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县下楼镇为了夯实群众的思想道德基础,让爱护“一老一小”成为全社会的美德,树立“孝老爱亲”典型,在全镇各村征集典型人物,寻找感人事迹,就这样王集村的田秀云,成为了推荐对象。
孝心日久绵长
见到田秀云时问她“大家都说你是好人,孝老爱亲,你自己怎么看?”可她却说:“哪有什么好人,这不是一辈辈传下来的嘛,再好的闺女也要嫁人,再孬的儿媳妇也得守着老人。”就是这种质朴的观念,使得田秀云七年如一日伺候婆婆。
见到田秀云94岁的婆婆李桂英,她言谈清晰,精神矍铄。当问到她:“你对这儿媳妇满意吗?”老人感慨地说:“全灵璧也难找俺这样的儿媳妇,伺候我这个陈谷子有什么用,我早活够了,有点病就找医生,又吊水又吃药,不让死,拖累儿媳妇了。”并边说边抺眼泪。但儿媳妇却说:“我还没有伺候够,至少回家有个娘,年轻时你疼着我们,现在我守着你。”
自从老人因脑血栓卧床不起以后,田秀云就一直在家照料着,提到一天三顿一勺一勺的喂饭、每天的擦洗身体,她脸上没有一点变化,总是挂着笑容。但一提到老人生病怎么办的时候,这个直挺挺的“大个子”却委屈的哭了起来。记得今年4月份,老人李桂英在床上突然无法动弹,田秀云被吓迷了,连忙打着家人的电话,却总是拨错号码,这个无助的女人只能到处哭喊着找邻居帮忙,医院,这一次老人连续吊了20多天水才好转。看着老人越来越瘦弱的身体,田秀云心疼说:“我的母亲50多岁就去世了,婆婆就是我的支柱,她年轻能干又疼我们,我自己一个人在家守着,真怕有一天我来不及…”
开心苦中取乐
看着这个94岁的老人,穿着十分干净,没有一点卧床老人的样子,后来从老人口中得知,由于老人穿尿不湿不习惯,这么多年来,总是田秀云在清洗,夜里有时候要起床三四次扶着老人方便。当问道照料老人有什么诀窍的时候,田秀云笑了笑说道:“那得会下药”。面对我们的茫然,她娓娓道来。原来有一次,老人李桂英大小便失禁,弄得满身都是,又嚷嚷着要死,不愿意拖累儿媳,一直闹情绪。于是,田秀云便从集市上带来一瓶“毒药”,对着老人说道:“你不是要死嘛,我给你买药了,你喝吧,要不要和你儿子说一声啊?”,老人说道“不需要”,说完便喝了下去。看着儿媳妇偷笑的表情,老人傻笑着指着儿媳妇骂道:“你个臭丫头,又骗我”。老人一次次的倔强,儿媳妇一次次诙谐幽默的“捉弄”,并天天称呼“老太君”,来逗老人开心。老人心疼地说道:“有这个儿媳妇,我想死都难”。
真心分担解忧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田秀云却用多个日日夜夜,一天三餐的喂饭,一天几次伺候老人大小便诠释了“久病床前有孝子”的美德。老人李桂英育有两儿两女,本应所有子女都有照顾老人的份,可由于其他儿女都忙,田秀云的丈夫也长年在外工作,伺候老人这个重任就落在田秀云的身上。七年来,其他儿女来探望老人的时候,总是来去匆匆,顾不上多长时间的陪伴,而田秀云独自照顾也无怨无悔,其他兄妹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逢人便夸“亏我有个好嫂子”。
爱心分享邻里
伴随着照顾老人的这七年,田秀云的“大名”越来越响,因为她不仅照料着老人,还独自在家照顾着四个孙女,并时不时地向邻居们传授“经验”,俨然已经成为了大家眼中的“榜样”。邻居提到田秀云的时候,情不自禁的说道:“这个好儿媳全灵璧都找不到,不仅对自家老少没说的,和邻居相处的都很好,是个热心肠,邻居们有事的时候都把孩子交给她,因为我们知道交给她,比我们照顾的还要好。”就这样,田秀云所在的自然庄邻里之间、婆媳之间,和和睦睦、有说有笑,孝老爱亲也成为了家家户户传继的淳朴乡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