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旅行
我们先看看这个故事:宁静的夏日午后,一座宅院内的长椅上,并肩坐着一对母子,风华正茂的儿子正在看报,垂暮之年的母亲静静地坐在旁边。忽然,一只麻雀飞落到近旁的草丛里,母亲喃喃地问了一句“那是什么?”儿子闻声抬头,望了望草丛,随口答道:“一只麻雀。”说完继续低头看报。母亲点点头,若有所思,看着麻雀在草丛中颤动着枝叶,又问了声:“那是什么?”儿子不情愿地再次抬起头,皱起眉头:“我刚才告诉过您了,妈妈,是只麻雀。”说完一抖手中的报纸,又自顾看下去。麻雀飞起,落在不远的草地上,母亲的视线也随之起落,望着地上的麻雀,母亲好奇地略一欠身,又问:“那是什么?”儿子不耐烦了,合上报纸,对母亲说道:“一只麻雀,妈妈,一只麻雀!”接着用手指着麻雀,一字一句大声拼读:“摸—啊—麻!七—跃—雀!”。然后转过身,负气地盯着母亲。老人并不看儿子,仍旧不紧不慢地转向麻雀,像是试探着又问了句:“那是什么?”这下可把儿子惹恼了,他挥动手臂比划着,愤怒地冲母亲大嚷:“您到底要干什么?我已经说了这么多遍了!那是一只麻雀!您难道听不懂吗?”母亲一言不发地起身,儿子不解地问:“您要去哪?”母亲抬手示意他不用跟来,径自走回屋内。麻雀飞走了,儿子沮丧地扔掉报纸,独自叹气。过了一会儿,母亲回来了,手中多了一个小本子。他坐下来翻到某页,递给儿子,点指着其中一段,说道:“念!”儿子照着念起来:“今天,我和刚满三岁的小儿子坐在公园里,一只麻雀落到我们面前,儿子问了我21遍‘那是什么?’,我就回答了他21遍,‘那是一只麻雀。’他每问一次,我都拥抱他一下,一遍又一遍,一点也不觉得烦,只是深感他的天真可爱……”老人的眼角渐渐露出了笑纹,仿佛又看到往昔的一幕。儿子读完,羞愧地合上本子,强忍泪水张开手臂搂紧母亲,深吻着她的面颊……原来,母亲不是患有老年痴呆症,只是看到麻雀,回忆起往昔母子间的亲密,故意反复的提问。日记本中那位可爱的孩子,如今已长大成人,不再追着妈妈问“那是什么”,却只是低头自顾看报,对于身边的母亲,不再关怀。往日的温馨已成追忆,眼前的他,仅仅被母亲问了四遍就火冒三丈,不能耐烦。这是一个令人反思的故事,不足五分钟,却浓缩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假如爱有长度,儿女对父母的爱,比起父母对儿女来说,相差几许?21与4之间的差距,不是数字,而是难以言说的爱;是儿女穷尽一生也无法偿还的亏欠,那里面蕴含着太多牵挂;从小到大,从生到死,伴随我们人生的每一步,始终如一;父母深挚的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毫无保留,毫无怨言,因为不求回报,才更加难以还清。如果父母老了:不要责难他们大小便失禁弄脏了衣裤,他们也曾因此为你擦屎端尿。不要怪他们弯腰驼背脚步迟缓,他们也曾扶着你直起腰杆,蹒跚学步。不要嫌弃他们把饭菜与口水流在衣服上,他们也因此为你喂过饭。不要烦他们言语唠叨含混不清。因为你曾经的牙牙学语,叽叽喳喳,他们却当动听的歌来听。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爸妈,一定要健康幸福!
每晚万人陪你阅读。
男孩来自江南小镇,女孩是地道的北京女孩,他们初见,就如宝玉初见黛玉:“这个妹妹,我是见过的。”
相恋四年,毕业的时候,女孩把男孩带回家。
母亲问他的家世,男孩一五一十说了,女孩惊觉自己的母亲变了脸色,然后拂袖而去,下了逐客令。
“怎么了?”女孩心里忐忑地问母亲。
母亲说,年的时候,是男孩的父亲把她父亲搞死的,那时,女孩还小。
母亲说:“你能嫁给他吗?你嫁给他,我宁可撞死。”
男孩不相信,回到南方小城,疯了似的去问父亲。
父亲沉默很久才说:“那阵太乱了,有些事,说不清……”之后是长久的沉默。
刹间江河逆转,一对相恋的人,因为上一辈人的恩怨就要画上句号。
怎能肯心甘?女孩跪在母亲面前,求母亲放爱一条生路。
母亲说:“除非我死,否则永远不可能。”母亲为她守了20多年寡,她如何舍得这如血亲情?
女孩绝望了,哭着对男孩说分手:“除了你,我一辈子不嫁,我等你,哪怕,从青丝,到白头。”
男孩泪流满面地抱着她:“除了你,我谁也不娶,哪怕等到来世。”
那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那是爱情誓言,他们相约,一辈子不分开,永远为对方坚守爱情。
毕业五年后,他们依然我行我素,根本不理父母相逼:有人提亲,他们都一一拒绝,他们心中的恋人只是对方。
后来,他们偷偷约会,背着双方父母,因为,空间怎么会隔断彼此间的爱情啊!
这五年,女孩在北方,男孩在南方,每隔两个月,她就会坐火车去找他,从北京坐到那个小城,有时只买一张硬座,只为省下点钱为他买些补品。
他太瘦了,她看着心疼。
这一奔波,就是五年。
五年,从北京到小城,有着女孩一路的爱和欢喜,好背着母亲做这一切,只说是出差,其实,不过是看一眼远在南方的恋人。
28岁那年,男孩来找她了:“我们私奔,或者,一起殉情吧!”
原来,他家里出了事,母亲去世了,他是独子,父亲给他跪下说:“儿子,你结婚吧,我求求你,咱家的香火不能断了呀!”
为了让他结婚,父亲长跪不起!男孩坐了十几小时的火车来找她,想和她一起私奔。
女孩沉默了,这份爱情,代价太大了,她不能因为自己的爱情伤了他父亲的心,这样的固执虽然忠贞,但多么自私呀!
“不!”女孩说,“我不和你私奔,你没那个自由!我也不和你殉情,你必须照顾风烛残年的老父亲。
去吧,找个好姑娘结婚吧,我不怪你,因为,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多年后想起今天值得不值得。
男孩抱住她,放声痛哭,似杜鹃的啼血呜咽,他没想到,自己心爱的姑娘是这样的大度,为了他一家人的幸福,居然对爱放了手。
他劝她:“你也结婚吧,别等我了,来生吧,来生,我一定娶你。
女孩摇摇头:“此一生,再难与人他人相逢相知。我就当棵守望的木棉,站在风中,等你!”
最后一面,男孩送给女孩一枚双玉蝉,珍贵的祖母绿,是他家的传世珍宝。
两只蝉,并肩而立,那样痴情地看着对方,男孩说:“虽然不是价值连城,等你老了,不能动了,就把它卖掉,它,可以养着你!看到它,就是看到我了。”
女孩扑入他的怀中恸哭,这个男人,连她的老年都想到了,怕她一个过不下去,把传世珍宝给了她。这一生,爱一场,值了!
女孩送给男孩的礼物是一幅画,那是她画得最好的一幅画——两棵木棉树,开满了花萼,一朵又一朵。
她深情地说:“那是我的盼望,盼望来生,我是其中一朵,而你把我摘下。”
结婚那天,男孩把画挂在新房里,泪流满面,那两棵木棉树,一棵是他,一棵是她呀。她没有离开,在他的心里,在他的灵魂里。
两个相爱的人相约永不再见,永不再联系,是因为,善良的女孩想让他把一颗心扑到家里。
之后20年,他们再无任何联系,一个在南方,一个在北方,从此,真正的天各一方。
这20年,女孩做生意,成了北方著名的画商,她在北京开了一家特别大的画廊,而且长期去国外买画卖画。
不过,她还是一个人,虽然有很多追求的男子,可她就是微着摇头。
此时,女孩的母亲已经过世,弥留时拉着她的手说:“孩子,妈对不起你,耽误了你的一生,你去找他吧。”
女孩哭了,这话,晚了20年,他已有妻有子,她还能去找他吗?
20年后,女孩已经是快50岁的人了,头发里有了银丝,额头上有了皱纹,她不再年轻。
可是,她的心还是20多岁的样子,她的心里,还是他,全是他。
那天,接到电话时,女孩正在去俄罗斯谈生意的火车上,是一个陌生女人的电话。“我是他的妻子。”
女人说,“他不行了,一直呼喊你的名字,我知道你,因为,他常常在梦中喊你的名字。”
刹那间,女孩崩溃了,浑身哆嗦着中途下车,然后赶往飞机场,她必须去见他,不管别人说什么,她都要去见他。
春闺梦里相思又相思的人,你要等我啊!
看到对方的刹那,他们都呆了: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两鬓斑啊!
在医院白被子里的男孩骨瘦如柴,面目早就全非——他得肝癌,晚期,如果不是等待她来,早就魂去他乡了。
“你怎么可以这样?谁让你变成这样的?……”女孩扑过去,满是委屈,“你说过要活动80岁,你就过你必须是我近旁的那棵树!”
男孩已经说不出话,只微微伸出手,想摸一下她的脸。她把脸埋在他的手心里,那手心里,有了一捧一捧的泪。
他的妻子、女儿站在旁边,泪如雨下。
几小时后,男孩离世,女孩心痛如死,去布置他的葬礼。
他的寿衣,是她给他亲自穿上的,为他穿那件贴身衬衣时,她呆住了。
他的胸口上有刺青,是一朵莲花,清秀无比。她泪如雨下,她的名字原本是青莲。
青莲,那是一朵刺青的莲花呀。
而她的刺青在心里,他的人、他的名字、他的容貌,全在她的心里,也是一道道刺青,一生无法抹掉。
葬礼之后,去男孩的家,女孩才知道,他过得那样清贫,做了一辈子中学教师,仍家徙四壁,妻子下了岗,女儿上大学没有钱,而他如果有钱,也不至于把病拖到这时候。
他明明知道她有钱啊,她的消息在网上有多少啊,好多拍卖会都有她的身影,她一出手就是几千万啊,可是他居然没有张过口。
这才是他呀!只是一棵朴素的树,远远地望着她,绝不纠缠她。
女孩做了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情,给他妻子买了一栋当地最好的别墅,送他女儿出国留学,然后留下一大笔钱,悄然离去。
女孩明白,如果爱这个人,会爱他的所有——他的妻他的子,她都会爱。
原来,爱到最后,全是心疼,全是怜悯,全是那一丝丝一缕缕剪不断理还乱的真情!
男孩走了,这世界显得那么空旷而无聊,根本来就是连在一起,盘根错节多少年!
但现面,他走了,一个人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从此,女孩再也没有出现在在各种拍卖会上,再也没有锦衣玉貌地出现过。
不久,她的葬礼在北京举行。她和他死在一年,相隔不到六个月。
女孩是忧郁而死的,她无儿无女,亲戚说,死时,她手里握着一枚玉,她枚玉叫双玉蝉。
是男孩的妻子埋葬了女孩,把她葬在他的身边,葬在了江南的那个小镇上。那是她向往了多少年的地方吧?
“让他们永远在一起吧,”男孩的妻子说,“坟前种上相思树,坟后种上同心花,让他们在天堂里相爱吧。”
放下并不是放弃,不见不等于不惦念,如果我不是你的理想,就让你到你的世界去飞翔。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