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宝妈说:我家宝宝不拉大便,便秘好几天了,怎么办呀?
宝宝便便问题,也是个大问题!
妈妈面对不拉便便的宝宝时,满满的焦虑感。其实,宝宝不拉便便,除了是便秘,那还有可能是攒肚。
可很多妈妈并不知道什么是攒肚,因此常常把它误认为是宝宝便秘。其实,二者有区别,大家可以对照一下。
攒肚和便秘的区别,妈妈必知
◆什么是攒肚?母乳喂养的宝宝2~3天甚至一周左右不排大便也无痛苦表现,待到排便仍为黄色软便,无硬块,量有多有少,这种现象称为攒肚。
◆什么是便秘?婴幼儿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有大便干燥,隔时较久,大便较硬,且宝宝排便时脸憋得通红,排出困难费力等症状。
简单来看,攒肚和便秘都会出现几天不排便的现象,但是它们还有更细致的区别:
如何改善宝宝便秘的情况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小宝宝攒肚,妈妈们不用特别担心,也不需要特别治疗,因为宝宝满月前后至6个月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消化能力的提高,能对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剩下的残渣并不多,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所以宝宝排便的次数也会有所减少。
便秘对宝宝健康的影响是隐性而长期的:*便秘可能会让宝宝心情烦躁,食欲差。
*排便困难、费力甚至疼痛,会让宝宝因为害怕排便而忍住不排,造成大便更加干燥而恶性循环,排便习惯也会更加不好。
*便秘还会造成痔疮、肛裂等问题,就更不用说了。
最后,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很多种,便秘可能是功能性便秘,也可能是由器质性疾病导致的。具体的要请医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重的可能需要做一些相关的检查。但是孩子大部分便秘都是功能性便秘。
对付功能性便秘,有一套解决方案,大家可以试一试。
如果大便已经特别干了,家长千万别让宝宝硬拉,一来宝宝不舒服,二来容易造成肛裂。
可以先用一下开塞露,或者用肥皂水涂抹,帮助已经干硬的大便排出,但是这些方法只是救急,而且依赖性的使用开塞露危害巨大,有可能会造成孩子肛门括约肌松弛,大便失禁。
另外改善便秘还要从饮食上下手改善,增加纤维素摄入,逐渐减少宝宝大便干燥的情况。
饮食上可调整:①.可吃一些含纤维素的食物。添加辅食了的宝宝,推荐妈妈给宝宝的辅食里加入一些含丰富纤维素的食物,比如绿叶菜,可以有效的帮助婴儿预防便秘。但注意在烹饪过程中尽量避免长时间蒸煮及搅碎。
建议:绿叶菜焯水后切成小粒即可。
②.给宝宝服用益生菌。给宝宝补充益生菌可有效缓解便秘,妈妈们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益生菌~
PS:有的妈妈会问:蜂蜜和香蕉真的可以治疗便秘吗?●其实蜂蜜可以治疗便秘,比较安全,但效果非常有限,而且1岁以内的宝宝不能吃蜂蜜。而香蕉治疗便秘这个做法可是一个谣言哦,因为香蕉不仅不能治便秘,反而吃了生香蕉可能加重便秘症状,生香蕉中的鞣酸成分具有非常强的收敛作用,从而造成便秘。
攒肚时,促进排便的方法
有50%~60%的宝宝会发生攒肚现象,而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比较常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宝宝发生攒肚,其实也说明了妈妈的母乳质量好,营养均衡,宝宝的消化能力也很好。
要改善宝宝攒肚的现象,可以尝试:
(1)给宝宝的腹部做按摩用手掌轻轻摩擦宝宝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帮助宝宝促进肠道蠕动。(2)适当增加奶量如果宝宝攒肚时间为4-5天左右,甚至更久都没有排便,可考虑是喂养不足导致的,可尝试增加喂奶次数。预防宝宝便秘大于治疗
面对便秘这个问题,预防大于治疗。
主要是3点:保证高纤维的饮食、提供足够水、培养排便习惯。
▼对于还没有学习如厕的小孩子:
预防便秘最佳的方法是提供高纤维的饮食。随着年龄的增大,饮食中的高纤维含量也要增加。
宝宝18个月或更大以后,可以开始如厕锻炼:
可以每天饭后要求孩子在马桶上坐一会,可提供玩具、或者书本让他放松下来。鼓励孩子坐在马桶上,直到现排便。
温馨提示各位妈妈,平时如果宝宝几天不排便,一定要注意观察了,“攒肚”和便秘是不一样的,别再将“攒肚”误认为便秘,或者将便秘误认为“攒肚”。
如果宝宝真的便秘了,妈妈们可要引起重视,勿让便秘影响了宝宝营养吸收,造成更多的健康问题。因此,妈妈们除了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之外,也要健康饮食,多带宝宝去做保健推拿!减少便秘等问题的发生。
点击下方海报了解更多喜宝儿推中国儿推培训领跑者!追溯小儿推拿源头,传承山东四大流派精华,十三年培训,万人创业,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贾老师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