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消化道复杂又多样,既有水,也有残渣,自然也有气体。
我们在吃饭、喝水甚至吞咽时,或多或少都会吞下一些空气,此外,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也会经历各种复杂化学反应生成气体。这些气体就会经过肠道,继而排出体外。
正常来讲,每人每天会放屁5到10次,总共会排出毫升左右的气体,有可能无味,也要都能伴有恶臭。其实,放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行为,屁在医学范畴也可看做是疾病来临前的预兆,尤其是肠癌。
放屁时出现这种征兆,最好去检查一下,大肠癌可能已经找上你了!
情况一、放屁有腥臭味
屁的99%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与甲烷组成,这类气体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但还有不到1%的吲哚、甲基吲哚、氨气、与硫化物,这些是导致屁臭的原因所在。
如果在没有进食大量刺激性食物或过量肉类,却放了腥臭屁,就是闻起来像臭鱼烂虾一般的腥臭味,或者是血腥味的屁,那么很有可能是肠道炎症或肠癌。
因为肠道内发生了病变的话,肿瘤导致溃疡、糜烂、出血等,加上细菌的分解发酵,就容易出现异味,这一定要警惕。
情况二、有屁放不出
有句话讲:有屁不放,憋坏五脏。长时间放不出屁,往往会引起腹胀,这多半是胃肠道阻塞或者蠕动障碍所致。
比如肠粘连、肠扭转或者消化道肿瘤等引起了肠梗阻,会导致肠道内气体不断产生,引起腹胀、腹痛甚至呕吐,但是,又由于屁被肠子肿瘤堵住了,就会出现“痛、吐、胀、闭(肛门无排气、排便)”的症状。
引发肠癌的原因,这4个最常见:
1、肠道炎症与息肉
其实,肠道息肉多数都是无害的,但是一查到腺瘤性息肉,就要格外引起注意,研究发现,有80%~95%的结直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演变而来。
这种息肉属于肿瘤性息肉,恶变的风险特别高,从一个腺瘤性息肉到大肠癌,往往就是5-10年左右的时间。
2、胆囊切除
胆囊是储存胆汁的,切除后,胆汁储存变少,自然消化食物的能力也变弱。
可当人体摄入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后,对于胆囊切除患者来说,他们体内的肝脏依旧会合成胆汁,但由于胆囊被切除使得胆汁的整个流通过程和胆汁的成分都发生了变化,对于致癌物的代谢能力减弱,患肠癌的风险就会增加。
3、进食麻辣刺激食物
人类的肠胃系统既复杂又敏感,辛辣的食物独特的口感,虽然会满足“口腹之欲”的,但是却会带来致癌的风险。
像麻辣烫、火锅等食物,不仅麻、辛辣的口味严重扰乱了肠道的平衡,一些汤底会反复使用,也会导致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的产生,这也是引发肠癌的常见因素。
4、长期久坐
长期久坐的话危害很大,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而粪便中的有害成分会在结肠内滞留,并刺激肠黏膜,久而久之形成肠癌!
再加上久坐,会导致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这些都增加了肠癌的发病风险。
预防肠癌,坚持做到这4点:
一、坚持补充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不能在肠道内被消化,会刺激人们的肠道蠕动,吸附食物残渣中的致癌物,起到预防肠癌的作用。
补充膳食纤维,可以两餐之间泡一杯苦菊苣根茶,清肠排毒,保护肠道。
苦菊苣根,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小植物,现已被收入我国药典,其重要作用是预防肠癌,改善肠道健康。
研究显示,苦菊苣根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对养护肠道,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炎都很有帮助。它还能降低大肠的pH值,可以增加肠道的有益菌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改善肠道内菌群环境。
此外研究还发现,苦菊苣根中含有低聚果糖,具有清肠排毒、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脂、调节机体免疫系统,促进矿物质吸收等生物活性,有预防肥胖症以及抗癌作用。
平时可以将苦菊苣根炒制成茶,方便补充。
二、坚持少叫外卖
现代人很少自己做饭,一顿三餐习惯于叫外卖,但是外卖,虽然吃着爽,却会增加肠胃的消化负担,因为有研究发现,常吃外卖的人,更多会选择大量的肉等高蛋白食物。
而摄入过多的蛋白质,易滞留在肠道内变质,产生氨、吲哚、硫化氢等毒素,刺激肠壁,增加癌症的发生率。
尤其外卖偏油炸、辛辣等刺激,更会加重胃肠负担。
三、坚持运动三十分钟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研究发现,多做运动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肠癌的发生几率。
因为运动可以促进腹部肠道的蠕动,增强肠道活力,不仅能降低得肠道疾病的几率,还可以减少便秘的发生。
每天运动三十分钟以上,可以让人患肠道息肉的几率下降百分之十六左右,发生癌变的可能可降低百分之三十左右。
四、坚持肠镜检查
几乎各种肿瘤都有相应的筛查方式,但多数时候筛查无法实现预防的目的,其意义更大程度上在于第一时间内发现并治疗已经存在的肿瘤。
对于结直肠癌来说,筛查方式就是经肛门探及肠道的结直肠镜,在内窥镜检查下发现息肉并及时切除,就可以有效避免肠癌的发生。
因此,结直肠镜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结直肠癌的筛查和预防手段。
所以,建议有肠癌家族史,经常久坐,爱吃油腻、麻辣等食物的人群,一定要及时去完善肠镜,还可以尽早发现肠息肉,减少癌变几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