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大清早,跟妞儿爹带着我妈去办理住院手续,去的太早了,还不到七点,直接去海边转了转。
也不知道整天忙些啥,为什么这么漂亮的海不能每天都来呢?其实每天在海边走半个小时,就足以排解掉心中所有的郁闷。
医院的人可真多啊,我妈做的是个小手术,住院区管得很严格,能自理的自己进去就行了,闲人一律不得入内,整个住院区搞得像个无菌舱一样。
有人说,青岛前海停泊的私家游艇,一大半都是医生的。
要说医护人员收入高是应该的,先不说上学的时间比普通的大学更长,关键是做医护人员可太不容易了,天天跟这么多病号打交道,每天工作强度那么大,收入高那都是人家应得的。
这些天看《你是我的城池营垒》,更觉得医生和警察是高危高难度高强度的工作,充满了危险性,能从事这些工作的都是得有很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人。
我是个心理素质挺差的人,很多时候一点儿小事儿就能把我搞得心理不平衡了。
这几天忙活我妈,也知道自己态度不好,但总也改不了,一看见我妈就有点儿气不打一处来的感觉。
也在心里扪心自问过很多次,生养孩子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要说养儿防老,我觉得那就是瞎掰,至少在我们家,我妈养了我们仨,至今也没有一个人愿意跟她一起生活,替她养老的。
我们家的孩子,实在算不上孝顺孩子,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轮到自己身上,才会知道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点别人容易,自己做起来是很难的。
我一直觉得妞儿爹家的孩子挺孝顺的,他家兄弟姐妹六个人,当年妞儿奶奶最初是在六家轮流住,正好每家两个月。
那时,我看着不那么受欢迎的妞儿奶奶每隔两个月就要被搬一次家,而且每轮到下一家来接的时候,不早也不晚,完全按照两个整月来接走,那时我还感叹说,养六个孩子有啥用?还不是一样逃不脱走马灯一样被换手的命运?
有时,妞儿有的姑姑不耐烦了,我还会在心底里看不上她们。
现在,我们家姐妹三个,做得比人家差远了。
让我妈在我们仨每家住上四个月试试?我感觉连四个星期都有难度呢,我姐压根儿就不露面,我妹现在又有了怀孕生子的新任务,让我妈跟我住?我感觉完全不可能,我也不愿意。
孝顺的孩子有吗?有没有那种一直都能对父母和颜悦色的子女呢?有没有那种父母虐我千百遍,我待父母如初恋的子女呢?应该有,但我做不到,也没怎么见过。
我曾亲眼看着妞儿姑姑们给妞儿奶奶吃鱼时,把鱼刺挑出来,是很贴心的女儿了,但有时跟她说话的时候,也会有不耐烦,大部分时候还都挺耐心的。
妞儿奶奶住院,妞儿爹每次都会开车回去陪护,他哥哥姐姐们也会排班,我觉得他们家都是挺孝顺的孩子。
但这样的一群孩子,妞儿奶奶就满意了吗?也并没有,只是不像我妈天天那么数落我们罢了。
妞儿奶奶有一次住院的时候,隔壁床的老太太有三个儿子,儿子们负责陪床,儿媳们负责送饭。
妞儿爹说,人家那老太太是真的有福之人,三个儿子可孝顺了,很多时候,三个儿子同时在床前嘘寒问暖,看得妞儿奶奶直接就酸了。
有一次,那个老太太一下子大便失禁了,而且事发突然,妞儿爹在旁边看得清清楚楚,老太太的儿子情急之下直接伸手去接。
妞儿爹看得目瞪口呆,说:“我真做不到,完全做不到。”
孝顺如果也有等级的划分,这应该就是最高级别了吧?
妞儿奶奶那几天看着隔壁床的老太太几个儿子这么孝顺的样子,酸了,也恼了。
妞儿爹说:“我老娘那几天跟我们说话声音特别大,特别不耐烦的样子,以前她很少这样。”
这可能就跟那些看人家秀恩爱的柠檬精差不多吧?恩爱是别人家的,孝顺是别人家的,有出息有耐心的孩子永远也都是别人家的。
在父母跟子女相处的漫长岁月中,可能很少有不犯错的父母,毕竟很多人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不知该如何跟孩子更好地相处。
就像我,现在虽然给妞儿当妈已经二十年了,但还是跟妞儿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估计妞儿以后想起我们来,心里一定也是有不满和愤懑的。
等我老了的时候,妞儿看到我一定也会是不耐烦的,对她爹估计能好一些,毕竟她爹对她的态度比我对她的态度要好一些。
在这漫长的父母子女相处的几十年里,一定有一些伤害即使历经岁月的流逝依然无法抹去,那些伤痕看着已经痊愈,但只要遇到合适的契机,它就会隐隐做痛,这种痛反映在子女身上,就是对父母的各种不满和怨恨,就像我姐无法原谅我妈一样。
那么我妈需要她的原谅吗?我妈自己不这么认为,我也认为还没有到需要原谅的地步,但我妈确实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好,甚至是不对。
在我妈看来,那么艰苦的生活下,能把我们仨平安健康地养大已实属不易,但就像父母对子女有期望一样,孩子对父母也是有期望的。
我姐这些年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看看别人家的爹妈,孩子结婚时给钱,或者买车买房,你给我们什么了?“
而对我妈来说,能把我们养大已经是她能力的最大值。
我心里对我妈也是有不满的,就像最近不知为什么我总会莫名地想起高中时最经常穿的那条黑色的运动裤一样。
那是一条质地柔软的裤子,因为颜色百搭,我就春夏秋冬都穿着,记忆里我好像就那么一条裤子。
穿的时间太久了,好像高中三年都在穿这一条裤子,裤子的屁股被磨得很亮,简直就像上了一层油漆一样锃明瓦亮。
对于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来说,正是爱美的年龄,后来这条裤子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就想,我妈,为什么就不能多给我买一条替换的裤子呢?
是家里已经穷得再买不起一条裤子了吗?并不是的。
我妈年轻时属于气质型美女,长得好看,人又时髦,即使四十多岁的时候,依然保持着很好的身材和气质。那时日子虽然紧张,但买衣服的钱也不是没有的,家里多余的钱都被她拿去给自己买衣服了。
她喜欢所到之处成为焦点,在那个绝大多数同学的妈妈都灰突突的年代,我妈每次去学校找我,都能成功引来老师和同学们聚焦的目光。
在八十年代初,我妈就曾斥巨资80块钱让一个她去上海出差的朋友帮她买过一件黑色的呢子大衣,那是一件方领,几粒扣子,直筒修身又质地良好的呢子大衣,很重的毛料,手感柔软又沉重,到现在我都能清楚地记得那件大衣的模样,即使放到今天穿,依然也属于永不过时的经典款。
八十年代初的80块钱是个什么概念呢?那时我们买下了自己家住的一套小院子,一共才花了块钱。
在我妈的理念里,小孩子是不需要穿得那么好的,她自己穿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那条被磨得油光锃亮的裤子,距离她买大衣已经大约是在五六年后了,那时家里的光景好了很多,但我们几个孩子穿的用的,却一直都是最低端的。
这些年我妹经常用一个词来形容我妈,说:“往好里说,那叫活得自我,说得难听些,那就是自私,从来都只管自己,不管孩子的感受。“
爱是什么?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情。
在我妈看来,她对我们的爱是最大公无私的,是掏心掏肺的,是竭尽全力的;但在我们看来,她的爱是先给自己的,是对我们有所保留的,甚至是不近人情的。
所以,我无法知道那些拥有孝顺子女的父母是怎么赢得孩子那种毫无障碍发自内心的爱的,他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也有过这种毫无障碍,发自内心的付出吧?
我们对我妈,之所以心里会有那么多障碍,可能是因为她真的曾经深深地伤害过我们吧?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关系里,血缘关系永远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可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处理不好跟自己亲人的关系呢?
我们对一个人的爱,并不是仅仅因为TA是我们的至亲,世间所有的爱都需要用自己的行动去赢得。
父母对子女的付出是无私的,是没有条件的,但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让父母失望,总是不那么靠谱儿,那么终归有一天,父母就会停止这种无谓的付出,谁还不知道省点儿钱,节省点儿体力和精力爱自己更好呢?
子女对父母的爱亦是如此,婴儿依恋自己的父母那是出于本能,但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TA一定能够感受到那些来自父母的爱,哪些是纯粹的,哪些是有条件的,哪些是先己后人的,哪些又是无理取闹的。
真的,如果一个人曾经伤害过你,那么,即使很多年过去了,这些伤害依然还是会像是打在墙上的钉子眼儿一样,可以修复,但永远不可能像没有钉过钉子的白墙一样。
我现在对我妈就是这种感觉,虽然也知道好好照顾她是我的义务,是必须履行的责任,但从心底里,对她就是亲近不起来。
我只要想想每次带她去我妹那里,就没有一次愉快的收场,我就够够儿的了。
或许很孝顺的孩子总是有的,但很遗憾,我不是。
*******我是小广告的分割线******
这次给我妈带了些吃的去住院,这老太太胃口好,我没有办法天天给她送饭,医院订了饭,医院开饭早,下午五点多到晚上睡觉,她肯定又得饿。
我妈喜欢吃蛋糕之类的点心,还喜欢喝各种糊糊,她晚上经常给自己加餐。
我妈健康的秘诀就是,想吃啥就吃啥,不限品种不限量,先满足自己要紧。
我给她从盒马下单买了不少小点心,喝的就给她带了葛根粉。
特别感谢给我寄野生葛根粉的叶子,这是她最近开发的新产品,我妈喜欢藕粉和葛根粉这些黏稠又透亮的糊糊。
看到叶子给我寄来的两罐葛根粉,我妈直接要求我给她带上一罐,说医院里有开水,冲一碗就可以直接喝,很方便。
我们在家煮了一锅,妞儿爹和我也都尝了,妞儿爹说:“嗯,就是植物根茎的味道。”
这种野生葛根粉,我和妞儿爹以前都没喝过,妞儿爹为此特意去百度了一下,发现葛根粉是个好东西,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和抗肿瘤的作用。
我妈经常喝葛根粉,都是我妹给她买的,我妹知道我妈喜欢喝这些糊糊。
医院,看到那么多人受到病痛的折磨,深感健康的重要,也不停地在心里提醒自己,好好吃喝好好对待自己,生活已经够艰难的了,只有保持一个好的身体才能继续跟生活作战。
有喜欢野生葛根粉的同学可以加叶子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