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鼾声,走廊一宿的声控灯就没关过!这是来自于病房声控灯的痛苦告白。
睡眠分期
1.REM--快动眼期
睡眠时,伴有快速眼动,强的神经活动,做梦,面部及四肢肌肉动作,呼吸快而不规律。
2.NREM--非快动眼期
非快动眼期又可分为睡眠一期、二期、三期、四期。
一期、二期为浅睡眠期。
三期、四期为深睡眠期,也即为良好睡眠期。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睡眠中断,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症,病情逐渐发展可出现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呼吸衰竭、心律失常和脑血管意外等。
诊断标准
在每晚7小时的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次/小时。
1.呼吸暂停:睡眠时口鼻呼吸气流完全停止10秒以上。
2.低通气:睡眠时呼吸气流强度(幅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伴血氧饱和度较基础水平降低4%以上。
3.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呼吸暂停次数/小时+低通气次数/小时
病因和主要危险因素
1、肥胖:肥胖可导致气道脂肪过度堆积和颈部脂肪压迫。多伴短粗颈,颈围与AHI呈正相关。
2、性别:男性患病者明显多于女性;
3、上气道解剖异常:包括鼻腔阻塞(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鼻部肿瘤等)、Ⅱ°以上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过粗、咽腔狭窄、咽部肿瘤、咽腔粘膜肥厚、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颞颌关节功能障碍及小颌畸形等;
4、家族史;
5、长期大量饮酒和/或服用镇静催眠药物;
6、长期重度吸烟;
7、其它相关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垂体功能减退、淀粉样变性、声带麻痹、其他神经肌肉疾患(如帕金森氏病)、长期胃食管返流等。
发病机理
1.呼吸中枢对各种不同刺激的反应性减低
2.鼻、咽部位狭窄
3.睡眠状态下上气道软组织、肌肉的可塌陷性增加
分型
①阻塞型(OSAHS):口和鼻无气流,但胸腹呼吸仍然存在;
②中枢型(CSAS):指口和鼻气流,胸腹式呼吸运动同时暂停;
③混合型(MSAS):指一次呼吸暂停过程中,开始出现中枢型呼吸暂停,继之出现阻塞型呼吸暂停。
疾病危害
1.对心血管的影响
(1)高血压病(2)冠心病(3)心力衰竭(4)心律失常(5)卒中;
2.对肾脏的损害:
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可有入睡前幻觉、无意识行为,入睡后肢体抽搐、痉挛等。
4.对精神系统的影响
(1)认知功能障碍:以注意力、集中力、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和短期记忆损害最为明显。
(2)精神障碍:其中以抑郁、焦虑、疑病等症状为著。
多导睡眠图(polysomonography,PSG):确诊SAS的金标准,判断类型,病情分级。
包括
1.二导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
2.二导眼电图(electrooculogram,EOG)、
3.下颌颏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
4.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
5.口鼻气流、胸腹呼吸运动、血氧饱和度、体位、鼾声、胫前肌EMG
治疗原则:
增加上气道体积及张力,减轻上气道通气阻力或建立旁道通气。
1、保守治疗
⑴一般治疗:
减肥: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减轻体重,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
调整睡姿:尽量采用侧卧位,可减轻舌后坠。
戒除烟酒,禁用镇静剂及安眠药,利血平可造成鼻粘膜充血,宜慎用。
⑵药物治疗:安宫黄体酮、肺达宁、抗抑郁药物丙烯哌三嗪及氨茶碱。
⑶鼻腔持续正压通气:CPAP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睡眠时通过密封的面罩将正压空气送入道。
主要作用是增加上气道的口径,减低上气道阻力;增加上气道肌张力,防止上气道塌陷;增加功能残气量,纠正低氧血症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基于二个目的
1.绕开睡眠时易发生阻塞的咽气道
2.针对不同的阻塞部位,去除解剖狭窄、扩大气道
①悬雍垂软腭咽成型术UPPP
②激光悬雍垂软腭成型术LAUP
③鼻部手术
④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成型术
由于其有创性及疗效有限,手术治疗的主导地位已被CPAP取代。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