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潜血也叫便隐血,是指消化道出血、少量出血,但是大便的性状没有明显的异常改变,通过肉眼以及显微镜都不能证实有出血的现象。
超过50岁的人群中大便隐血阳性率约10%-25%,阳性者中肠镜检查可发现有20%-40%不同类型的息肉,为数较多的结直肠肿瘤和多种结肠疾病。
大便潜血阳性是化验大便得到的结果,指的是大便中含有血液的成分。而大便潜血阳性是一种不能轻视的问题,因为这多是发生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并且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加重后都可出现大便潜血阳性现象。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导致大便潜血阳性的原因:
01
消化道癌症
消化道癌症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并且这类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了,而诊断消化道癌症就需要进行大便潜血实验。临床中总结发现,有20%的消化道癌症早期患者会出现潜血试验阳性反应,病情处于晚期的患者潜血阳性率达到90%以上,并且多数患者呈现持续性阳性现象,所以大便潜血试验也是筛选消化道肿瘤的首选指标,如做这项检查发现阳性反应也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
FIRE
02
消化道溃疡性疾病
消化道溃疡患者同样会出现消化出血症状,所以进行大便潜血实验同样可出现阳性反应。而临床中常见的消化道溃疡性疾病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直肠溃疡、结肠溃疡等,一般来说,这些患者会同时伴随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异常等症状,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直接用肉眼发现粪便中的血液。
03
其它疾病
FIRE
其他常见的会导致大便中出现血液成分的疾病还有直肠息肉、痢疾、痔疮出血等,除此之外,如果消化系统内进入异物引起黏膜损伤,同样也会引起出血,从而导致大便潜血实验结果呈现阳性反应。
04
大便潜血化验的注意事项
大便潜血检查的前三天最好禁食鱼、肉、蛋、动物血、肝脏、牛奶和含有叶绿素的蔬菜,以及含有铁、碘、溴的药物等,因为这些食物和药物含有少量过氧化酶,会造成大便潜血检查出现假阳性,引起误诊、漏诊。
目前建议年龄25岁以上饮食排便不规节人群,最好每1年查一次大便潜血试验,如阳性需要进行肠镜检查,通过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扫码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