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常3-4天排便一次,腹胀,食欲不振,大便干燥,排便困难。
糖尿病患者便秘不但发生率高,而且后果严重:
便秘病人在用力排便时,其血压水平会在短时间内大幅升高,其收缩压可高达mmHg以上。同时糖尿病人便秘常导致:①血管破裂引起视网膜出血而导致失明。②心脏及脑供血不足,引起急性心肌缺血或脑缺血。因此糖尿病病人应把防便秘作为必修课。
那么糖尿病患者的便秘应该如何防治?
首先,便秘时在饮食中多吃些膳食纤维、多饮水、养成定时解便的习惯等。其次,可多食用水果缓解,但必须掌握时机以及数量。餐后血糖在11mmol/L以下可选用将水果的热量计入每日总热量之内,吃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可选择西瓜、苹果、梨、橘子、猕猴桃等含糖量相对较低的,而香蕉、红枣、荔枝、柿子、山楂等含糖量较高,尽量少吃。最后,严重的便秘可用一些缓泻药及胃肠动力药物。常用的有:麻仁丸、果导片、开塞露、比沙可啶肠溶胶囊、替加色罗。尽可能少用:番泻叶、三黄片、肠清茶……等。从中医药的角度,糖尿病便秘又该如何防治?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糖尿病患者并发便秘,虚证居多或虚实夹杂。少用苦寒泻下药物。1、气虚型便秘:粪质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便难排出,汗出气短,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治法:补气润肠。 方药:黄芪汤(黄芪30克、陈皮12克、麻仁10克、当归10克、白蜜15克。)2、血虚型便秘: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脉细。治法:养血润燥。 方药:润肠丸。(当归10g、生地黄30g、桃仁10g、火麻仁15g、枳壳10g)3、阴虚型便秘: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通便。 方药:增液汤(玄参30g、麦冬24g、生地24g)4、阳虚型便秘: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晄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得热则减,腰膝冷痛,舌淡苔白,脉沉迟。治法:温阳通便。 方药:济川煎(当归15克、牛膝6克、肉苁蓉9克、泽泻5克、升麻3克、枳壳3克)最后,刘教授根据自己的从医经验,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便秘给出了一个日常保健、防治的中药组合:铁皮石斛2g、当归3g、肉苁蓉3g。中医讲究治未病,糖尿病患者要防治胃肠道并发症还是要注意好日常的自我护理。在这次课程中,刘教授也就糖尿病患者胃肠道的自我护理给予了一些建议。首先,糖尿病患者要做到以下几条,这是糖尿病患者防治胃肠道并发症的基本要求。1、认真控制糖尿病,定期复查血糖,特别是餐后2小时血糖;2、注意保暖;3、稳定情绪:情绪紧张可以直接加快胃肠道的蠕动导致腹泻;4、加强锻炼。其次,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1、尽量少吃使胃肠胀气、排气增多的食物牛奶、豆类、减少小麦、土豆和玉米等淀粉样食物的摄入量,这些食物只能被人体吸收小部分,大部分要靠大肠内部的细菌代谢分解,从而使产气增多。不同的人对上述食物的反应不同,细心观察自己的排气量与进食不同食物的关系、从而避免胃肠胀气。2、炒菜烹调时适当加入姜、蒜、胡椒等调味品以减少排气。3、减少咖啡、巧克力、李子、梨、桃子、果脯、果酱等可能加快蠕动的食物的摄入量。最后,可尝试按摩进行日常保健:1、可以每天早晚在空腹时按摩腹部:左手在手,从右左顺时针,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从左到右逆时针按摩50次;可改善胃肠道的运动和血液循环;2、点按“内关穴”(腕横纹上三寸),“足三里”等穴位,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右加强胃肠有关的经络疏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