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书写这篇总结性医案的时间,是年4月3日,刚好距王先生到我处就诊已经一年。当然,王先生现在一般情况不错,眠食二便如常,一般正常情况下,无浮肿(过劳,旅游后会发生轻度浮肿),化验结果也较为理想,胆固醇、尿酸等与肾功能相关指标都在正常值范围内。
姓名:王某某性别:男年龄:68岁。
病史简单回顾:
患者年11月因“右中下腹部隐痛不适1月”就医。查CT示右肾占位、积水等,入住省人医泌尿外科,行“根治性右肾切除术”。
术后病理提示:(右肾)恶性肿瘤,考虑淋巴造血系肿瘤。经基因重排结合病理HE染色切片,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以前称非何杰金氏病),生发中心起源。
遂于年11月25日入住该院血液科,行美罗华联合化疗。于年12月7日出院。
出院后,医院中医科门诊调治。服用中药一年多,疗效甚微。出院时的几个问题都还存在:下肢、面部浮肿;便溏,便次增多;腹中雷鸣、胀气,矢气频。血生化:尿酸、胆固醇增高。因此,医院继续调治。
初次来我处就诊时间是年4月26日,脉数(此后复诊,逐渐至数正常),右手脉细弱,尤其尺部微,有涩象(涩象之脉后来复诊,亦渐消除)。左手脉,主要是寸关脉,较为有力,强于右手(此脉至今仍强于右手,但此手之脉与开始就诊时相比,要柔弱不少),尺脉亦微。
患者舌象,质淡而晦,舌上少津,中有裂痕。后经过治疗,舌质转为微绛微晦,舌中裂痕浅,舌面稍干。
患者病程长,复诊次数多。拟方的基本思路是补脾肾,着重补阳气,但并非专事温补,乃阴中求阳。
人参10克黄芪30克炒白术10克
桂枝15克炒白芍15克当归10克
熟地10克灵芝10克山药10克
茯苓10克泽泻10克山萸肉10克
附子20克先煎续断10克牛膝10克
三棱、莪术各10克
开始治疗时,患者的主诉是下肢浮肿,大便溏泄。所以用方是以温补脾肾之阳为主。治疗一段时间后,肿消,但旅游后即复发。大便仍诉次数多,不成形。故仍续用原方法。
年7月28日以后,患者主诉为:大便次数多,肠鸣如雷,矢气频,自觉脘腹作胀,午后、晚餐后胀感明显。考虑到脾胃气机升降不利,运化失常,当予调脾胃气机,使清气得升,浊气得降,仿温胆汤意进之。如:年8月28的病历:脉轻按浮,稍重按则微,尺脉细。舌绛晦,少津,中裂。大便溏,日行3次以上,腹中雷鸣。其它眠食如常。拟方如下:
麦冬20克五味子6克西洋参10克
生、熟地各10克砂仁3克后下山萸肉10克
法半夏10克橘红10克茯苓10克
泽泻10克炒枳壳10克当归10克
三棱、莪术各10克薏苡仁30克
猪苓30克白花蛇舌草20克黄芪30克
在此阶段,又出现夜尿频,小便淋沥不净,有时小便失禁。乃予补肾阳,固肾关。人参用红参,并加用鹿茸、续断、寄生、巴戟天、覆盆子、补骨脂、龙骨、牡蛎等。
其间曾有失眠,加用:酸枣仁、合欢皮、夜交藤。
曾有多汗,加用:黄芪、浮小麦、碧桃干、龙、牡或麻黄根10克。
尿酸、胆固醇升高,考虑是肾功能下降,虽应培本为治,治标之品也不得不用,故方中加:土茯苓、六月雪、猪苓、白花蛇舌草。
按语:
恶性肿瘤(包括非实体恶性肿瘤)手术、放疗、化疗之后中医药究竟如何辨证?
1.扶正祛邪,抗复发,消灭残余癌细胞。这是总的原则,是基本共识。
2.所谓邪,即是残余癌细胞,癌毒。此毒是阳毒,还是阴毒。康复期的病人,还有多少毒?复发的邪毒,是土壤原因,还是种子原因。
3.结合本患者的具体情况,手术后又化疗,已无邪可攻,亟宜温阳扶正。心肾阳虚则下肢浮肿、多汗;脾阳虚则便溏腹泻;脾胃功能障碍,则升降失常,腹中雷鸣、胀气,矢气频频。
4.癌毒是阴毒,还是阳毒。专业人士虽有争议,但是我们临证之时,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无误,则病机本质大致无差。要能平心静气,不存在先入为主。所谓:“癌症就要抗,癌症就是毒,是毒就是火,是火就进苦寒解毒”。
5.提倡医生诊病要放慢速度,细细地察,慢慢地诊。若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现在是只看理化检查报告);相对斯须(诊病过程2-3分钟,故谓“斯须”),便处汤药。按照时下盛行的“癌毒”理论采用较大剂量的解毒抗癌、活血化瘀中草药,虽有中医“扶正祛邪”的共识,但临床实战时,把握尺度大相径庭,若能有时间充分思考,则可能处方用药更为妥帖。
6.须知:手术后、放化疗后,扶正即是抗癌;扶正即可以消灭残余癌细胞!笔者以为,此患者,手术、化疗,肾仅存一。驱邪之邪,实在不必计,当务之急是扶其正。正气复,即使有残存未净之邪,亦不能犯也,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讨论
1.首先我们要致敬西医学,礼赞科学!由于西医科学的进步发展,手术、放疗、化疗,大大提高了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这是人类的福音!可以肯定的说,如果没有美罗华的临床应用,本患者存活的机率就很低。
2.存活下来了,如何康复?中医药可以说是提供了十分丰厚的资源。大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很有成效,可以称为辉煌。但是,我们的头脑里的模式,有几点是固化的,就是:邪与正,邪就是癌毒,癌毒就是癌细胞。驱邪就是抗癌。扶正祛邪总原则,就是体现在处方里要有一些抗癌毒中药,这些药,占多大比例?尚无定论。
我想提供一个新的思想资源,让我们站在另外一种角度思考问题,即《金刚经》释迦牟尼的三段论:
举例:《金刚经》第二十三品: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手术切除了病灶;化疗杀灭了癌细胞。以细胞病理学为中心的医者,就执著信念于癌细胞。因为他确实很强大,很真实,能看见,能把握。就连我们中医也被“化”掉!
我们执著于细胞,我们的全部心力都在癌细胞,我们对整体可以无视。甚至在基本没有癌细胞的情境下,我们还不断地朝虚空中开枪开炮。那只是虚空(是名癌细胞)。
“扶正祛邪”这个共识,也是建立在细胞病理学的前提之下。
如此说来,扶正祛邪还要不要承认?要害就在这里,我们不要执著于癌细胞!我们要回到中医本身,中医本身有什么特点?什么优势?整体观,恒动观,身心并调,食药针灸,协理阴阳等等。重要的话再说一遍:不要执著于扶正祛邪。
3.古人讲:医者,人之司命。主人性命的!但它不是判官,而应该如同佛陀、耶稣,有博爱心(慈悲心),有信心。总是具有正能量,能给患者以盼望,希望,信念,慈爱。但是医生不是亲属,千万不能错位,错位了,你可能就出麻烦了。过去有种表扬语:视病人如亲人。二者混为一谈,很可能要被道德绑架。你就要不食人间烟火了。须知,医生也是普通人,也吃五谷杂粮,也有七情六欲,也要挣钱养家。摆正这个位置颇为不易,不妨把进入诊室当做演员进入角色,行头(衣着)要正,状态要佳,抖擞精神,使出全身解数来。做半天神仙,下班再做你的俗人吧!如果说把医生看做“半神”,也是有道理的。
主笔:李铁军
编辑:陈医生
李铁军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