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全国劳动模范、都昌县苏山乡中心小学教师徐斌为原型创作的微电影《蔓荆子》,在九江长虹影院举行首映式。
首映式现场
《蔓荆子》时长15分钟,讲述了都昌籍全国劳动模范徐斌,20多年来挂着尿袋坚守三尺讲台的感人故事,讴歌了广大劳模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有温度的精品力作。
点开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微电影《蔓荆子》
据了解,从今年6月起,演职人员克服经费不足、设备简陋、高温持续等种种困难,历经一个多月的拍摄创作后,一个有血有肉,身残志坚、乐观向上向善,受人尊敬的徐斌展现在了观众眼前。
开拍仪式
场景布置
道具准备
微电影拍摄中
精彩剧照
精彩剧照不屈的精神脊梁
——记全省优秀共产党员、都昌苏山中心小学教师徐斌
为让学生喝上干净水,他不幸致残;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让他在遭受厄运之后毅然重返神圣的讲台;二十三载教书育人,他身残志坚、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完美人生。他用一个基层共产党员的忠诚,丰富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江西省第十四届党代表、全省优秀共产党员、都昌县苏山乡中心小学教师徐斌。
12米井底的坠落信念从不移
徐斌出生在鄱湖之滨的小山村,乡村文化的落后使他从小就怀着当一名教师的梦想。年,17岁的他如愿以偿,从都昌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家乡的苏山中心小学任教,一心扎根山村小学,这一干就是20多年。
苏山人民永远忘不了,年那场特大洪灾,雷山小学几近遭受灭顶之灾,屋漏偏逢连夜雨,村小校长又遇车祸不能上班,学校急需派人接替负责人。当时的雷山村小交通不便,经费奇缺,谁都不愿去。当乡中心小学校长找到徐斌时,他毫不犹豫接下了雷山小学这副重担。大水未退,徐斌和其他老师一起摇着小木船到各村落走访,了解学生情况;交通不便就分班设点,上门送教;没有学费就采取分期交款或先由老师垫付;学校没有办公经费,徐斌拿出家中仅有的元钱投入。功夫不负有心人,9月1日,雷山小学在全乡率先复校,名学生,一个也没少。
年特大洪水后,为让学生喝上干净水,学校决定打井以解决师生饮水困难。可是,井掘到12米还没见水,施工队认为井下是坚硬的岩石,再往下挖就要多费用。面对学校经费捉襟见肘,徐斌决定下井探个究竟。可就在返回地面仅差1米时,绳钩脱落,徐斌坠入井底,厄运无情地降落到他身上。经医生诊断,徐斌腰椎压缩性骨折,脊髓神经损伤,大小便失禁,导致肾功能衰竭。医院两次下达病危通知书,后经全力抢救才脱离危险,但因神经损伤留下的后遗症却难以痊愈。这一年,徐斌才刚满21岁。
在坎坷面前,徐斌不甘屈服的人生信念从未动摇。他对前来探望他的同事说“不工作,生命就没有价值,活着就没有意义。腰椎虽然摔断了,但是精神的脊梁不能弯曲!”
23载讲台的坚守立德从不变
徐斌度过了生命历程中最艰难的半年,刚可以蹒跚行走和控制大便时,他立即向学校提出回校上课。年9月1日,徐斌重返讲台。当天上午第三节课前,他用手使劲挤压腰部和膀胱,强迫排清尿液,又在内裤里塞进一条毛巾,才走进了五(4)班的教室。没想到,上课不到20分钟,尴尬的事还是发生了。之后医生告诉他,带上医用引流袋,可以坚持40分钟。从此,他每天吊着尿袋来上课,由于病情复杂,有时打完针就去上课,有时上完课再去打针,其间因工作劳累导致肾功能衰竭,多次昏倒在工作岗位上。
重新站上讲台,徐斌深切体会到时间的宝贵,他要在人生价值的追求中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徐斌教数学课,并不生搬硬套。收稻子时他让学生们算算家里有多少亩田,收多少谷子,平均亩产多少粮;收油菜了,他要学生计算斤菜籽可产多少油。为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他在数学课中设置“今天我当家”、“数学情景剧”、“探索无极限”等情境教学环节,把有点枯燥的数学课变成了孩子们喜欢的游戏。
年徐斌参加全县首届说课竞赛,获得一等奖。他还抽出时间为同事确立研究课题,为青年教师进行说课指导,有时徒步几公里山路到其他学校进行示范教学。为不断充实自己,徐斌通过自学取得大专和本科文凭。他注重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撰写的《在数学课中创设生活情景的思考》等多篇论文在市级以上教学刊物上发表。
年元月,徐斌被提拔为苏山中心小学副校长。尽管事务繁忙,他仍然坚持深入教学一线,在小学数学教学园地里孜孜求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爱着学生。只要学生有困难,他总是尽力帮助,没钱交学费,他先垫上;没有本子用,他掏钱买。尽管治病开销大,但他仍每年花上数百元自费订阅十多种报刊,供学生课外阅读。学生有什么心事,都愿找徐斌谈。有的学生甚至步入社会,仍给他来信感恩。每年“六一”期间,他都拿出部分工资对孤残儿童进行帮扶。年,徐斌拿出元成立爱心助学启动基金,并先后带动社会各界捐款2万多元,让更多孩子享受人间的大爱。年春节前夕,正在生病住院的徐斌从工资中拿出元,委托同事送到24名特困学生的手中。
徐斌结合农村实际,摸索出周末道德实践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每到周末,他精心设计一个道德实践题。比如给父母洗一次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等,通过一件件细小的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徐斌在学生中推行“四个一”工程:即每日行一善;每星期读一篇感人的文章;每个月对一个典型事件进行集中讨论;每学期搞一次规模较大的慈善义举活动。每学期他都组织学生拾捡易拉罐等,将所得钱款赠给灾区和乡敬老院,让学生从中体验爱心教育。
当有人问及徐斌面对生命的考验为什么还在无怨无悔的坚守时,他回答:“我只是做了一个党员应该做的事。我是农民的儿子,没有什么高追求,更没有高薪收入,在三尺讲台立德树人是我的天职。”
只尿袋的更换初心从不忘
年是徐斌人到40的不惑之年,从年吊着尿袋重还讲台到如今,18年来徐斌已更换了余只尿袋。徐斌的身体状况一年不如一年,每年都要住院两三次。住院期间,他的心里总在牵挂着孩子们,住上十多天后,总要主动要求出院,回到学生身边。看到学生期盼的目光,灿烂的笑脸,就是对他最好的慰藉。只有每年暑假,他会安心地听从医生的安排,入院治疗一个多月。
徐斌对工作精益求精,从不懈怠。近年来他分管学校的综治安全工作,多次受到全县表彰。苏山中小地处苏山石材工业园区的主干道旁,学生交通安全压力大,徐斌在当地政府和派出所的支持下,采取专项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保证学生上学、放学的安全。他在实践中总结出农村学校综治安全管理模式,着力健全学生的日常安全行为规范和教师的一日安全工作流程规范,全县学校综治安全培训班上徐斌被邀请介绍成功经验。
徐斌有不变的教育理念“因人施教,常教常新”。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徐斌近年来一直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好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