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大便失禁病因
痔疮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医治
老年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咋办
老人大便失禁

淳安移民故事菊花的爱情

年,新安江水电站主体工程动工兴建,近30万的淳安人为了支持国家移民行动,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告别了安眠在青山绿水间的列祖列宗,他们或肩挑背驮,或扶老携幼......辗转几千里,踏上了外出的征途,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

就让我们乘坐《新安江水库移民故事集》这座时光机,一起回到五十八年前,回看当时移民的真切情景。

相信他们的故事,一定会直击你的灵魂......

文名:菊花的爱情作者:严卫华

听说过许多移民人的故事,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菊花的爱情故事。她那种对爱情的执着、对爱情的守候、对爱情的坚贞,对爱情的奉献,一旦相爱,永远相爱,一生一世,不弃不离,真让闻之者感叹,见之者动容。

1

菊花姓祝,移民前是东溪乡程家村船坞里自然村人,生于年,年随父母移民到临岐镇合浦村。

菊花完小毕业,是当时村里少有的女文化人。移到合浦不久,正逢上面来招工,村里就推荐她去新安江开发公司运输队当轮船司机。后来县里在仰汉村办了个师训班,村里又叫她回来参加师训班培训,毕业后分配在叶家村当教师。

2

那时候,菊花年轻、活泼、美丽、有工作,又是个共青团员,前途充满着鲜花和阳光,正处在婚嫁年龄,四乡八村追求她的人很多。父母也在为她婚事四处张罗,但她却看上了一个小伙子,这个小伙子叫童任根,小个子,村里人叫他矮子,是菊花一个生产队的社员。

菊花的父母也觉得小伙子人长得秀气,有文化,又懂事,是那种很招人疼爱的类型。可菊花的父母压根儿就不想把女儿嫁给他,原因是童任根是地主的儿子。

当时虽然说是有成份论,不唯成份论,但贫农子女与地主子女之间好象是两个世界的人,中间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这条鸿沟就是家庭成份,如果要结合,就意味着要一起被打入另册,一辈子都受人歧视抬不起头来。

菊花的父母知道女儿的心思后,心里很着急,但乡里乡亲的,自己又是移民的外来户,不好意思明的反对,只好不断给菊花介绍对象,希望菊花在比较主动中放弃。

菊花当然也知道父母的用意,不论给她介绍谁,就是不开口,任尔东南西北风,咬住青山不放松。其实菊花心里也很痛苦,她对人与人不公平的风气很愤懑,心里想:“牛郎可以爱织女,梁山伯可以爱祝英台,我为什么不能爱童任根呢?人的好坏只能用善恶来分,怎么能用成份来分呢?

再说我是嫁丈夫,应该嫁一个热爱自己的人,又不是嫁成份,一定要嫁一个身份般配的人”,想到这些,菊花对自己的爱更坚定了。

3

童任根心里喜欢菊花,却囿于自卑而不敢开口,但他是个很聪明的人,既不想让菊花为难,也不愿放弃自己的爱。就每天晚上去菊花家坐坐,聊聊天,帮助帮助干活,一方面让菊花的父母了解自己,接受自己,一方面也可以见见自己心爱的人,增进与菊花的感情。

时间长了终于感动了菊花的父母,同意了他们的恋爱关系。年,是菊花的大悲大喜之年,喜得是自己与童任根喜结良缘,有情人终成眷属。悲得是组织上认为菊花身为人民教师、共青团员竟然嫁给了四类分子的狗崽子(四类分子:指地主、富农、反革命、右派),把她清除出教师队伍,开除了团籍,从此回到农村与土坷拉打交道。

然而让菊花更痛苦的是,父母第二次移民去了江西新干县,连那些老村庄里一起移民到临岐的亲戚也都走了,只留下了包括自己在内的6个出嫁的小姐妹,自己成了一个散落的瓜,从此有苦向谁吐?有痛向谁说?想到这些,就忍不住暗暗的落泪。好在身边有个疼她爱她的好丈夫,这段痛也就很快就的过去了。

4

丈夫童任根十分珍惜这段得来不易的婚姻与爱情,也很体贴菊花心中的痛,对菊花疼爱有加,时时呵护,给她太阳,怕她太热,给她月亮,怕她太太怜,恨不得把地球塞进她怀里。

只要他在家,除了给孩子喂奶,就不让她做一点事。家里家外做饭、洗衣、养猪、砍柴、浇菜,割稻什么事也不让她干,处处宠着她,依着她。她喜欢用的、喜欢穿的,喜欢吃得,不用她撒娇耍赖,都会细心给她做来,处处温馨体贴她,喜她所喜,爱她所爱。

用他的话说,“我怎样侍候她,都不过分,都感到一辈子欠她的”。那时的菊花秀美可爱,幸福美满,日子过的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每天心里都充满着欢乐与喜悦,一连和丈夫生了3个儿子。她以为日子就可以这样安安稳稳过去,和丈夫一起把孩子们养大,给孩子们读书,给孩子们成家,然后升级做奶奶,安逸地享受甜美的生活,依偎在丈夫的怀里一起慢慢变老。

5

哪想道:“天有不测风云”,年冬天一个早上,天很冷,菊花逼着丈夫穿上她新织的毛衣,目送着他背上钢钎,去队里参加农田基本建设。半中午,队里派人赶来,医院,说出事了,任根被石头砸伤了。

医院,看到躺在病床的丈夫,昏迷不醒,大小便失禁,伤情十分严重。医院建议立即转院,她和村干部医院,经过仔细检查,童任根的第七节腰脊椎粉碎性骨折,神经亦被砸断,县里的医疗条件无法治疗,又立即医院。

但太迟了,医生说想办法动个手术,能活几天,就活几天。这时菊花才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童任根在工地上把钢钎,全神贯注着八磅锤沉重的敲击,不断地旋转着钢钎,突然上方一块浮动的石头,因震动而滑落下来,不偏不倚正好砸在童任根的腰上。

手术后,任根的命是保住了,医生说这已经是个奇迹了,以后能不能站起来谁也不敢保证。菊花听完几乎昏倒,她的天塌了,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她摸摸他的双腿毫无反应,下身好好像已不是他的了。

但她不能说,也不敢说,她要让他充满信心活下去的,咬着牙,不露声色细心地照顾着他。大便拉不出来,她一点一点的为他抠;下身麻木,她天天用热水给他洗,给他敷,给他按摩。怕他一个人躺在床上东想不开,就四处去借书借报纸给他看。为了让丈夫安心治疗,她把自己默默承受的一切都说的轻描淡写。她多么希望哪一天奇迹出现,丈夫重新的站起来,把他当孩子一样高高的举起。

6

经过反复治疗,最后医生给出的结论是:下身高位截瘫。当童任根弄清自己的伤情,他几乎疯了,歇斯底里的哭得天昏地暗,自己才38岁,正是如狼似虎的年龄,以后可怎么办呢?

从此自己成了一个废人,不能干活,不能持家,不能抚养娇妻幼子,不能赡养年迈的母亲,不能带孩子们去小河里抓鱼。终身都要躺在床上了,要躺多久?十年?二十年?他无法想象,无法忍受,他所有的幸福就这样灰飞烟灭!

他欠菊花的太多还没还,他对菊花许过的愿,还没实现。以后还要终身拖累菊花,吃饭、喝水都要她端到手上来,大小便不能自理,就是翻身,也要菊花来推,腰椎脊每天象针扎一样的疼痛,家里还有3个念书的小孩,老大的才16岁,老二才14岁,老三才10岁,家里还养着母猪、养着牛,自留地里还有一大摊子活,从此这些都要让菊花一个人去承担、去面对。想到这些,情何以堪,他一天也活不下去了,他想尽快的了结自己,他不能让菊花雪上加霜。

7

祝菊花想得没有丈夫那么多,她的心里就一个念头,要治好丈夫的伤,要让丈夫重新站起来。她把家里简单的安排一下,大儿子已上高中,继续完成学业,一边读书,一边负责料理三弟的生活,念初中的二儿子缀学去跟三叔学裁缝,自食其力。自己陪着丈夫四处求医,医院不行,上那家,那家不行,再找下一家,整整在外折腾了两年多,才使丈夫勉强能坐起来。

好在村里对她家很同情,很照顾,医药费由村里承担,小孩读书也由村里减免,村里还帮助她家解决一些柴炭。但两个人在外,什么都得化钱,家中一贫如洗,眼看着医生回天无力,实在撑不下去了,才带着丈夫回到家中。这时候农村已发生了巨变,实行了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

8

土地分到户,对中国绝大多数农民来说无疑是件大好事,但却苦了菊花。过去田里地里什么事都不用她操心,现在一切都落在了她柔弱的肩上。撒谷子、育秧、拔秧、插秧、糊田塍、治虫、施肥、放田水,砍柴、烧炭一切都要由她来操心,由她来做,还要时时照顾家中的病人和读书的孩子。

每天早上4点来点就起床,先到菜地去浇菜,如果晚上丈夫大小便拉到床上,就去河里洗衣服,有时利用早上挑些蔬菜去镇上去卖,换些零钱用来购买油盐等日用品,然后赶回家烧早饭,吃完早饭再去田地里干农活,一直忙到天黑才回来。回到家,家里还有一大堆活要做,诸如腌菜、脱粒、喂猪、洗衣服、给丈夫擦身子等等。

就是一头牛也有夏忙冬闲的时候,但菊花没有,每天都象打仗一样,里里外外陀螺一样不停的转。许多农活干不来,还要向人家请教,人家出三分力,她要出十分力,还常常返工,搞得灰头土脸,有时还弄出状况,得不偿失。

有一次给水稻打虫,因不知道防护,造成农药过敏,右手臂长没满水泡,又痒又痛,治了两个多月,化了钱不说,还治不好,心里急死了,后来幸亏遇上驮峰村的乡村医生吴大顺,才给治好了。最难的是耕田,实在不会干就请亲戚或村里人帮忙,耙田就让大儿子学着干,儿子个子小,身子轻,爬上耙去又掉下来,一丘田耙下来,人也成了泥猴子。

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了,一个接一个到了成家的年龄,可菊花家不要说拿不出聘礼,就是结婚的房子也没有。家中住房虽然是当时合浦村里最大最气派的徽式大瓦房,但是由几家人合住,菊花家只有10多平方米一间两层到顶的两间房,五口人住两间房,还要放粮食杂物,挤得几乎转不了身。

菊花为了让孩子们成家,又到处筹借,和孩子们一起建起一幢泥瓦房,把三个孩子的媳妇一个个娶进门。菊花讲起建房子时,十分地对容说:“幸亏村里人好,建房时村里人有钱的借钱,有劳力的出劳力,东家送菜,西家送米,有些人家送来了柴火,在大家的热心帮助下,才使房子顺利建起来”。

讲起当时家里的困难,菊花说:“当时人家借给她钱,超过元都不敢要,怕一时还不出,让人家为难。老二儿子童卫淳最先结婚,为了给老二儿子办床铺盖,用了三年才买齐。”老二儿子结婚时,主动提出家里这么困难,就不要摆酒举行婚礼了,好在岳父母家很通情达礼,也没为难他们。

菊花为了让孩子不被家里拖累,结婚后就让他们分出去过日子。老二儿子分家时,家里只给了他一瓶油,是医院用打点滴用的那种瓶,大约装斤把油,半碗盐,几十斤粮食。菊花和孩子说:“让你们这样分出去过,是想让你们的日子过的好一点,自在一点,实在是家里太穷了,真对不起你们,”儿子流着泪说:“我也想把家里做好一点再分家,既然家里要我分出去,我们年轻,吃得住苦,我一定把家做好,帮家里共同承担困难”。

分家后的儿子,每年都会主动给父母亲送些粮和食来钱。前几年菊花生活好些了,就不让给了。现在孙子、孙女都长大了,都很孝顺。

9

菊花与童任根结婚已整整50年,童任根瘫痪在床也已34年,他们一直恩恩爱爱,相濡以沫。菊花照顾丈夫,抚养儿子,从无怨言。婆婆鲁为女,原来和菊花一起过,后来任根瘫痪,就和任根的两个弟弟家各住了10多年,但菊花并不因丈夫不能劳动,而放弃赡养婆婆的义务,每年都坚持承担部分口粮。

7年,婆婆91岁了,菊花家的孩子也分家各业,日子稍微宽松点,菊花就提出轮流供养,重新挑起照顾婆婆的责任。婆婆来到他们家,她坚持每月换洗一次铺盖,经常为老人晒被褥,改善伙食,让婆婆睡的舒心,吃得满意。

9年,老人得了白内障,双目失明,行动不便,菊花像对待自己的丈夫一样,端茶喂饭、端水洗脚。婆婆觉得对不往自己的儿媳,就四处打听哪里有治眼睛的地方。

年初,她医院专治眼睛,可以使老人重建光明,就要求去建德治疗,他们一家人第二天就把医院。经检查后,医生认为老人年纪过大,心跳过速,建议不动手术。回家后,菊花看到老人整天郁郁寡欢,茶饭不思,就说服了大家再送老人去建德重新检查。

一星期后,婆婆在儿子媳妇及孙辈10个人的护送下再到建德。医院负责人看他们决心很大,特别是婆婆,说如果不治疗,她情愿永远躺在手术台上。结果,手术很成功,老人又看见了自己的儿媳、儿孙。她紧紧地拉着菊花的手,高兴得合不拢嘴。现在婆婆97岁了,精神矍铄,一顿还能吃两个大肉粽呢。

10

菊花一生为爱付出,为爱奉献,吃了很多苦。但她无怨无悔,一直乐观快乐。而且对帮助过她的人,怀着感恩的心,她总是说她一路走来,幸亏党和政府好,幸亏干部好,幸亏村里人好,她是在大家的帮助下,才把这个家保存下来,要不然真不道怎样过。所以村里不论哪家办红白喜事,她都会主动去帮忙,或安排儿子去帮忙。

当问她现在日子过的怎样?她说现在国家的政策好,象她这样的家庭,也过上了好日子。她还认真的算了一下家庭每月的收入帐:“自己每月政府发给她移民补助款50元、民办教师养老金多元;每月发给她丈夫低保金元、残疾金元、养老补助金元,加在一起每月有多元。

平时粮食自己种,菜自己种,看病有医疗统筹,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当问道她那么年轻就陪伴一个高位截瘫的丈夫,有没有过什么想法?她笑着说:“年轻时一心想把丈夫的伤治好,后来一心想把小孩抚养大,现在一心想把丈夫和婆婆照顾好,其他什么想法也没有”。

丈夫童任根在菊花的长年累月的悉心照顾下,虽然躺在床上或坐轮椅上30多年,如今也已72岁,但精神很好,脸色红润,说话中气很足。老俩口说话轻声细语,相敬如宾,相互之间总是用眼神传递着对对方的关爱,生怕失去对方。接触过他们的人,都非常感动。这就是菊花的爱情故事,象她的名字一样,象征纯洁的爱情,历经风霜,坚韧不拔,宁可抱枝而枯,爱到永远。

来源:杭州民政

温馨提醒:淳安移民朋友请在本







































怎样治白癜风
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ianshijinzk.com/lndbsj/2235.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