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的时候,我的好朋友告诉我,某一个大型超市,正在打折促销,一件棉衣原价是块钱,现在只需要卖元,就能够拿到手。
我心里想蚊子腿也是肉,虽然打折的力度不多,但总归是便宜了一些,就想着去那边转一转。
只不过后来,也就没敢买,因为同款衣服,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尤其是那个挺便宜的网站,只需要花,五六百块钱,就能买到手。
当时心里想,这不是把我们,当成了智商不高的人,以促销的方式,还想着过年之前,宰我们一笔,所以越想越气,就没有买衣服。
当时,我们聊了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在冬天的时候,穿着棉衣,哪怕是在东北,零下0度的情况下,只要全身武装好了,出门走路,根本不会轻易冻伤自己,那古代呢?
在古代,没有发明棉衣之前,是怎么御寒的,怎么躲过寒冷的?
我刚好是,历史方面的兴趣爱好者,通过研究,做出了以下几点总结。
第1点,穷人过冬主要靠扛。大家知道,为什么古代的人,均寿命这么低吗?
在隋唐时期,或者在秦国的时候,人均寿命,也就在20岁到40岁之间,你们知道,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大部分人,可能没有办法,看到自己的孙子,就已经早早的去世了。
人均寿命这么低,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婴幼儿的夭折率太高,第2点则是,极端军事或自然环境,带来的人均损伤过大。
古代的穷人,到了冬天是真没办法,只能硬扛,所谓的,硬扛的方式就是,把家里面,能够穿在身上的东西,全部都穿在身上,然后躲在一个角落里面。
而且古代,大多数情况之下,也没有那种,密不透风的房子,基本都是冬冷夏暖,四面通风,这也是为什么,在东北地区,土炕流行的如此之广。
一说到东北,很多人都会,想起土炕,就觉得东北怎样怎样,甚至还有一些,不太好听的言论。
对于这些言论,我们要明白一点,东北土炕的建立,是为了对抗大自然,并且是,为数不多,有效的御寒方式。
在东北零下20度也好,零下0度也罢,去比较,南方冷,还是北方冷,显得没有任何意义。
而在古代的时候,普通穷苦百姓,冬天能够活得下去,就要靠一家人,挤在一张床上,然后在床底下,点一些火柴,但不敢点太多。
因为点太多了,第2天,做饭吃饭的时候,火柴就没有了。
第2点,富人是如何过冬的?穷人过冬的方式,相对简单,富人过冬的方式,那可就多了,各式各样。
其一,动物的毛皮。
在古代,动物的肉,虽然很值钱,但动物的毛皮,更加值钱,尤其是某些特殊动物,比如狐狸的腋毛。
这样说,显得有点不太文明,但是狐狸的腋毛,以及部分鸡、鸭、鹅的幼毛,对于抵御风寒,非常有帮助。
古人通过,高价采购,把这些东西,都缝在自己的衣服里面,出门的时候,和我们现在穿的皮大衣,没有任何区别。
但是动物的数量,相对有限,动物的皮毛,更是有限,绝大多数的人,冬天的时候,穷人为了能够有粮食吃,就去打猎,捕获几张动物皮毛,然后去富人家里面,换两个窝窝头,因此许多人殒命。
其二,煤炭取暖。
在古代是有煤炭的,就比如,某些官员,可以拿到单独的俸禄,而这些俸禄,用来购买煤炭。
当然就算不购买,也没人说你什么,反正钱是给你的,怎么花,就看你自己。
煤炭取暖,在古代也是容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的,无论是在现代也好,还是在古代,都是如此。
只不过古代,对于一氧化碳中毒,这件事情,并没有做过理论分析,只是有对应的解决方案。
而这些解决方案,也无非就是,在长年累月的观察、研究当中,得出来的结论。
其三,火炉取暖。
火炉烧的不是煤炭,是优质木材,古代的时候,优质木材,其实是当做,重要的战略储备物资,普通人可以砍伐,但只能按照季节砍伐,且不是每一个,都可以砍伐。
那砍伐完木柴之后,冬天是不是就可以取暖了?
不是这样,因为普通人,连生活都是问题,他们砍下木材之后,需要把这些木柴,卖给大户人家,以此来换一些烟酒钱。
而对于大户人家来说,可以在一个特定的炉子里面,燃烧这些木柴,但是取暖效果,非常有限,还很容易明造成浓烟,所以,越优质的木材,市场售卖价值就越高。
其四,蚕丝被取暖。
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例,那个时候,其实就已经有蚕丝被,所谓的蚕丝被,是由蚕丝编织而成,非常的昂贵。
虽然能够御寒,但绝对不是普通人,能够买得起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大臣、王公贵族,才能够使用,再往后,也只是大户人家,才有条件,或者有资格来用。
启示录在古代穷苦人,日子过得,其实是非常困难,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如何能够过富裕日子,而是,如何能够扛过冬天,或者能够吃一顿,暖和的饭。
我总是能够看到,一些穿越小说,有人认为,穿越到古代之后,就能够呼风唤雨。
因为,在古代这样就能够利用,现代人的智慧,吊打周边所有的人,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穿越到古代之后,你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小伙伴们,你们如何来看待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