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半年间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这一年我国不仅成功发射了天宫空间站的首个核心舱段——天和号核心舱,并且先后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与之对接,正式开始了整个天宫空间站的后期正常在轨驻留任务。但是看新闻的话可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就是,航天员出征前为什么要进行肠道清理?
毕竟在我们的传统认知中,不管是朋友还是亲人出远门前,都会聚餐为之送行,聚餐的时候也是各种好吃的、各种特色菜应有尽有,就是想让出征者能够有一个好的心态出远门。相同的是航天员出征前也算是出远门,像这次神舟13号载人飞船的三名航天员不仅出远门的距离非常远、直线距离将近赤道一圈、而且这个目的地还非常的特殊,所以按照常理来说,三名航天员在出征前似乎要多吃一些好的才是啊,毕竟到太空核心舱后我们大家喜欢的糖醋里脊、鱼香肉丝等菜虽然能吃到,但是也是提前预备好的速冻食品,和正常炒出来的在味道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其实航天员在发射前,之所以要进行肠道清洁,这件事还要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载人航天刚开始之际算起,那一年美苏正处于太空争霸期间,两国先后发射了多枚载人飞船、将更多的航天员送上了太空,但是受火箭发射过程中的加速度影响,巨大的加速度会使得航天员肠道内的食物呈现出不稳定状态,轻则在发射过程中航天员出现身体不适,重则很可能出现呕吐、甚至大便失禁等状态,早前航天员在发射前都会穿全封闭式纸尿裤,并且在发射前一天会禁食,这样就能降低航天员体内食物的不稳定状态发生几率。
但是这种方法毕竟不科学,特别是在火箭发射过程中,航天员需要时刻紧盯屏幕,保证飞船的正常发射,如果提前禁食,那么等到发射过程中,巨大的噪音、震动和封闭空间下的加速度很可能会导致航天员出现低糖、眩晕状态,所以后面航天员在发射前虽然还会正常进食,但是依然会身穿纸尿裤来防止出现大便失禁等问题。
但是这种方法依然不是长久之计,因为肠道内的食物在发射过程中,除了容易受到加速度的影响产生大便失禁等状况外,大便转移到纸尿裤上时,如何及时高效地处置纸尿裤也是很大的问题,毕竟大便内存在很多细菌,这些细菌在外太空失重、强辐射环境下很可能发生变化,特别是吃一些高热量食物很容易“产生甲烷气体”,这些甲烷气体在地面会被迅速稀释吸收,但是在太空舱的密闭空间内根本无法被吸收,反而会聚集的越来越多,并且因为甲烷的高引爆剧燃性质,会严重危害到整个空间站的安全运营,所以穿纸尿裤解决的方式只局限于早期的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并不适用于后面、特别是长期在轨驻留的航天发射任务。
特别是在航天员出发前会身穿航天服,那么从航天服穿戴完成到航天员进入空间站内部这段时间内,算上等待发射时间在内至少会有五六个小时以上,这还是自神舟12采用我国新一代快速交会对接,将飞船入轨到对接时间从之前的两天压缩到6.5半小时的时间,如果是之前至少两天,算上等待发射时间将近3天时间的话,等于说航天员穿上航天服后,至少三天时间不能排便,而且也不能轻易“放屁”。
所以这个时候该如何处置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发射前进行肠道清洁、并在肠道清洁后少量进食一些更容易吸收的食物,比如面条等面类食物。
具体来说的话,肠道清洁是通过专用的肠道清洁机,将净化后、且与人体正常体温接近的32C左右清洗液注入肠道内,将肠道内的粪便溶解成小碎片后排出。因为人体肠道的作用主要是用于食物的消化,其中小肠主要是氨基酸、水等有益物质的吸收、到大肠后因为多种食物的混合,大肠的作用主要是对剩余残渣进行压缩和水分进一步吸收,最终到了直肠就成了残渣压缩而成的粪便,因为直肠直接和人体外表层连接,很容易被外界细菌干扰,或者因为粪便中会存在和滋生很多细菌会造成感染,继而在太空生活阶段,因为细菌感染造成航天员身体出现不适等症状。
所以在火箭发射前,航天员进行肠道清洁,主要作用就是避免发射过程中大便失禁、拉长排便时间周期、降低容易放屁频率和避免细菌感染。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