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橄榄绿”,如今“战疫白”,有这样一些人,虽然脱下戎装,但他们始终出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满腔热忱,一心奉献。他们之中或是党员,或是入党积极分子,无一例外地积极响应号召,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中,让我们共同来感受文化传播学院刘淼鑫、袁景鹏、张鹏威和黄欣欣几位退伍学生赤诚的志愿心。
若有战,召必回
5月22日上午,我院例行组织核酸检测活动,刘淼鑫、黄欣欣、袁景鹏和张鹏威听说缺少志愿者,立刻主动报名,想要战斗在抗“疫”前线。核酸检测现场,事务繁杂、人员众多,却因为有了一群可爱可敬的志愿者们而井然有序。他们的身影如青松般正直,对抗着疫情。问及参与此次志愿活动的初衷,张鹏威表示:“身为一名退役大学生,又刚转为正式党员,我认为参与学校的防疫工作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袁景鹏也动情说道:“身为退役军人就要发扬退伍不褪色的精神,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我也希望能分担志愿者们紧张的工作,为抗‘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退役军人的身份于他们而言是更大的责任,“若有战,召必回”是刘淼鑫最坚定的回答。抗“疫”是另一个战场,一样需要有人冲锋在前,永不后退是他们对困难的宣言。
军旅回忆
没有人能否定军旅生活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刘淼鑫动情回忆:“部队的生活简单且充实,它能让你体会到与校园生活不一样的兴奋激动。在那里,我经历了许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投弹、第一次打靶、第一次爬战术、第一次过集体生日……这些经历都是无法忘怀的,也是会一辈子铭记在心中的。两年的军旅生活使我成长了许多,它不仅让我变得更加独立和坚强,也让我收获了来自天南海北的战友情。我很感谢这段经历,如果再给一次机会,我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令张鹏威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为期七天的野营拉练,“在七天的时间里我们徒步跨越了四个市,宿营的地方包括小学教室、大学走廊、废弃仓库、军用卡车等等,真实感受到东北的冬天究竟有多冷,是在第二天醒来发现自己戴的棉帽已经被冻硬,只能放在火炉边解冻才能戴上继续赶路的程度,也算是体验了一下‘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时的风餐露宿。”军旅经历让他有了一种坚毅的性格,面对任何难题不会轻言放弃。袁景鹏也提到了军旅生活对他三观的塑造,他说军队增强了他的荣誉观念和集体意识,让他深刻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他们记忆的长河中,或许总有一抹军绿色的时光始终像勋章一样熠熠生辉。
当下与未来
脱下戎装,他们回归校园生活。一致的是,他们都很感谢文播大家庭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让他们能尽快适应学生生活,文播学院的点滴温暖都让他们深受触动。张鹏威表达了对辅导员王雪童和同班同学的感激,刘淼鑫和袁景鹏也很感谢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黄欣欣永远不会忘却学院温馨的生活,回想起去年暑假留校期间,疫情和暴雨的双重打击下,辅导员张媛老师送去的暖心慰问,她依然会心头一热。学院始终给予学生最大的保障,因此他们也想为文播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对于未来,袁景鹏表示定会牢记并践行他们连队“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连魂。对他们来说校园生活虽与军旅生活不同,但正是这样波澜不惊的生活,积聚了走向美好未来的巨大能量。
四人积极参加到抗“疫”工作当中来,为自己的青春写下奉献的注脚。通过参与此次活动,他们也从中收获了很多,问及感受,他们都提到了医务人员和志愿工作者的无私付出,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深敬意。同时他们也表示作为退伍军人,身上戎装虽已不在,但心中军装永不能脱。“疫”往直前,退伍不褪志,他们将用行动来证明一个退伍军人的责任与担当,也定将发挥学生党员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周围同学共同进步。
★
END
图文
鲍青源
编辑
王阳阳武妮娜
责编
党小凤陈曼茹
审核
张媛
点个“在看”,争做榜样青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