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五岁这个成长阶段,因为饮食习惯不良导致的消化道问题,其中以便秘最常见。宝宝不爱喝水、不吃青菜,该怎么改善便秘困扰?
在幼儿的发育阶段,尤其是一至五岁这个阶段,因为饮食习惯不良导致的消化道问题,其中以便秘最常见。幼儿便秘的成因主要有几个因素:
1.高纤食物的摄取不足(如青菜、水果)
2.水分摄取量不够
3.排便习惯不佳(无法在起床不久后顺利排便)
4.睡眠障碍(睡得不好)等。
引起宝宝便秘是原因有很多,比如宝宝的饮食中纤维素丰富的食物过少,喝水少;或需要拉大便时宝宝不愿意或不敢去拉大便,比如刚去幼儿园的宝宝不习惯学校的洗手间。便秘是一个恶性循环,当宝宝大便比较硬时,因拉大便时会引起疼痛,宝宝往往不愿意拉大便,就造成宝宝大便又存在宝宝肠道内,造成宝宝大便更硬,宝宝就更不愿意拉,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就会拉下很硬的大便,甚至1粒1粒的,有时大便较坚硬就会损伤宝宝肠道,引起宝宝肛裂,造成宝宝便血。
小小年纪便秘,莫轻忽
常常会有些家长质疑便秘问题的严重性,认为便秘只要不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不影响到生活作习就不用去理会它,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因为急性便秘或长期便秘除了会导致腹痛、呕吐、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此外可能因大便太硬或解便用力导致肛门裂伤,造成每次解便肛门均会出血,带给家长莫大压力,也因为肛裂的疼痛感导致小孩因解便疼痛而不敢排便,如此恶性循环,便秘更益行严重。
当心便秘三大合并症
(1)急性合并症:除了腹胀、恶心、呕吐外,尚会因肛裂而导致便血。
(2)慢性合并症:引起慢性肠胃功能失调,吸收不良,营养不良导致体重减轻,较严重的慢性合并症为肠阻塞(常因长期便秘而导致粪石阻滞肠胃,引起肠阻塞)甚至引起腹膜炎或肠穿孔。
(3)家长及小孩的心理压力:除了家长有照顾孩童的压力,此外,患童虽随着年纪的增长也开始会有心理层面的压力,常因为长期排便不顺自卑,更有些严重慢性便秘的患童会因为大量的粪便堆积于肠子中,造成大肠吸收不良与直肠肛门的排便失调,造成所谓的解便弛张不能,引起大便失禁现象产生。由于身上常有臭味,因此自卑感重,久而久之忧郁也就由然而生。
四招,解除便秘警报
宝宝便秘是一件令父母很头痛的事情。为此,很多爸爸妈妈会采用一些土法来帮宝宝排便,例如在宝宝的肛门塞肥皂条、灌肥皂水、用开塞露等。然而,这些土法对宝宝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大人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帮宝宝通便,以免造成意外。
(1)饮食控制:在婴幼儿期,某些只喝牛奶或母奶的小孩,由于消化完全,残渣较少,会引起便秘,可以数天至数周才解一次便,此时只要家长增加辅食,就可使便秘情形获得缓解。较大小孩的便秘多半与饮食不当有关,例如通常不爱吃菜,不爱多喝水,此时可鼓励多摄取水分、高纤维的蔬菜水果。鼓励家长在烹调食物方面下功夫,可试着以水饺方式,例如用青菜泥当饺肉或调整青菜的烹调方式,间接地增加小孩对青菜的认同或摄食,而达到改善便秘的效果。
(2)适时饮食改变着若仍无法完全改善便秘的情形,此时要以软便药物控制一段时间,对于肠道蠕动较慢的患童则宜加肠道蠕动药物,可促进阻滞的粪便排出。软便剂治疗(配合蠕动药物,灌肠剂或软便塞剂使用)常可让便秘在1-2周内缓解,若上述治疗无效,应做详细身体理学检查,X光摄影检查或其他检查,以排除解剖或病理上之原因导致的便秘。
(3)临床上若发现儿童因便秘导致腹痛、呕吐或食欲不振现象,可以灌肠或塞剂处理,以利排清大便,解除紧急症状。
(4)适当的使用乳果糖与益生菌可助改善便秘。
您是烹饪达人吗?您在育儿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吗?
如果您有可以分享的生活妙招,或者您想带着孩子参加节目,现场与营养专家、知名大厨交流学习,那就赶紧拨打报名热线-!或加入《宝贝厨房》官方QQ群与《宝贝厨房》的专家顾问团在线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