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二胎产后妈妈被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和便秘困扰,产后42天复查时发现子宫轻度脱垂,还出现了走路阴道吹气,每天需要依赖卫生巾和开塞露,甚至因此产生了产后抑郁。
后来到温医大附一院产科盆底康复中心,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便秘等症状消失,她高兴地说:“我再也不用垫着卫生巾出门,再也不用依赖开塞露了。”两个疗程后,子宫脱垂恢复,抑郁症状消失了,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整个人也变得自信起来。
在中国
每3位成年女性就有1位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
45岁以上的女性
几乎每2个人有1个人患尿失禁
除了会“笑尿”
咳嗽、打喷嚏、搬重物、跑步等情况
她们都有可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尿意
到底为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原来,是人体内的这块“弹簧床”
变。
松。
了。
它是骨盆底部的肌肉群
像“弹簧床”一样
维持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的正常位置
还控制着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的紧缩度
增加性生活的快感等生理活动
肥胖、做盆腔手术、绝经……
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弹簧床”变松
其中,怀孕生娃
是让盆底肌受损的主要原因
而且生得越多
越容易造成损伤
尤其是顺产
由于胎儿是经阴道出生
会对盆底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这就使得顺产之后的女性更容易出现漏尿
但请记住
不管是顺产还是剖宫产
因为怀孕和分娩对盆底的影响
均会使得产后女性容易出现漏尿
女性在妊娠期随着胎儿的慢慢长大,盆底肌肉持续受压会逐渐失去弹性,加上分娩对盆底肌肉及韧带不同程度的损伤、撕裂,无法将器官固定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功能障碍。
由于妊娠和分娩对盆底的损伤,产后很多妈妈们很多都会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体表现为产后阴道松弛,咳嗽、打喷嚏、大笑漏尿,子宫等盆腔脏器脱垂,还会出现性冷淡、性交疼痛、无高潮,大便失禁,便秘和盆底痛等等。
很多人年轻时不重视
老的时候才意识到
这病给自己带来多大不便
身体常常有异味
自卑、焦虑、抑郁就算了
还有可能有
阴道炎、盆腔炎、性生活不和谐等
因此,有些人就算还没症状,也要特别注意:
45岁及以上中老年女性(雌激素减少影响盆腔功能)
长期坐办公室的白领(因为盆底肌长期缺少锻炼)
性生活频繁的女性
经常干重体力活的女性
长期咳嗽、便秘的女性(会增加腹部压力)
肥胖的女性
那又该如何预防呢?
多数人可以通过凯格尔(Kegel)运动
(用大白话说,就是缩紧肛门的动作)
改善盆底肌松弛的问题
Step1:找到盆底肌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尿尿的时候突然憋住
感觉到收缩的那块肌肉就是盆底肌
Step2:排空膀胱
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坐着或躺着
Step3:收缩盆底肌
平稳呼吸的同时
收缩阴道、肛门和会阴
每次收缩3-5秒、放松3-5秒,
随后逐渐增加到收缩10秒、放松10秒,
重复时间10次-30次为一组
不过,也有不少人不能轻易找到盆底肌,因此还是建议产医院进行盆底电刺激治疗,通过电刺激触发本体感受器,加上生物反馈,让盆底肌从被动收缩变成主动收缩。产后6个月内是盆底肌功能恢复的“黄金时期”,产后42医院做一次全面专业的盆底功能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和训练。
温医大附一院产科盆底康复中心日均治疗产妇40余人次,年平均治疗总人数余人次,越来越多的产后妈妈从盆底康复中获益。
凡在盆底康复中心通过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的患者,经过1-2个疗程后,多数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在3个月内治愈率达95%以上,盆腔脏器轻度脱垂也明显环节,便秘需要依赖开塞露者能做到自主解大便,产后阴道松弛治疗效果更佳。
为了帮助产后妈妈们解决更多产后难题,我们在产后盆底康复项目的基础上,新增了解决腹直肌分离,乳腺疏通,产后尿潴留等项目,让产后肚子无法收缩、奶水不足、产后尿不出等问题的妈妈们早日摆脱各种问题的困扰。
温馨提示:温医大附一院在新院区、公园路院区均设有产科门诊与产后盆底康复中心
新院区:门诊1号楼2楼A01
公园路院区:产科中心一楼4号诊室
关爱产后女性,
幸福生活从盆底康复开始,
让我们一起
为健康、美丽、自信而努力!
来源:产科
文字:胡盛洁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
编辑:叶张翔
审核:薛晓方
温州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