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火炉介绍
火炉市场
火炉作用
火炉发展
火炉现况
火炉前景

李茂武三教殿人物系列之二百善孝女翟翠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90326/6997150.html
?

百善孝女翟翠仙

李茂武

古有缇萦救父、花木兰替父从军,今有翟翠仙几十年如一日侍奉父亲到百岁,其孝心感动所有人。

翟翠仙,年3月出生于西岔河公社三教殿大队乱石窖生产队。家有三姊妹,大姐和二姐先后出嫁,因她最小,就留在了父母身边。

天有不测风云,年长年体弱多病的母亲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从此翟翠仙就肩负起奉养父亲的重任。

翟翠仙的父亲年轻时是农业劳动能手,家里家外的活样样在行。她母亲去世时父亲63岁,身体硬朗,正值联产承包,想在分给自家的土地上大干一番,施展自己的劳动才能。翟翠仙这时已结婚,有了第一个女儿,丈夫在县城上班,小家更需要她照顾,在父亲的督促下,她就在县城临时安了家。年“农转非”招工安排在县糖酒烟草公司,年转为正式职工。每到星期天,他都要买上肉蛋瓜果蔬菜等回村看望父亲,给老人改善生活。年复一年,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在农闲时就把父亲接到县城居住,当父亲在县城住腻了又把他送回乡下。

翟翠仙的父亲生活节俭,一生倔强。当老人已近八十高龄的时候,仍坚持独自一人生活在三教殿的老屋里。由于从小吃苦,年轻时无钱医治的耳疾日益严重,逐渐向双耳失聪发展。翟翠仙放心不下老父亲一人独居老屋,就多次给父亲说,让他到县城住在一起好随时照应,但父亲就是不同意。于是翟翠仙就发动家人一起给老父亲做工作,一家人的诚意终于感动了老人,在他79岁寿辰时借给他在家里办生日(老人平素坚决不允许给他大操大办生日),把他接到了县城居住。

老人住在县城开始很不习惯,勤劳一生的他对呆在家里无所事事浑身不自在。每天吃完饭后就转出去,或是到城边的蔬菜队看人家种菜,或是看住建局的人在街道边修剪行道树,或是遇上施工场地就静静地观望人们干活。总之,只要是有人干活的地方,他就能呆得住,就好像有了精神寄托。由于他听力不好,每次出门翟翠仙总要千叮咛万嘱咐:“出门要走人行道,过公路要看来回的车……”下午下班以后以及星期天,就尽量抽出时间陪老父亲。

?

老父亲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天不定时的要喝几次酒,翟翠仙觉得只要能承受,这是老人的口福。他就把酒放在床前的桌子上,想起了就抓起瓶子喝几口。

年,一次因饮酒过量阑尾炎病情突然加重。老父亲患有慢性阑尾炎,但因脾气倔,不爱吃药,甚至拒绝吃药,导致炎症不断加重。这次饮酒导致胆管发炎,呕吐不止,翟翠医院治疗。在医生护士的反复劝说下,老父亲用了药后,病情很快好转。

随着年岁的增加,偶尔喝酒后出现犯迷糊的情形,但很快就过去了。年初老人又因饮酒过量引起意识模糊,呕吐不止,命悬一线。翟翠医院救治。医院、单位和家庭之间来回奔跑,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经过半个月住院治疗,老人度过了危险期,慢慢恢复了神智。但从此后父亲就离不开人,需要时常在跟前照顾。翟翠仙从小受家庭熏陶,为人实在,工作努力,曾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面对企业效益好,工资待遇高,但父亲又离不开人照料的情况,她毅然选择了单位内退,回家专心奉养老父亲。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父亲逐渐能拄着拐杖下地慢慢行走了。看到90多岁的老父亲拄着拐杖,颤巍巍的步履越来越蹒跚,翟翠仙总想着怎么能让老父亲身板硬朗一点,于是就变着法子做可口有营养的饭菜。

年4月3日,翟翠仙记忆深刻。早晨经管父亲吃过早点后到市场去买菜,买得比较多,打算给老父亲改善调理生活。回家后发现老父亲坐在地上,问明情况后,赶紧找人医院检查,拍片结果是因摔跤胯骨骨折。由于年事已高骨质疏松,无法做接骨手术,住院观察几天后医生让她把老人搬回家中照料,说这么大的年龄了(虚岁97)就在家里静养吧,作为儿女尽量尽孝心,活一天算一天。医治无望,翟翠仙只好含泪将老父亲搬回家。看到父亲整天疼痛难忍,她就医院去找骨科大夫雷医生医治。雷医生也说要想治好几乎没有可能,但可以用他的骨伤膏药、丸药和中药减轻痛苦,有可能保住生命。住院十几天后病情有所好转,出院时又给老父亲买了膏药、丸药和中药,回家后每天按时敷药,煎药喂药,变着花样给父亲做饮食,寸步不离地守候,尽其所能地减轻老人的疼痛。为了减少父亲的寂寞,就在房间里添置了电视机,每天播放他喜欢的动物世界、曲艺等节目。

自老父亲摔跤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翟翠仙每天都要多次趴到床下为老父亲处理大小便,还要照顾好家里日常,长期的劳累,使她患上腰间盘突出疾病,但她从不抱怨,从不在孩子们面前叫苦喊累。她的女儿们不忍心母亲天天这样辛苦,说要请个护工照看外爷,她当即拒绝说:“照顾自己的父亲有啥苦有啥累的,自己的父亲自己不照顾,那还像是当儿女的吗?”从那之后,女儿们都不好再在母亲面前说请护工的话,总是力所能及地给她搭把手。

老父亲在床上躺到四个月的时候,天天闹情绪发脾气要回老家住,可三教殿的老屋是土墙房快二十年没住人了,已成危房无法居住。为了实现老父亲回老家住的心愿,翟翠仙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请人将老屋推了,重新为老父亲修房。修房那年雨水特别多,计划四、五月份竣工的房子,硬是修到了八月才完工。原本想晾几个月简单装修后将老人家送回去住,可是老人又突然出现意识不清,甚至有时连家人都不认识的情形。翟翠仙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担心父亲万一有什么意外,就圆不了他回老家住的心愿,于是当即决定陪老人回乡下居住。女儿们都不同意,房子刚修好,屋内潮湿又没装修,怎么住呢?她给女儿们说,修房子就是为了圆老人家回老家住的念想,如果父亲万一有什么不测没住上为他修的新房,这将是她做女儿一生无法弥补的遗憾。女儿们见劝不住固执的母亲,只好遵照母亲的意见,把她和老人送回三教殿居住。

在照顾卧床的父亲这几年,从饮食到起居无不事事体现出翟翠仙对老人的孝心及耐心。每天父亲大便后她都会及时处理并用84消毒液兑水将房子拖几遍,保证老人居所卫生干净,空气清新;只要是晴天,就将老人的被褥拿到太阳下晾晒;每月给老人理发、剪指甲,十几年她用坏了两把理发推子;每半个月就要给老人家换洗一次被褥;每到十月天,就给老人的房间生上火炉,保证室内温暖;周末天气晴好时,女儿女婿们回来,她就和孩子们把老父亲从床上抬到轮椅上,让老人晒晒太阳,看看周围的景色。几年来,她全身心的照顾老父亲,女儿们觉得母亲很辛劳,就商量着一个人在家照看外公,另外一个人陪她去旅游散散心,但都被她拒绝了。她对女儿们说:“你们的外爷年事已高,人老了,一切都说不定,我哪都不去逛,我要陪在他身边!”女儿们见母亲态度坚决,就不再劝母亲出去旅游了,陪着老父亲就是母亲最大的安心。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翟翠仙孝敬老人做到了无微不至。为了老人身体好,营养跟得上,鸡蛋,牛奶,麦片,营养五谷粥等,她时常给老人准备着。因长期卧床,老父亲的生物钟已紊乱,白天晚上没区别。本来晚上起夜就多,有时白天睡觉时间长了,晚上睡不着更要多次上厕所。特别是冬天,夜长天冷,经管起来很费事。为了能省点事,翟翠仙反复给老父亲做工作,让他夜晚用上纸尿裤。老父亲起初不同意,但看到女儿晚上休息不好,常被冻感冒,就同意了。但用上后老觉得不舒服,就用手不停地撕纸尿裤里的海绵体,扔得满屋子都是。海绵体撕掉后纸尿裤失去了作用,反倒把被褥弄脏了,还得晾晒清洗更麻烦。于是翟翠仙就不再坚持让老父亲用纸尿裤,即使数九寒天,为了能随时听到父亲的呼叫,晚上睡觉卧室门就敞着,也不敢睡瓷实了,最频繁的时候个把小时就得起来一次。为了防止老父亲睡久了长褥疮,几乎每天都要给擦洗身体。被褥准备了几套,太阳好时就反复曝晒,随时更换。老人多次犯迷糊,发脾气说不让他回三教殿住。每当这时,翟翠仙就指着窗外的大山耐心地给老父亲说,你看窗外那座山、那块地,就是咱们以前的柴山和自留地,老人听着女儿的解释,长久地注视着窗外的山和地,意识才慢慢清醒过来。由于她的悉心照料,老人卧床近四年了身上没有生过褥疮,面色红润,精神状态很好。老人时常念叨着:“没有女儿翠仙的照护,我的命早就没了!”

翟翠仙几十年如一日侍奉老人,孝老敬亲的事迹感动周围父老乡亲,人们交口称赞。翟翠仙常说,大姐已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远在洋县;二姐也近七十了,体弱多病;我虽然已是六十来岁的人,但我身体还行,我不能靠别人,愿尽自己所能把老父亲赡养好。年10月她被推荐为佛坪县“十大孝子”,受到隆重表彰。

?

年10月26日,是翟翠仙老父亲的百岁生日。早在年初,佛坪县老年学学会就做了安排,届时将邀请有关单位到她家祝贺老人百岁华诞。10月25日,天公作美,暖阳高照,按照农村的习俗,由县老年学学会牵头,团县委、县民政局、西岔河镇、三教殿村等十一个单位,以及周围村民共一百多人,齐聚翟翠仙家门前为老人贺寿。西岔河镇中心校五、六年级学生,在校长带领下来到祝寿现场,亲身感受孝老敬亲的氛围。西岔河镇党委书记代表所有参加单位致热情洋溢的贺词,县老年学学会主持并和三教殿村献演了十余个欢快的祝寿歌舞节目。整个祝寿活动热烈喜庆,老人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所有参加的人都感慨:老人真是享了女儿的福了,摔伤卧床四年还容光满面,真是奇迹!

“百善孝为先”,“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报亲恩”,中华民族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在翟翠仙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几十年如一日侍奉父亲,从不懈怠;近四年来昼夜经管卧床的老父亲,从不叫苦;把一颗赤诚的女儿心奉献给父亲,无怨无悔。

这就是百善孝女翟翠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ianshijinzk.com/dbsjzb/169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