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安徽经济生活频道,今晚18:20直播的《第一时间》有详细报道!
最近这几天,合肥的持续高温,热得让人受不了,不禁发出这样的想法:如果能来阵凉风,那是极好了。要吹吹风的想法,居住在巢湖沿岸的居民经常能实现。但是这凉风也不是那么好吹的。因为湖风来了,紧跟着问题也来了。
入伏天气渐热巢湖散发异臭
记者在合肥市滨湖新区的几个小区走访时,很多业主向记者反映,这几天高温,但他们却连门窗都不敢开,这是为什么呢?
巢湖沿岸居民说,一起东南风就这股臭味,像粪便一样,几乎不敢开窗户。有的居民表示他们知道这是湖靛,家住在巢湖旁边的就知道是湖靛臭。
居民口中说提到的湖靛,其实就是蓝藻。因为这些天的持续高温,巢湖蓝藻再次爆发,散发阵阵恶臭。采访时,记者也赶到了巢湖岸边,在环湖大道上就闻到一股明显的恶臭味。
治理蓝藻的工人说,就这几天入伏热起来以后才发臭的,之前没有这股臭味。而记者通过航拍,记录的蓝藻画面,更是让人看了触目惊心。
通过航拍镜头可以看到,在巢湖沿岸,二三十米的浅滩范围内,都被蓝藻覆盖,跟芦苇荡和土丘交织在一起,从高空看下去,就像一层厚厚的油脂覆盖在湖面上。现场工人正在操作机械,进行蓝藻清理工作。
治理工人贾师傅说,温度越高,蓝藻长得越多,臭得也就越快。
蓝藻究竟是什么?
蓝藻,又名蓝绿藻,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会引起水质恶化。更为严重的是,蓝藻大量出现时,附近水体一般呈蓝色或绿色,水面被厚厚的蓝绿色湖靛所覆盖,被风吹到岸边堆积,会发出恶臭味。
贾师傅说今年蓝藻比往年味道大,原因可能是蓝藻太多了。而这些恶臭,借助湖风刮到附近小区,对居民的生活就会造成一定影响。
孟师傅,在巢湖沿岸参与蓝藻治理工作有几个年头了。他告诉记者,今年的蓝藻比往年要多。再加上这段时间连续刮东风,蓝藻都被吹到了他们负责的这段岸边,在浅滩地带积聚,不仅味道难闻,而且清理难度大。
蓝藻问题严峻清理工作繁重
为了治理蓝藻,每年的5月-11月,巢湖近岸都会组织人员,对蓝藻打捞收集处理。孟师傅带领的30多个工人,今年就坚守在丙子河3号泵站。他们不仅动用了水枪、站房、打捞平台,运输船只,今年还增加了挖掘机进入浅滩作业。
孟师傅表示处理蓝藻工作量大,又难处理,光3号泵站一天就能打捞方。丙子河段浅滩较多,加上附近有大量芦苇。前些天的东风,将蓝藻吹到这边后,在浅滩堆积,增加了他们的清理难度。处理工作的难点就是前面的芦苇荡,蓝藻漂进去就很难搞出来。
记者了解到,工人们把蓝藻打捞出来之后,会送到专门的处理站进行处理,派河口藻水分离站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分离站,现在是保持全天24小时作业,日处理藻水量能达到吨。在巢湖沿岸,这样的藻水分离站目前有4个,日处理蓝藻总量能达到近吨。
那么,今年巢湖蓝藻情况到底怎么样呢?今天下午记者也联系了合肥市环保局,但是他们没有接受采访。
随后,记者在安徽省巢湖管理局网站了解到,年7月2号到7月8号的最新一期巢湖蓝藻应急防控检测结果显示:全域藻类密度为42——万个每升,属于“轻微水华”,水华面积约37.44平方千米,占巢湖水域总面积的4.9%。
而根据合肥市环保局年6月份环境质量月报显示:巢湖全域水质,与去年同期相比,由重度污染转为轻度污染。积极治理蓝藻污染!
安徽经视记者王永坤、汪浩报道
编辑:王子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