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碾、风炉及釜、口带托盏、口盏及托
南宋周季常、林庭珪等《五百罗汉图——吃茶》南宋至元银鎏金花鸟纹茶盏及盏托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清龙井茶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清雍正粉青釉茶壶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清乾隆紫砂胎泥绘烹茶图诗文执壶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康熙款青花松竹梅图茶壶 明永乐青花凤纹三系茶壶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清康熙黄地珐琅彩牡丹纹茶圆苏格兰国家博物馆藏清雍正黄地珐琅彩莲花茶碗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清雍正斗彩绿竹纹茶圆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清乾隆描红御制诗三清茶诗茶碗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清乾隆洋彩红地锦上添花茶碗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清康熙五彩龙凤纹茶叶盖罐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清康熙冬青釉暗月耳茶叶盖罐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南宋吉州窑黑釉木叶纹茶碗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南宋吉州窑黑釉木叶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炉龛:放置炉子的小阁子。
都篮:饮茶完毕,收贮所有茶具,以备来日。
急烧:又称急须,煮茶、暖酒器名。
铜炉:为生火煮茶之用,以锻铁铸之,或烧制泥炉代用。
子母钟:成套的茶杯。
瓢扚:大多由葫芦制成。用来舀水。
注子:古代汉族酒器。金属或瓷制成。可坐入注碗中。始于晚唐,盛行于宋元时期。起到保温作用。
钱筒:存放古时钱币,多由竹制成。
乌楦:用途不明,从器物文字上似乎可以判断是收纳废物的器皿。
茶罐:存放茶叶的罐子,锡制成。因锡稳定密封度好,故多用其存放茶叶。
吹管:起炉火时用的吹火管子。街边卖茶必要茶道具。
尘褥:铺或盖用的毯子。
滓盂:又称水盂,盛放废水茶渣的器皿。
檐子:类似与扁担的作用。挑货担子。
瓦炉:顾名思义,用瓦烧制为生火煮茶之用。
水注:注水壶。
炭篮:盛放烧水炭的容器,外面多由竹篾制成,里层包裹黑色油纸。
小炉:生火炉。
提篮:存放杂物的篮子。
檐子:类似与扁担的作用。挑货担子。
炉围:罩在炉子外的竹篓,起到隔断保护的作用。
注子:古代酒壶。金属或瓷制成。可注入注碗中。
炭挝:用来砸炭的铁锤。
焙钩:又名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功效,可以避免把茶叶黄。茶放在茶焙里,要求小火烘制。
建水:盛放废茶水的器皿。
具列:用以陈列茶器,现在通常称为茶棚。
茶旗:类似今天店铺门口的广告牌,招揽客人用。
茶壶:存放茶叶的罐子。日本称为茶入或者茶心壶。
灰炉:烧水炉的一种。下面没有通风口,现今日本茶道具中发展为火钵或瓶挂。
瓶床:现在统称为瓶座,稳定壶和瓶的放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