以上的病例是功能性的。临床表现多样,症状包括排便不频繁、大而硬的大便、大便失禁和腹痛。便秘的病理生理学是多因素的。儿童便秘的原因之一是排便痛苦,由于粪便难以排出导致直肠粘膜吸收粪便中的水分,从而使排便更加困难,而这一过程会导致粪便潴留的恶性循环。便秘其他原因可能与儿童生活改变有关,例如在开始练习上厕所、开始吃固体食物或开始上学。
本研究目的是确定儿童生活方式中的某些因素是否会影响便秘的可能性,并评估便秘儿童出院后复发的结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2研究方案研究于年3月-4月开展,共纳入60名确诊为便秘的儿童为病例组,这些儿童参与了IIB期临床试验;对照组为名既往无便秘或便秘相关症状的健康儿童。两组儿童的父母参与了关于儿童生活方式和便秘的在线问卷调查,问卷中包含了儿童身体活动、久坐生活方式、饮食、喝水、洗浴习惯、父母便秘等问题,以确定生活方式因素是否是影响便秘的原因。
3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共调查了名、1~18岁儿童的便秘与生活方式,其中60名便秘儿童为病例组,名非便秘童为对照组。结果发现,40%便秘儿童有复发的症状,27%的儿童需要就医超过一次,33%的人接受了直肠的药物治疗,山梨醇是最常见的口服药物。对照组儿童中,47名(72%)儿童每周锻炼超过3次,62%儿童锻炼时间超过1小时;而在病例组儿童中,仅有26名(42%)儿童每周锻炼超过3次占,35%儿童锻炼时间超过1小时。非便秘儿童身体活动明显多于便秘儿童。许多被诊断为便秘的儿童在为期1年的随访期间反复出现便秘症状。
4讨论本研究发现,10~18岁非便秘儿童的身体活动明显多于便秘儿童,但在1-9岁儿童组中,便秘和非便秘的儿童身体活动方面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表明,在大龄儿童便秘的发病机制中,身体活动的多少对便秘发病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可能是因为,身体活动通过刺激结肠蠕动有通便的效果。而在成人便秘的一些研究中显示,身体活动可能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心理健康可能会促进排便。
图片来源于网络注意啦!!!
饮食习惯与便秘
大龄便秘儿童和非便秘儿童有相似的饮食习惯,而小年龄便秘儿童和非便秘儿童的早餐有显著差异,小年龄便秘儿童的早餐通常是谷类食品,但难以从早餐谷物消费中得出任何结论,这是因为不同谷物品牌的内容差别很大。非便秘儿童多喝粥,但通过多因素分析后差异不显著。因此难以解释纤维食物对便秘的疗效。以往研究证实纤维可以预防便秘,有学者发现,纤维,即葡甘露聚糖对儿童便秘和大便失禁有益,服用葡甘露聚糖补充剂儿童大便更频繁和更柔软,并对泻药治疗有更好的反应。其他研究也表明,摄入高膳食纤维和麸皮对便秘儿童有效,可改善便秘。另外也有学者发现,可可壳对患有慢性便秘的儿童是有益。
便秘儿童和非便秘儿童在摄入面包、水、水果和蔬菜等方面没有差异。有学者发现,增加饮水量或增加高渗液体摄入量并不能显著降低粪便浓度或增加频率。因此,目前尚无证据支持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增加额外的液体摄入量。乳制品对便秘的疗效也有类似结果,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表明乳制品与功能性便秘有关。但牛奶不耐受与慢性便秘有关,临床试验表明,慢性便秘儿童饮食中去除牛奶后,增加了儿童排便次数。
上厕所习惯与便秘
本研究中,便秘儿童和非便秘儿童的上厕所习惯无显著差异。然而便秘儿童在确诊12个月后,父母再次回答问卷时显示,儿童上厕所的习惯已发生改变。
6结论便秘的风险因素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身体活动可能会影响大龄儿童患便秘的可能性。由于儿童便秘可反复出现,因此儿童便秘需持续密切。
上海交通大医院康复医学科长期开展儿童身体活动指导、生长发育的评估和家庭训练指导,欢迎有需求的儿童与家长前来就诊!
微文编辑:范起萌
本平台科普内容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
“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项目资助
医院康复医学科就医指南
专家门诊
杜青,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
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
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技术
协会教育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
药联合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
市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杜青主任特需门诊:周一上午(预约制)
?就诊地点:医院儿科门急诊大楼12楼
?特需门诊
特需预约平台:-
康复医学科:-(诸医生)
★预约: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