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市发展使热岛效应加剧,高温难忍
合肥,一座位于内陆的城市,其纬度较低,气候较为炎热。长时间的高温炙烤,不仅给居民带来不便,对城市建设也造成了不利影响。合肥的城市发展越好,就意味着热岛效应越严重,高温难以忍受。
武汉:山包围湖泊,水汽蒸发几乎无法散热
武汉,坐落于江汉平原中,是一个有很多湖泊的城市。湖泊使得水汽蒸发几乎无法散热,而周围环绕的山峦,又使得热气无法通过对流等方式迅速散出。为了缓解这一状况,武汉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人工绿化等,但其效果有限,高温持续不断。
长沙:曾一度排名第一,夏季闷热潮湿,5°C以上天数较多
长沙曾在年和年两年中排名火炉城市第一名。如今虽然排名降低,但5°C以上的天数仍相当多。由于周围山峦围绕、湖泊众多等原因,长沙夏天时常闷热潮湿,给居民出行和生活都带来很大困扰。
济南:盆地地形,平流层很难得到对流,天气多为高温
济南虽然是一个“中性地带”的城市,但天气平均来看,往往是以高温为主。整体来看,济南是一个盆地地形,平流层很难得到对流,地表一百米左右的平流层内温度一般较高,致使当地夏季气温几乎一直保持在5°C以上。
南昌:雨季季风被山峦拦截,热气难以流通
南昌经常被雨季所困扰,但其实南昌应属于湿润的季风气候。由于市区被三面环山,因此带走热气的季风难以流通。加上高温潮湿,夏季的南昌常常让人感受到像坐在蒸桑拿里一样的体验,炎热难耐。
海口:受地理位置和建筑影响,热岛效应较为明显
海口不仅是一个宜居的海滨城市,同时也是一个比较热的地方。盛夏时节,虽然海风会带走部分热气,但由于其地理位置在最北端,导致无法彻底散去热气。在此基础上,当地建筑和车流量又较大,更进一步加剧了热岛效应,炎热难耐。
西安:河谷地带聚集热量,夏天比南方城市还要热
西安位于河谷地带,海拔不高,而周围的山和高原形成聚热的特征。夏季温度高达6°C,且相较于很多南方城市,其夏天来得更早,居民生活着实不易。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地处“花果山”的位置,经常有猴子跑到市区里瞎逛调皮,为市民和游客增添了一份乐趣。
杭州:地形地貌使得城市热量不散
杭州具有微山湖平原地形,缺乏当地河流的冲刷侵蚀,同时杭州翻身山系阻隔了冷空气南下,东海的暖湿气流无法在此挥洒。因此,热量难以通过空气流通逸散,城市内部的热岛效应十分明显,15天以上的高温天气让人难以忍受。
福州:山多凉爽之处少,昼夜温差大
福州别号“东南福地”,气温也不逊色于南方城市:夏天时最高可达7°C。冬天晚上气温低至24°C。虽说高温天气不是很多,但还是让人着急。福州市山多凉爽之处少,加上住房密度高,呈现出“热度高、凉爽处少”的特点。
重庆:地形使城市热气无法排散
重庆是一个地势相对较低的盆地型城市,四面环山,城区内难以排散热气。由于重庆的人口众多,还有大量高楼大厦,自身产生的热量更加复杂。每年夏天,高温不断,成为一个被广大游客所诟病的“火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