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勤学而交流
则博学而睿智
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后及时地、主动地反思,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通过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地,逐渐地提高教师自我的教学监控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水平。
莒县青岛路小学一直强调教师专业化素质的形成,而强调教师的课后教学反思正是青岛路小学实现教师自我成长与专业化素质形成的重要手段。
我多想去看看四年级组刘洋
“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天山。”
前些天学校里语文业务活动,一位老师执教《我多想去看看》。当我在一年级小朋友的课本上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就被这句话所带有的强大的力量震撼了。
这个学期我们进入了四年级下册的学习,拿到课本翻开目录的时候,我就好像翻开了一个明亮的夏天。我是在夏天遇见这里的,一转眼的时间,“来年夏天”就要到来了。等到校园里的树叶郁郁青青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是老朋友啦。
我第一次上课,就是在四年级燥热的教室里。前一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写了密密麻麻两页纸的教案,参加面试时预设的所有问题,我自认为都可以给出满分的答案。可是当我真正站上讲台,我发现根本没有能力解决学生抛出的问题,以及课堂上千奇百怪的状况。手里准备说够四十分钟的东西,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就叨叨完了。最令人崩溃的是,当我觉得这节课终于可以下课的时候,突然发现学生分不清楚面积和周长了,然后就下课了......
是的,这样的一节课,就在我终于“挖空心思”把学生彻底搞糊涂之后,“恰到好处”地结束了。
我曾经接触过一些不同的行业,比如说我在大学毕业之前是一个地道的程序员,教过小孩弹琴,辅导学生写作业,和朋友们一起为了爱好烧钱,又偶尔写点故弄玄虚的文字赚点小钱再继续烧到自己的爱好里。所有的我的经历,没有任何一条告诉我应该如何当一个老师。我对于如何做老师这件事情的学习和认知,都是来源于一厚摞的教育学心理学讲义。我把赫尔巴特杜威苏霍姆林斯基背得滚瓜烂熟,可是他们依旧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教会我怎样具体地完整地上好一节数学课。
无语地回到办公室,看见师傅发来的消息——
“已经很好了。”
“比我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强多了。”
我没有哭,可是眼泪它自己就掉下来了。
在我这二十多年来乏善可陈的人生中,遇到过让我特别无能为力的时候好像也并不是很多,但是上的这第一节课绝对是可以排在前三名里面的。我以为自己的教育理论已经学得不错了,可是真正去做的时候却完全是另外的样子。当然这所有的一切,在我还没有站上讲台的时候,是完全不会预料到的。
我是一个比较没有悟性的人,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是处于一种完全不知道怎么做的状态。
首先我要感谢在我表现的很差的时候,还是有人愿意拉我一把,可以教我怎么做,告诉我“已经很好了,慢慢来不用着急的”,给我很多的时间和包容来让我不断修正。
同时就在这个时候,我突然透彻了之前在教育学里学过的一句话——课堂是教师的根。一个教师只有在课堂里,站在讲台上面对下面几十个活生生的学生,才能够真正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如果没有自己的亲身实践,学过再多的教育理论也不过只是纸上谈兵。
受到疫情的影响,我的实习时光结束得异常迅速。
五月的阳光过去,秋收冬藏过去,再一年草长莺飞的时候,我的手里又拿着了这一本四年级下册的课本。开学的头一周,我们就遇到了那个经典的“秃头”问题——租船问题。此时的我是信心满满,去年刚刚已经学了一遍的问题,今年还能再把我难倒不成?可是现实情况是,这个我以为自己已经非常熟悉的数学模型,又成功地让我掉了好多头发......
这是为什么呢?一时间我简直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不是在晚上备课的时候,不是跟同组的老师费尽心思解题的时候,也不是上课跟学生用力掰扯哪一种方案最划算的时候。而是有一天我看见我朋友家的小宝宝,拿着一个妈妈已经插好一半的半成品积木束手无策,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弄哪一块的时候。
是的,这个时候我突然就明白了,去年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建立在其他老师的教学之上的,自己并没有深入地研究问题原本应该是怎样做的。也就是说之前的我仅仅是停留在“听”的层面,而没有真正地去“做”。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什么事情如果离开了自己的“做”,那么学过的所有东西都只不过是脑子里的空谈,很难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力量。
“这条路,好漫长,时光逼着我们长大。”
去年冬天的时候我最喜欢的乐队回归,并推出了这首歌,当时听到这首歌的我内心百感交集。我脚下走的这条路确实是漫长,很多人甚至走了很久还没有走到起点的位置。但是还好,从来都没有什么逼着我们长大,大家都在被时光温柔地对待着,不去想来时走过的路,也不用时时刻刻盼望着归期。只需要用心去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我们总会去到期待的地方。
妈妈说,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天山。
我们一起去看看,好不好呀。
目送莒县青岛路小学张在莹
今天又是我值日的日子,老天很给面子的下起了小雨。谨遵叮嘱,执勤是要风雨无阻的。于是,七点刚过,我眯着没睡醒的眼睛准时站到了学校门口。春寒料峭,初春的雨没有课文中写的那么美,凉风冷雨划过我的脸庞,我不禁打了个冷战。
孩子们比我想象的还要早的来到学校,他们很自觉地排成一队,跟着队伍往前走。因为下雨加上天儿有些凉,几乎每个孩子都被家长裹的严严实实,然后身着颜色各异的雨衣,里头背着书包,放眼望去就是一个个的花企鹅,摇摇摆摆地往门口的方向行进。看着家长们停车,裹衣服,递水杯,叮嘱听话,然后把孩子往队伍里一塞,一系列的动作后,放心地走开。
一直觉着,家长们把孩子送去学校是需要信任和勇气的,让这个紧抓自己手的宝贝去独自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这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一个放手让你去成长的过程。我渐渐的理解家长们的不放心,所以,每当有比较小的娃娃从我身边走过,用很警惕的小眼睛盯着我时,我都会回给他们一个大大的笑脸。然后很理所当然的,我给这份下雨天的工作找到了价值和意义。
或许这个小男孩不太想去学校,低着头走起来慢吞吞的,一脸的不情愿,一步两回头的朝一边瞥去,不远处站着一男一女,那一定是孩子的父母。爸爸保持着为妈妈打伞的姿势,我猜刚才一定是妈妈腾出手帮孩子整理书包来着。孩子妈妈在一边叮嘱着什么,雨太大听不太清,小男孩看了一眼,又低下头继续跟着队伍走着。爸妈的眼神追随着孩子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处,等了一会儿,孩子妈妈疾步上前,沿着队伍行进的方向望去,孩子爸爸紧跟两步,拿伞遮着妈妈,两人就这么一直默默地站着往前看。
我顺着他们的眼神望过去,弱小的身影早就消失在一排花花绿绿的背影里,突然想起了龙应台在《目送》里的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看着两个人落寞的身影,鼻子都会酸溜溜的,想起上学时工作后离家时,那个一直追随你身后的,无论你怎么劝阻都会坚持目送你的眼神。而我,早已不敢回头看……
春天的我们青岛路小学张琳
三月,春光渐暖,春花绽放,春雨绵密,春风轻柔。好似这一切的一切,只要与春天沾边,就变得无限美好。而踏着这无限美好的春光,我们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启。
这个三月有太多事情可讲。无论是孩子们的成长,还是我们班级的点滴,都像是沾染了这三月的美好一般,美的沁人心脾。
先说说班级里这如同三月春日般灿烂的孩子。
经过上个学期的磨合,这个学期开学,大家再相聚一堂,没有了陌生的距离感,有的是短暂别离后的无数话语。
新一年的来临,孩子们也长了一岁。长大,不只是看起来变高了,还更懂事了,也更加明白了学习的意义。
“老师,今天的作业我已经完成了!”“老师,我的古诗已经背到了第几首……”“老师,我已经预习到第几课了……”每天,孩子们都在向我诉说着自己的学习收获。当然,瑕不掩瑜,班级里还是会有一部分同学需要再三督促。但是,这群每天来“报喜”的小百灵们也是我教学的动力。在孩子们积极报告自己的学习进度时,我总是会给予积极的反馈。“真的呀!太棒了!这个值得给你加上一分!”每当这时,我也会趁机督促其他同学,“泽泽,你也可以的,加油!”“小涵,你最近是不是忙别的事情了,进度有点儿落后啦,快赶一赶。”
每当这时,懂事的孩子们总会自己上进,努力追上甚至超越大家的进度。
再说说趁着三月的春光播散希望的研学活动。
每个学期的研学活动总是最令我头痛的事情。研学活动该干什么,怎样组织,确定什么时间,联系哪些场地,活动中会有什么情况。一切都得谨慎思考,摸索前进。
而这学期,在三月,有什么活动是比植树更有意义的呢?
想法来的突然,活动通知发的紧急。但是,同学们全都积极响应。只一天时间,我们借助县团委组织的植树活动,全班一起在浮来山脚下种下了三十四棵小树苗。
我一直记得,那日天空湛蓝澄澈,微风徐徐拂过。我们于这三月的春光中,一同翻开湿润的泥土,种下满载希冀的树苗,一起感受这阳光慵懒悠然,聆听花开的声音,记录下这个春天我们特别的收获。
提起春天,总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生机。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这是因为:春天是鸟儿婉转的歌声;春天是枝头绽放的蓓蕾;春天是泥土冒出的草尖;春天是山林吹出的清风;春天是细丝雨里的云笺;春天是万物苏醒的季节。
而春天的我们也像这春光般灿烂,也如这春花般艳丽,也似这春风般和顺,也将像这春天一样有着无限的希望。
春暖花开,昂首行迈魏淑芬
阳光,一丝一缕的洒落下来;柳枝,一节一节的抽出嫩芽;樱花,一朵一朵的绽放芬芳;竹叶,一片一片的迎风飞舞;春天,正一步一步的迎面走来……
想起上个学期来,仍然想用“鸡飞狗跳”来形容。总是在加班的路上,总是被时间追赶,于独自一人的夜晚,每每在怀疑自己。课,一节一节地上,但总觉得效果似乎并不是想象中那样。还好,新学期伊始,有了上个学期的一丝经验,有些事情我开始学会“未雨绸缪”。假期里提前备课,开学后就不显得那么忙乱;合理安排时间,事情就不会显得杂多。总算是在和自己的较量中,获得了些许成长。
与以前不同的是,我学会了带领学生“通课本”。在这学期开始,在教室批改作业的时候,听到搭档在学习新课之前,先带着孩子们顺了课本目录。这学期我们要学哪些知识,我们会有多长的时间来学习新课,让孩子们在学期开始就对整个学期有了大体的概念,这是好事。所以新学期开始,我就又从搭档那里学到了这一点。于是我会在学习新单元开始的时候带着孩子们读单元导读页,告诉他们,这一个单元我们要学会的是什么,需要达到什么目标;会提前根据新课的内容要求学生预习,并写出不理解的问题。
下册的第二单元是个阅读策略单元,大多是科普说明文,这一单元的语文素养就是练习提问问题,并试着解决。于是在学习第二单元的时候,我看到孩子们会在课本上写下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课文的旁边记下批注。经过上学期提问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很会提问题啦。而且我从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中,发现他们在不经意间已经抓住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这一特点了。于是课程进行的很顺利,我会在每节课找一位小主持来主持课堂,同学们会进行问题的提问,其他同学来解答。我不断的鼓励着孩子们举手回答问题,不断鼓舞着孩子们站到讲台上来表现自己……这一单元的课上得热火朝天,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
印象最深的有一堂课,一个同学举了一节课的手,小主持没有看到他举手所以没有叫他,课下的时候委屈的哭了。面对这个有些内向的孩子,我一边被他逗笑了又一边却也被孩子们感动着,多认真的孩子啊,端端正正地举手,安安静静地等待被叫起来。于是我和他约定好,下节课他继续勇敢的举手,我一定会叫他起来,这时他才抽泣着点了点头。下一节课他举了手,我叫起了他。尽管他回答的并没有那么完美,但是我还是夸奖了他。我觉得,虽然只是一次发言的机会,但这是他在进步的路上向前迈出的一步,需要被肯定。
于是我们在提问问题中了解了课文内容,在解答问题中学会了说明方法,在举手表达中锻炼了自己,也在单元整体学习中找到了些许的方法。看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我真心为他们感到高兴。
同样的,在这学期我也真正明白了单元整体的重要性。在一个单元中,所有的课程会有一个集中的目标指向,学习目标也在每一课中围绕单元语文要素中螺旋上升。在备课时也会更有方向,学生在上课时目标也更清晰,也会在预习时更有方向。
春风,一阵一阵拂面而过;桃花,一片一片绽放笑颜。窗外小雨淅淅沥沥,却仍带着丝丝暖意。春暖花开,这是我们的时代,我们必将迎着春风,昂首前行。
春天,一个承载着希望的季节青岛路小学孙永园
新的学期如约而至,对于这个学期,真是太开心了,总算,我们没有再次被新冠肺炎阻拦,又可以走到一起,拥抱新的每一天。
这个学期时间非常紧张,时间短,任务重,对于老师来说,每一节课都必须讲求效率,对于学生而言,每一分钟都要聚精会神,做到课堂高效化,这说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尤其是过完新年,心还在飞着呢,所以第一个月,收心工作的进行,可以说很吃力,但也很有成效。
从第一天开始,就正式上课,我们每一位任课老师都没有给孩子多余的懒散时间,开学第一天就进入了课程的学习,尤其是第一单元的每一篇课文,都十分重要,一开始孩子们还不适应这样的节奏,但我也想好了对策,中午适当地布置一定的作业,让孩子们时常把学习放在心上,一段时间过来,学生已经很快适应了这样的学习节奏,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新学期,新的定位很关键。其实上学期这一段时间的相处和观察,我发现班里的孩子个个老实乖巧,聪明有趣,他们只是缺少一个有效约束的人陪伴着。其实他们并不差,这一年,我们得到了很多奖状,不管是运动会,不管是计算机,不管是特色作业……这也让我有了新的定位,三年级八班,本质上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班级,那么新的学期里,就要对每一位学生有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一点,我把班里一些经常走神,上课不能全力以赴的孩子调到了最前面,他们整天在老师的眼皮底下,自然不敢放肆玩耍,也一定程度地提高了他们的课堂效率,最起码不让他们闲着没事干,这样长此以往,总会有收获的。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可爱的小插曲,比如学校配餐的脚步,悄然而至,这次我们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任务,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认真地准备着这次观摩活动的到来,而就在这段时间,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当要采访学生时,很难找出几个说话干脆利索的孩子,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我反思自己,是不是给学生上台表现的机会太少,是不是读书的时候没有及时纠正孩子们拖长腔的坏毛病?既然有问题在,就要及时纠正错误才好,首先从纠正读书拖长音开始,早读上我会时常提醒孩子不拖长音,快节奏地朗读也很能调动孩子们阅读的兴趣,他们非常愿意加入到这样节奏的朗读中来,或许很有成就感吧……
当然,最重要的还应该是让孩子勇敢地走上讲台,敢于表达,这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才有效果,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的孩子会越来越自信。
前几日,兄弟班级唐菲菲老师对我说,你们班的孩子需要多夸一夸,今天中午我去你们班表扬了张传禾几句,你们班的孩子都自发地鼓掌。其实我也知道,应该多表扬,但是自己班的孩子,总是忍不住对他们要求高,希望他们更好,所以表扬总是有限,我也反思了自己,就因为是自己班的孩子,更应该表扬他们,让他们感觉自己的价值无限,所以这几天我有意地表扬一些同学,希望自己的要坚持下去,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教师之路,对于我来说,真的是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发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愿意承认错误,就让我们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阔步向前吧!
计算教学反思陈妍
英国哲学家培根有句名言,数学使人严密,在严密的计算与思考中,学生的数学素养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计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学到的知识也许会消失,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思维习惯将影响他的一生。计算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今后的数学运算来说,是打基础的过程。
在一二年级学生已经进行过进行简单的口算和以及笔算学习。由于每个孩子的记忆里和思维方式不一样,他们的计算水平也各不相同,在进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孩子乘法口诀应用不熟练,在进行除数是一位的数的口算中,有孩子用乘法口诀计算需要从头开始捋,这样致使做题效率特别慢,出错率也比较高,还有的孩子记忆出现了错误,像二六十八,六九五十六等,发现这种问题后,我进行了补教补学,课上利用时间讲解乘法口诀的含义,课后让他们利用放学路队背诵乘法口诀,孩子们经过重新复习和背诵,加深了记忆,口算的正确率也提高了。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并利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来验算除法。
其实在疫情期间学生已经对不算除法进行了初步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教学中发现有部分孩子没有这部分内容的认知,无法将旧知迁移,学习本单元的笔算特别吃力,主要体现在算理不理解,无法将笔算过程和小棒图结合理解,笔算中的各部分的含义不理解,过程记忆出错。我发现这部分孩子大部分是新转来的孩子,还有在疫情期间上网课不积极,家长在疫情期间没有监督督促学习的孩子。没有基础再进行有深度难度的学习对于这部分孩子确实很难。我只好利用课下时间对这部分孩子进行单独辅导教学,有的孩子理解很快,经过几天的辅导已经能熟练进行计算了,但是还是有两个孩子老是不会,像在笔算÷3时,一个孩子是这样计算的:
百位上的4-3=1的1不写,另一个孩子不管算式是什么,所有的商每一个数位上都是1,这说明她完全不理解算理和算法。
经过和家长沟通交流发现效果不大,我继续利用课后时间再进行单独教学,又经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两个孩子对笔算除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虽然现在在计算过程中还是会犯错,但是能明显看出进步。在这一过程中我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在教学过程中太过于着急了,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同,接受新知的速度肯定会有差异,不要一刀切,让每个孩子在学习中都有理解消化的过程,有的孩子接受的慢,,对于这部分孩子一定要有耐心,不可急于求成,相信他们,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来学习他们肯定能掌握。
这一单元中还有一个教学目标: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增强估算意识,形成估算习惯。估算不是简单的四舍五入,也不是取简单的近似数,在实际运算中估算往往是有背景的,直观的,要结合具体情景中具体分析。估算也是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内容,有的孩子很容易就能理解,对于一部分难于理解的孩子,我就利用课上的时间让他们互相讨论交流,一道题一道题的进行,经过这样互相讨论学习,孩子教孩子,发现孩子对于本单元的估算内容掌握的还不错,比我预计的要好。
通过这一单元的计算教学,我发现要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首先老师就要在课下多下功夫,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学情需要进行必要的旧知复习,让孩子形成知识的前后关联体系。
其次讲清算法、讲透算理,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和掌握方法。在讲解算理算法时,要借助学具,像小棒,让孩子在动手摆、分得过程中充分理解算理。
再次,强化基本练习,收集错题、滚动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然后,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