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份“平度好人”评选结果揭晓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市民思想道德教育,扎实推进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充分挖掘广大市民中的道德模范典型,宣传学习群众身边的道德榜样,市文明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月份“平度好人”评选活动,经过评选推荐、市民投票、评委评审,名单如下:
1、杨铖,女,30岁,中共党员,东阁街道办事处卫生院护师
杨铖是东阁街道办事处卫生院的一名普通护理人员,入职8年来,她待病患如亲人,用热情温暖周到细致的服务,在平凡岗位上谱写出了一曲精彩的医患和谐交响曲,被同事们亲切的成为东阁街道办事处卫生院的“南丁格尔”。
年,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杨铖迎来了一位85岁高龄的在院偏瘫患者。由于常年卧床,老人身上压疮严重,医院有种原始的恐惧和不信任,护士每天的操作都会遭到家属的怀疑,护理跟不上,正常治疗也必然受到影响。正在为难之时,杨铖接过了老人的护理工作。面对家属的质疑,她没有当面去解释,而是一日多次为老人散发恶臭腐烂的创面进行清洗,帮助老人勤翻身、更换纱垫、床单和被套。家属有时找她抱怨、埋怨,她总是报以微笑。久而久之,老人的压疮逐渐好转,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杨铖最终使家属消除了顾虑,积极支持老人配合完成了治疗。
年4月,一位70多岁的代大爷,因患脑梗塞入院,又因患有前列腺增生而出现排尿困难。她按医嘱为其安置导尿管,解决排尿困难。当她为代大爷导尿时,发现病人大便已失禁,她不嫌脏、不怕臭,打来一盆温水,亲自为老人换下那已被大便污染得不成样子的衣裤,和病人家属一起为病人擦净皮肤,再执行导尿。事后病人及家属不住地表示感谢,而她却微笑着答道:“应该做的”。
年年初,经院党支部研究,杨铖被提升为副护士长,医院的院感工作。医疗垃圾收集是院感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根据要求,卫生院辖区内的20余家诊所,其产生的医疗垃圾都要运到该院后由专业公司进行清运处理。但这项工作开展之初,各诊所并不积极。为此,杨铖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和院领导一起,逐家逐户进行培训督查,经过前后30天的走访调度,各诊所终于认识到了医疗垃圾规范化处理的重要性,主动将医疗垃圾交给中转站集中清运。经过杨铖的不懈努力,该院的院感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轨,医院的前列。
“春蚕尽丝丝不断,留赠患者御风寒。”这是杨铖恩师送给她的毕业留言。而今,她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医护工作者,向着南丁格尔曾经追寻的目标不断前行。
2、楚明水,男,62岁,群众,青岛天慧永泰环卫公司蓼兰项目部环卫工人
楚明水是青岛天慧永泰环卫有限公司蓼兰项目部宅科管区的一名环卫工人。楚明水的家中有一个65岁的哥哥楚明显,楚明显打小智力低下,身体瘦弱多病,一直由父母照顾。
年,楚明水结婚不久,母亲去世,只留下年迈的老父亲。看着楚明显如同植物人一般,每天卧在床上,大小便不能自理。而自己身为一个父亲,却再也无法照顾自己的儿子,身患重病的老父亲老泪纵横。他在病故前,立下遗嘱,要求自己的二儿子楚明水,务必想方设法,照顾好楚明显。楚明水看着父亲期望的眼神,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一诺千金!老人握着楚明水的手,放心地闭上了眼睛。从年到现在,时间一晃已经过去了42年了,这么多年来,楚明水用自己的耐心照料,来践行自己对父亲的承诺。
为了照顾好大哥楚明显,楚明水这么多年来,也放弃了很多赚钱和发家的好机会。现在打工的机会很多,随便出去,到田间地头,干一天忙工,赚个两三百元,很轻松。但是,自己要是真这样做了,确实是赚钱了,但就没时间照顾大哥了。因此,楚明水考虑再三,放弃了赚钱的机会,选择了在村里干保洁员。虽然保洁员的收入不高,但时间上比较自由。公司领导了解他的家中情况后,也很照顾他,答应他只要做好村庄保洁,可以随时回家照顾楚明显。就这样,楚明水40多年如一日照顾大哥的善举赢得了村民的交口称赞。
日常工作中,楚明水对工作认真负责。安子丘村户,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村内硬化面积少,大街小巷胡同纵横交错,空地比较多,环境卫生整治的难度很大。自从年9月份接管该村保洁工作以来,楚明水扑下身子努力干,将村庄的保洁工作当成自己的一份事业。他每天早出晚归,清扫大街,捡拾漂浮垃圾,下大湾清理积存垃圾。他的辛勤付出,使村庄面貌大为改观。。除了做好安子丘村的环境卫生工作,楚明水还积极参加管区组织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经常到邻村去协助清理,他每次都是积极响应,毫无抱怨。由于楚明水工作认真负责,表现优异,他被评选为青岛天慧永泰环卫有限公司年度优秀保洁员。
在楚明水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普普通通的环卫工人的古道心肠,他悉心照料的手足深情,无愧于平度好人的称号!
3、姜爱霞,女,48岁,群众,医院产科助产长
姜爱霞是医院产房的助产长,从事助产工作二十七年。从踏入工作岗位那天起,她都把“每天、每人、每事;尽心、尽力、尽责”作为人生追求,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踏踏实实地在自己地工作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到现在。
妇产科是一个技术性强、风险高的科室,面对那些身兼两条生命的孕妇,她感觉身上的压力沉甸甸的。产妇及家属的紧张、焦虑,更可怕的是各种大出血、子痫、新生儿窒息,随时都有夺取孕产妇和新生儿生命的危险,必须时刻提高警惕。为了干好这份工作,她虚心请教,努力钻研业务,医院进修学习,成为产科工作中的佼佼者,多次被评为优秀护士、妇幼工作先进个人,并于年9月在平度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举办的关于《新生儿窒息复苏》知识与技能竞赛活动中取得个人第一名的成绩。
工作中,她总把产妇当做自己的亲人、姐妹,耐心的解释分娩的过程,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顺利度过产程。把新生儿当成自己的孩子去关心和爱护,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良好的沟通、安慰和真诚的陪伴,以及细致耐心的指导,消除了产妇及家属的恐惧和焦虑。当看到母子平安,看到一个又一个幸福的家属从妇产科满怀喜悦的走出去,她感到无比自豪!这些都是她做为一个助产士的光荣!
做为科室负责人,她勇于担当,身先士卒,甘于奉献,擅长协调,能够有效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医院和科内的各项活动,带领助产士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将确保医疗安全和满足孕产妇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严密观察产程进展,严格执行技术操作常规,保障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提高孕产妇的满意度。在她及她的团队共同努力下,平度五院产科的分娩量连续医院首位。
站在新的起点上,姜爱霞将带领她的团队继续与广大孕产妇姐妹们同行,她会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做一名不负众望的优秀助产工作者!
4、盛玉芹,女,52岁,群众,南村镇杜戈庄村村民
“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福,让俺们摊上这么个好儿媳”。这是南村镇杜戈庄村一位80多岁老人的心里话。她眼中的这位好儿媳就是一位多年来无怨无悔地悉心照料公公婆婆的农村妇女——盛玉芹。
盛玉芹,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她用二十多个春夏秋冬,诠释了“孝”和“爱”的传统美德。自从走进这个村,走进这个家,她就努力尽好一名妻子、媳妇和母亲的责任,是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
前几年盛玉芹的公公患上了帕金森病,记忆力一天不如一天,其婆婆患有骨质增生等多种老年病,两位老人生活起居不能完全自理,需要家人服侍。由于其丈夫常年在外打工,照顾老人的重担全压在盛玉芹一个人身上。长期以来,哪怕是外出劳作回来再晚,身体再累,盛玉芹也要为老人换洗衣物,擦洗身子,让老人干净舒服。公公患病多年,年老多病而且脾气不好,动不动就和家人生气、骂人、不吃不喝,每到这个时候盛玉芹就会像哄小孩一样哄着公公,顺着他、陪着他,让他吃好喝好。有时公公无缘无故地数落她,但她也不感到委屈,总是笑脸相迎,没说过公公半句闲话。由于其公公小脑萎缩,记忆力减退,常常是出了家门就回不了家。每当公公想出门,盛玉芹总是后面跟着他,照看他,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风里来,雨里去,默默地陪伴在老人身边。街坊邻居都说就是自己亲闺女也做不到这样,但盛玉芹却说这只是她作儿媳应尽的义务。盛玉芹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孝顺不仅仅是让老人吃好穿好,还要给予老人更多的精神关怀,让老人气顺,心情好比什么都重要。
在生活中,盛玉芹也总是为别人着想,团结邻里。她与亲朋邻里友好相处,做到以诚待人,不计小节。盛玉芹为大家树立了榜样,影响了全村,大家都觉得她非常亲切,很有亲和力。每当左邻右舍遇到急事,她都会及时赶到。
作为媳妇,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可能,但只要自己真心为别人着想,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的。
世人都说媳妇难做,可盛玉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孝道”的真谛,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对待老人和和气气,对待家人从无怨言,所以家庭和和睦睦。她的所做所为是平凡普通的,但在平凡普通中闪耀着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美德,为我们所传递的是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良好风气和正能量。从平凡中的不凡之处我们看到了其乐融融的一家。尊老敬上,互助互爱,多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践行者孝道,印证着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淳朴真诚的坦荡情怀,诠释着一个农村媳妇的博爱、仁慈、善良的美丽形象。
5、穆新玉,女,39岁,群众,明村镇中心幼儿园教师
明村镇中心幼儿园从年的全市最差幼儿园嬗变成如今的山东省规范化幼儿园,再到现在的16所村办标准园,里面浸润着园长和全体教师的心血。因师资少,穆新玉要身兼数职,在教学的同时还要兼任幼儿园总务主任,会计,并且负责全镇标准化幼儿园建设档案的整理等工作。为了加快幼儿园的发展,穆新玉整理资料时常加班到深夜,寒暑假休息日是最忙碌的,其他教师在家休息时,还时常和园长探讨幼儿园发展大计,整理第一手资料,努力做园长的好搭档;同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谁有了困难她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努力做同事的好姊妹;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幼儿,做孩子们的好朋友。
在工作中是一名有责任心的教师。穆新玉生孩子时是12月份,因幼儿园教师少也为了更好完成年结工作,在月子里照常办公,月子里好几次发烧到40度。出了月子,因放不下幼儿园工作,没有休完产假就上班了。年4月份她做了一个手术,医生让至少休息半个月,因迎接上级检查,不舍得耽误工作,做完手术的第五天就强撑着病体回到了工作岗位,园长与老师们劝她回去,而她不能容忍因为自已而影响整个检查,她说“我即使躺在家里,心里也放不下幼儿园,还有好多事没做完呢,我做完再说”。虽然有人认为她傻,但是她时常说:“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茁壮成长,看着家长们开心的笑容,我比什么都幸福,觉得自己做得值!”
在穆新玉眼里,每一个孩子就像自己的孩子,为了保证明村镇适龄幼儿都能上幼儿园,认真执行园长定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工作理念,与在园教师开学前后都要研究部署贫困生问题,并走访摸底排查辖区内贫困家庭,做到辖区内贫困生都能上的起幼儿园,不让一个贫困孩子因贫困上不了幼儿园。
穆新玉爱岗敬业,关爱贫困孩子,是幼儿心目中最亲爱的老师妈妈;她兢兢业业,以园为家,无论是分内工作还是分外帮衬,无论身体是否适应,她都不遗余力地善始善终,是园长的得力助手;她乐于奉献,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凝聚正能量,她谦虚以水平低自居,却践行者以小舍求大得的生活哲理和高尚品格。
6、张夕成,男,31岁,群众,大泽山镇前吴家村村民
张夕成高中毕业后,边干边学养殖技术,遇到困难不悲观失望,更不气馁退缩,而是积极进取,分析研究,努力学习科学的养殖方法;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逐步扩大养殖规模,积极主动改变传统养殖习惯,靠改革创新观念。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肉鸡养殖业,通过几年来的摸爬滚打,他的养殖场已经从一个三间鸡棚的小场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面积达25亩的立体养殖基地,实现了自己规模化养殖场的理想。
通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如今,张夕成已经成为大泽山镇的能手之一,青年致富的领头雁。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他没有忘记为乡亲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本村和外村的养殖户来求他帮忙,他总是很热心地帮助他们,无偿提供技术咨询和养殖书籍。几年来,共为群众讲解技术问题近百次,到村民家中提供服务四十多次,无偿提供养殖书籍二十多本,同时,张夕成同志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非常实际的养鸡经验。在广大村民看到张夕成养殖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后,各村民纷纷上门取经,积极效仿,张夕成看到后,觉得大家如果盲目的发展种养业,就很容易走上歧途。于是主动引导村民改变观念,合理分流,搞特色养殖,扩大生产规模,走专业化之路。在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张夕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协会为手段,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合理分配种养资源,避免盲目发展。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不仅给养殖加盟户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给周边群众带来养殖积极性,在无偿服务下,他们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7、崔丽娜,女,42岁,群众,向阳公益服务队志愿者
有人说,快乐是吃饱穿暖,可他们却说,快乐是帮助别人吃饱穿暖;有人说,幸福是被人爱着,可他们却说,幸福是竭尽所能去爱别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崔丽娜就是向阳公益服务队的一名普通志愿者。
在女儿三岁以前,丈夫一直在西藏当兵,在拉萨生活了两年的她,和部队几位干部家属一起多次到德吉孤儿院做义工。她不光自己做公益,也教育孩子要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闺女上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她通过西藏的朋友,和女儿一起,帮十几位藏族儿童圆了他们的小小心愿;她通过邮寄的方式给阿里一个叫仓觉的孤儿送去了她向往已久的新书包和学习用品。在三年级时,鼓励女儿拿出了自己的压岁钱赞助了一个藏族孤儿一个学期的生活费。虽然现在都已经不再联系了,但这些藏族孩子们的许愿卡,日记本,照片一直被她们珍藏至今。
向阳公益服务队,是一个被她称之为“爱心之家”的地方。作为向往公益的元老级人物,她亲眼见证了服务队从最开始几十人到现在几百人整个过程。只要有公益活动,她基本上都会带闺女参加。不仅如此,她还说服闺女同学的家长参加公益活动。参加活动的孩子越来越多,如何照顾好孩子的安全就成了头等大事。她成立了班级公益群,除了分享孩子们的活动照片,感悟,更多的是家长们陪伴孩子一起参加公益活动的好处。家长们也意识到了陪伴的重要性,也加入到了公益活动的队伍中来。受她的影响和感召,她的丈夫、亲戚、朋友等,都纷纷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年11月5日凌晨四点左右,伴随着一声巨响,店子镇董家庙村曹同利家因煤气泄露引起爆炸,四间房屋倒塌。他本人90%以上大面积烧伤。大额治疗费压的一家人喘不过气来。得知消息后,崔丽娜组织了三四个孩子,和向往公益的家人们一起,在店子镇党委领导的全程监督下,进行募捐义演。短短一上午时间,就筹的善款.8元。她本人也因此被评为“优秀义工”。
生活中,她也乐于助人,帮着邻居提菜、拎水、积极协助学校老师完成学校里的各种工作,连续三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家长”。崔丽娜的家规家训是:低调做人,友善对人,热心助人。
8、袁炜,男,42岁,中共党员,山东省华侨中学教师
袁炜自踏上工作岗位一直担任班主任,十几年来,他怀着满腔的热情和爱心,对学生充分地理解和尊重,使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走上了工作岗位。
在教学工作中,他不仅关心学生的养成教育,更关心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级李岩同学是个优秀的学生,该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但在政治学科上一度陷入了困境,数次成绩都很差,在他很绝望的时候,袁老师找他进行了多次谈话,让他放下负担,寻找科学的方法,并告诉他一句话,那就是面对困难决不放弃。经过袁老师不懈努力,李岩同学重拾信心,最终顺利地考上了大学。李岩同学在毕业纪念册上深情地写道:“感谢老师您的指导和帮助,让我找回了自信,成就了自己的梦想”。学生身处逆境要在精神上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安慰,要帮他们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袁老师做到了这一点。
高尚的师德不能仅仅表现在表率作用上,更应该表现在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和认真负责上。他带的级学生刘杰,学业很不理想,特别是学习生活习惯不好,上课睡大觉,不交作业。但凡班级安排劳动,刘杰同学每次都表现得很积极。于是袁老师便抓住该生“爱劳动”的特点利用班会课进行表扬,并且进行了家访,了解了该生的成长环境,制定了成长计划,让他担任劳动委员,并持续跟踪该生发展状况。从此,该生上课改变了很多,并能够主动交作业。袁老师用心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学生的感受,包容学生的缺点,分享学生的喜悦,因此他也成为备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青岛市和平度市“文明班级”、“先进班集体”,他本人也多次荣获校级“明星班主任”,“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袁老师深知教书育人任重道远,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仍将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为学生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9、姜晓露,女,28岁,共青团员,市技师学院教师
在技师学院工作的这两年时间里,作为一名教师,姜晓露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外出培训与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与能力;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督促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姜晓露与学生们的接触开始于军训期间的共同锤炼。白天在操场上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