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四种常见的排便姿势,有人在微博上做了调查,有人参与了投票,选择图一的4人,占3.8%,选择图二的29人,占27.61%,选择图三的32人,占30.47%,选择图四的39人,占37.14%。
到底哪种姿势排便效率最高?
一根水管拉直时通水量最大,一条道路拐弯时车速会降低,说明什么问题?
角度会产生障碍。
人体在进化过程中认为肛门这个最重要的出口光靠肛门肌肉(括约肌)来控制排便还不够,在肛门和直肠的连接处制造了个角度来辅助肌肉的运动来联合控便,这个角叫肛管直肠角。
有了肛管直肠角,肛门通向直肠就不是一根直筒,好像在门口放了扇屏风,这样为肛门的闭合又设置了一道保险。
肛直角受耻骨直肠肌的调节,这块肌肉在直肠下端的后侧可以摸得到,受意识支配,我们在提肛和收缩肛门的时候,可以感觉到这块肌肉在收缩。因此肛管直肠角不是固定不变的,耻骨直肠肌收缩,它会变小,反之则变大。静息状态下肛直角大约处于一个90度的直角,而排便时可以变大到度。
从肛门控便需要来讲,肛直角的存在是有利的,所以肛肠科手术时一定不能全部切断耻骨直肠肌,它对肛直角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切断破坏了肛直角,极有可能造成肛门失禁。
但肛直角产生的这个屏障也要适可而止,因为肛门的主要功能是排便,如果排便时耻骨直肠肌不能充分松弛,肛直角不能变大,就会出现出口梗阻,导致排便困难。有种病叫出口梗阻性便秘,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盆底肌失迟缓,耻骨直肠肌肥厚或痉挛造成排便时肛直角过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整个盆底肌肉包括外括约肌的神经都来自于骶神经,所以整个盆底肌的步调是一致的,我们做个提肛动作,实际上整个盆底肌肉都在收缩。有些患者做肛肠手术后,出现小便不通,手术在肛门,为何小便受影响?就是因为手术造成我们肛门括约肌不自主收缩,由于支配的神经相同,结果尿道括约肌也收缩,造成小便不通畅。
那么怎么知道肛直角的大小呢,最简单的方法是做个肛门指诊,如需精确测量可以做个排粪造影。
图4姿势,相对使肛直角保持了最佳排便角度,从而降低了粪便通过角度障碍时的难度,为最佳答案!
说了这么多,让我们做起来吧,努力做个“思想者”!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健康的开始,Fighting~~~
医院34病室
徐帆主治医师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