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几则新闻,读来揪心,也令人反思。
一则说,哈尔滨凯宾斯基酒店保洁人员,用泛黄的马桶刷刷茶杯、用浴巾沾马桶水擦地……引发消费者担忧。同样的,哈尔滨香格里拉酒店也存在用同一块抹布擦完茶杯又擦垃圾桶,并在马桶里洗抹布等现象。
事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调查组回应,相关事实确实存在,并对涉事酒店依法作出了处罚。
另一则说,北京一家养老护理院,设施简陋不说,更令人气愤的是,护理员对老人的照顾敷衍了事,有时候,老人大便失禁后,没有清理干净,就给老人穿上衣服。
事后,这家护理院对相关护理员作出罚款决定。
还有一则说,《新闻记者》杂志日前公布了年十大假新闻,其中,“河南大学生娶同学妈妈”“乐天董事长说中国人没骨气”“农妇怒撕毒蛇为儿加菜”“终身创业老人褚时健去世”“三名女子赴韩整形离境在海关被扣”等,均榜上有名。
事后,相关新闻单位被约谈,要求限期整改。
在列出这三件新闻后,我将“事后”当作一个要素,给予突出。
为什么?因为,从“事后”看,无一不是一罚了之,顶多也就是限期整改。
但是,我深入地研究了这三则新闻,发现其相似之处,不仅仅是“事后”,更主要的是,都涉及到一个潜在词:计量。
先说哈尔滨的几家五星级酒店。他们几乎都有一样的规定,即客房保洁员每天至少应打扫12间客房卫生,方可领取基本工资;而每超出一间,则额外获取12元收入。
再说北京那家护理院。他们每月从老人身上收取元服务费,而给护理员的底薪是每月元。护理院为了鼓励护理员增加照顾老人的数量,当所照顾的老人累计收取的护理费超过1万元时,护理员就可以抽取提成,以增加收入。
还说那些发布假新闻的新闻客户端。他们同样极力推崇算法推荐,按点击率给小编们计酬。
这样,问题就接踵而至了:
为了增加收入,酒店保洁人员在用浴巾擦干茶杯后,拿起浴巾从马桶里沾水擦地,并振振有词地说:“所有打扫卫生的都这样。”
为了增加收入,护理院的护理员本来护理失能老人是一个照顾三个,而现在却是一个照顾二十个以上。
为了增加收入,小编们不仅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在标题上做文章,以赚取眼球,获取点击率,而且堂而皇之、不加选择地发布自媒体内容,从而给假新闻的制造和传播带来可乘之机。
不错,一般性的企业,尤其是流水线作业显著的企业,计件工作量可以提高员工积极性,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可让企业的支出相对明明白白,利于成本控制,有效控制住隐性浪费。
但是,计件工作量同样会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
有一家生产大型高档砖料的工厂,曾深为砖体内部裂纹的问题所困扰。裂纹出现在熔铸车间浇注后保温的过程中,常常难以避免。因此,公司一直在强调,加工车间一旦发现不良裂纹要报告,并处理不良品。但奇怪的是,这种强调,对加工车间似乎成了耳旁风,不良品依然要到了质检工序才被发现,甚至会出货给客户,引来投诉。
究其原因,问题出在计件工资制度上。在这种制度下,工人在操作过程中造成了次品,或者发现了上工序的次品,一般不会上报。因为,虽然出现了次品,只要不被发现,依然可以拿到这个产品的加工定额。但一旦上报,就会造成这个产品白干了拿不到工资,算上处理次品问题的时间,损失的工资会更多。
由此观之,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类似酒店、护理院、新闻单位出现的问题一罚了之,而应深入检讨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并痛下决心改正;否则,如果让各色打着“计量”旗号罔顾民生保障、社会稳定等行为畅行无阻,必将是一场灾难。
精选,猜你喜欢!一个鸡蛋的距离
也说“留得住乡愁”
鸟比人可靠?
让人类更像人类
“绞杀榕”遐想
世相片段
厕所絮语
付出艰苦,换来幸福
尊老为大德
(戳标题即可阅读)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海峡生活报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主任编辑|庄庄编辑|颜亦
厦门日报社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