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大便失禁病因
痔疮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医治
老年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咋办
老人大便失禁

ldquo未来几天内,还要降几度若

疗效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

陈希我,本名陈曦,自由作家,主要作品有《冒犯书》《移民》《抓痒》《遮蔽》等。曾被《中国图书商报》评为年新锐人物。

《秋裤的隐喻》

那时还是20世纪90年代,我在日本,每天课后赶去打工。打工在一家餐馆,赶到那里,人家已开工了,每每只有我一人更衣。有一次,一个日本人钻进来拿东西,瞧见了我的秋裤。“你穿这个呀!”他说。我很奇怪,反问:“你不穿?”他把外裤扒拉下来,果然里面没有秋裤,只有窄窄的裤衩。我承认只穿裤衩的腰身实在酷。

其实我历来穿衣不多。在国内,每年到了快11月,还是一件和尚领汗衫。其实我体质并不好,常生病。总要到冻病了,才不甘心地加上一件外衣。但仍是敞着怀。再病,才扣上扣子,但领口仍开得低低的。然后再病。我是在一次次生病,然后一次次不甘心添衣中入冬的。这样挨到了春节,才穿上羊毛衫。与其说是不冷,毋宁说是“要风度不要温度”。坐着,腿是一抖一抖的。

大人问:“你冷不冷?冷就多穿衣。不冷就别抖!钱都抖没了!”

我听了有一种冒渎的爽。我就是要把钱抖没了!与其说是“要风度”,毋宁说是叛逆。

说到毛衣,印象中日本男人穿毛衣的也不多,特别是青壮年。也许是因为很多地方有暖气。如果到街上,风衣一套,也足以御寒了。我发现还得益于领带,把领口封住,挡在胸前,某种程度上也顶条围巾了。那年正月,和女友出门去京都、大阪。看天气预报,那边比东京冷几度。我就领带加风衣,防止自己挺不住,又把毛衣穿上。大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果然挺过来了。

我本来也不穿秋裤的。但日本冬天比福州冷,所以出国时,在我逃难一样的行囊中还是放了秋裤。那是逃难,逃难顾不了风度了。也确实没意识到秋裤有什么寓意,这下被那个日本人戳到了。他说秋裤是老人才穿的。那时我才二十多岁,显然不是老人,他那就是暗示我像老人一样身体不好了。对方又是日本人,百年耻辱感又上心头。那时我是“爱国愤青”,虽然弃国而去,但到了外面,又觉得自己国家好了,用我后来反思的话,是“被踢回来的爱国”。在日本,民族神经更容易被拨动,比如考试。鲁迅就曾经考了中等,被日本人无端猜疑,认为是藤野先生向他泄露了题目。如果真是照顾,那自己也会觉得耻辱。如果不被照顾而考不好,就会有另一番猜疑:歧视。总之无论被善待还是被孬待,都是歧视。更不用说比比皆是的日常生活的摩擦,很多时候可能只是习俗不同,甚至确实是自己国人不守法则,但也能上升到“民族歧视”的层面。那么身体不好就理所当然联想到“东亚病夫”了。

说起“东亚病夫”,脑子里就浮现出那些鸦片鬼,病塌塌的,手无缚鸡之力。虽然鲁迅早指出“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之虚妄,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羸弱更可怕,但在中国人心中,强大仍然是身体的强大。身体是实的,实的才重要,一如钱,现在中国强大,其实就是有钱;权力也是实的。当年在日本,跟日本人发生冲突,有中国人就恨不得中国派军队来把小日本占领了。战胜对方就是打得过对方,对弱者来说,就是身体上打倒对方。当年有不少中国功夫战胜日本人的影视,诸如《武林志》,我记得演到中国人痛打日本人,全场喝彩,好像身体上把日本人打倒,中国就战胜日本了。某种意义上说,现在“手撕鬼子”也是这个思路。

其实即使是日本人,也未必就不看重身体强大。三岛由纪夫身材矮小,于是发奋练肌肉。当年,我曾在cabaret打过工,就是我《移民》里写的大型歌舞夜总会。有时邀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舞蹈团来表演,那些巴西女郎从舞台上跳下舞池,邀日本客人及陪酒女起舞,连成一圈。日本男客和陪酒女夹杂在人高马大、丰乳肥臀的巴西女郎中间,你不能不产生种族联想。

三岛由纪夫

与日本人相比,同是黄种人的中国人是更怕冷了。我从此把秋裤扒下了。那以后二十多年,我再没有穿秋裤。不穿秋裤也不觉得太冷。先是不觉得太冷,继而是不觉得冷。可见人确实是不需要穿秋裤的。看看日本儿童,大冬天还穿着短裤,他们不冷吗?应该是忍受到了不冷。从非常态是可以到常态的。谁说人就得在常态下生存?中国食品安全,在西方人、日本人看来是非常态,但在中国人这里,不就成了常态吗?将来整个人类可以以中国人的耐受标准为标准,这就是挑战极限的意义。

甚至,看到秋裤,都像夏天里看毛裤一样起汗。

但那时候中国人还是穿秋裤的。几年后,回到我的中国,百般不适,其中一项就是不得不买秋裤。中国的秋裤是合着秋衣卖的,单买秋衣,除非去地摊。只能衣裤全买了,把秋裤丢在衣橱里。于是我的衣橱里就堆满了崭新的秋裤。送给人家吧,人家也有配套的秋裤,一个上身统一只配两条腿。这秋裤一旦不穿,做抹布都长拖拖的不好用。想着还是丢了吧,好在没丢。人不能说过头话。人不能说不穿秋裤,就好像人不能保证自己下身不给外人看一样。还有生病开刀,更不用说老了大小便失禁时。我病了,腰椎错脱。完全使不上力,只能由人抬着躺到床上。医生不来家里,只能躺着等能够下床了,上医院。躺了快一个月,终于能撑起来了。但一到外面,就又不行了,腰怕冷。医生说还是得穿秋裤保暖。我仍然挺着不穿,结果病情反复了。眼看要过年,没办法,只得让家人从衣橱里拎出秋裤来,老实穿上了。一穿上,病况大有改善。但我的心却沉到了底。

腰,本来就是个象征。腰好,身体才好。日语里有个词叫“软腰”。当年在日本,每到竞选,总会听到政客攻击对手是“软腰”。我们听了大笑,日语真是刻骨。腰软,就无力,对政客来说,即无权力,权力即一切之力,这点是中国人深以为然的。中国人一面恨权力,一面又羡慕权力、屈从权力。流行的“秋裤阴谋论”说,斯大林为了让中国人无法收回外兴安岭、西伯利亚和外蒙等地区,阴谋使中国人穿秋裤。虽然无稽,但很符合权力叙事。无力还搞什么?所以腰最要紧。但现在我的腰必须靠秋裤来维持,靠秋裤维持的腰,还硬得理直气壮吗?

从被日本人笑,到如今,我只在那次腰病时穿了几天秋裤。除此之外,再冷的天都是“单条裤”——裤衩外加一条外裤。无论去黑龙江还是新疆,都是如此。腰病再发作,也不穿秋裤了,宁可干躺着。人瘫在床上,精神支支立着。

这些年,身边的中国人也要扒秋裤了。也许是体质好了?但根据资料,中国人虽然钱多起来了,吃得好了,但体质没有好起来,青少年体质还不如当年。那么不穿秋裤还是会冷的。为什么不穿?

是精神觉醒了?但中国人似乎是不会以身体之受苦来达到精神之飞翔的。中国人讲实际,怎么舒适怎么好,舒适就是硬道理。连商家做宣传,都知道抓住这根筋:

我要穿秋裤,冻得扛不住。

一场秋雨来,十三四五度。

说穿我就穿,谁敢说个不?

未来几天内,还要降几度。

若不穿秋裤,后果请自负。

本文节选自《我的后悔录》作者:陈希我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年:-12编辑

巴巴罗萨主编

魏冰心图片

网络

新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ianshijinzk.com/dbsjby/134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