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钱,我们只能绞尽脑汁,用这种玩命的办法解决问题。
——《稻盛和夫自传》
作者简介:稻盛和夫,现任京瓷名誉会长、KDDI最高顾问、日航名誉顾问。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是仅次于日本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最高的利润。代表作:《活法》《京瓷哲学:人生与经营的原点》《思维方式》等。
?点击上方绿标可收听主播川儿朗读音频京都陶瓷创业之初是依靠松下电子工业的订单支撑下来的,但是为了公司的长久发展,今后必须要开发新客户。于是,我先于营销部跑遍了日立制作所、东芝、三菱电机、索尼、日本电信电话公社电信通信研究所等研究开发显像管、信号收发器、真空管等电子管的制造商和研究所。因为U型管这样的新型陶瓷高压绝缘体是新材料,没有太多销售业绩,所以推销是要花很长时间的。“这是我们开发的高压绝缘材料,品质出众,请您一定试用一下。”我给对方拿出样品,观察对方的反应。这其中,有的厂商表示出兴趣,“你们能生产这样的东西吗?”说着就把图纸给我看。那些产品几乎都是日本前所未有的产品,按照目前的技术,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精度和机能的。但是我当即表示“我们能做”。如果是老厂家能制作的产品,客户就会下单给他们信赖的公司,无名的京都陶瓷只能接其他公司做不了和拒绝的订单。因为这是唯一的生存之道。如果没有需要的设备,我们就向有这种设备的工厂、工业试验场租借。在对方刚下班的时候去,到第二天早上,他们要开始工作之前又把设备还回去。这样一来,我们就得通宵工作。就这样,我白天管理公司,夜晚进行研发,一人身兼二职投身到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中。推销活动不仅局限于大城市,还要去地方上的制造厂家。有件事让我至今无法忘记。在某个严冬,我和专务董事青山政次去走访一家位于富山县立山山脚下的电阻器厂商。立山被深深的积雪覆盖,我出生在南国的鹿儿岛,特别怕冷。雪灌进了鞋子里,脚冻得已无法忍受。好不容易到了这家公司,却吃了个闭门羹。无论我们怎样请求:“请让我们见一下贵公司的技术员吧!”他们也毫不理睬。无奈饥寒交迫的两个人默默无语,垂头丧气地回到富山车站。车站的候车室有个圆火炉,我们叹着气把手伸到火炉上取暖。旁边就是个煤堆,暖炉被烧得通红通红的。稍感舒服了一会儿,我突然闻到了一股烧焦的味道。一看脚下,我那件宝贝大衣的下摆竟然被烧着了。原来因为太冷,我贴着火炉太近了。青山先生曾接到了一笔不同寻常的订单。作为开拓新客户的重要一步,我们首先从所处的关东地区开始发展业务,所以青山先生走访了三菱电机伊丹制作所。正巧三菱电机正苦于没有公司承制用于冷却发射管的陶瓷蛇管。“要是京瓷什么订单都能接的话,那就拜托你们了。”客户定制的是一种外径30cm、内径20cm、高60cm的大型陶瓷圆筒,其中冷却用水通过的空洞呈双层螺旋状。面对如此复杂的形状,连被公认为技术过硬的某绝缘子制造商都婉言谢绝了。据说三菱电机一根出价5万日元,而且一个月最少要用10根。这对当时的京瓷来说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在巨额利润的吸引下,青山先生承接了这笔订单,他认为如果使用挤压机制造的话,应该问题不大。但它并不是新型陶瓷,而是普通陶瓷,这是连专业的制造厂家都不愿染指的东西。我也很吃惊,说道:“无论怎么说,这也太大胆了。”但是事到如今,退缩也来不及了。我生来就有股不认输的劲儿,眼下也只有硬着头皮做下去。客户定制的蛇管尺寸,要比我们挤压机的口径大许多。首先,我先安装上一个接头,然后,通过旋转一个外径为20cm的木制模子,将挤压出来的黏土沿着这个模子涂抹其上,这样尺寸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到此为止还算顺利,但是干燥却又是个难题。因为没有干燥室,我们就把它放在电子隧道炉下面的板上烘干。但是由于烘烤的不均匀,蛇管出现了裂痕。10根里面,有7~8根都有裂痕,只有2~3根是质量好的。龟裂的问题让我碰了壁。一般来说要烘干大型黏土制品,都要在干燥室一边调节温度与湿度一边干燥。可是,我们没有多余的资金来购齐烘干设施。就在这时,我突然想到是否能在龟裂的两端用布缠绕绑住。于是我立即用布把湿的陶瓷裹住,并且为了让每面都能均匀烘干,我决定在炉边抱着它睡觉。一边从上方给它加湿,同时在适当的时候旋转它,达到均匀烘干。整晚我像抱着一个婴儿一样,守到天明。这样一来,10根蛇管中,有7~8根都是合格产品。因为没有钱,我们只能绞尽脑汁,用这种玩命的办法解决问题。而在数年后,有一家大厂商申请了一项专利——在烘烤大型的圆形陶瓷时,用布包裹烧制即可。我得知后很是吃惊,我们公司早已经实践过的方法居然还能成为专利。这项工作,费力而收益不高,连专业厂家都敬而远之,可是外行的京瓷却出色地完成了。这让我感到极大的满足。公司接下这个订单时,员工们最初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即使能完成,也至少要花3~4个月。但此时我的这份执着,正是给全体员工传递了一股“决不认输”的精神。对此收获,我感到无比喜悦。点亮,与朋友们共勉。
本文摘自《稻盛和夫自传》(口袋版)
稻盛和夫亲笔撰写唯一传记
全景呈现一个倒霉透顶的青年完美逆袭
成为令世人敬仰的企业家的过程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