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还没来得及立新年flag,疫情就已经强势席卷而来。年前辞职的一部分人,年第一季度的职业规划,从“找工作”变成“家里蹲”;学生党从“学英语、找对象、保护好发际线”等雄心壮志变成了简单的“活着”。除了身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忙得飞起,再加上不得不返程去公司办公的人士。全国现在闲着的人,仍算大多数。2月5日,58同城发布疫情期间全国复工状态解析,数据显示,全国84%职场人现阶段处于未开工状态,目前复工率最高的行业是外卖员、司机和家政保洁,待复工比例均为50%。在这里,向他们致敬!有人会说了,除了医务人员,其他人也是拿工资办事,有到需要致敬的程度吗?理倒是有理。但有句话说得好,“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想想,现阶段在家里的我们能够享受到部分服务,得感谢他们的付出。再想想自己,除了待在家里没有乱跑算是做贡献之外,这个春节,除了刷手机、吃东西、睡觉,什么事都没做。他们确实值得敬佩。几天没出门,虽然避免了染病的风险,自己倒也成了“把自己隔离在毫无意义的生活里”的病人。在家的这么些天,作为一个轻度“社交恐惧症”患者,我过得很安逸。没有了以往春节各类亲戚的拜访、寒暄,也没有了在深圳的那种紧张和焦虑感,感觉轻松很多。平时嚷嚷没时间看书,没时间梳理自己的计划,这段时间有空,还是没有做。不让出门,就变成了一天24小时刷微博,整个人还变得惶惶不安。那些“把那些时间节省起来,把自己平常没时间看的书读了,单词背了,课程听了”的誓言,彻底被睡魔打败。在春节这样的日子里,很多人形成的潜意识就是:春节就是用来放松、休息的。当然,这么想绝对没错。忙活了一年,到了年关总得休息一下吧。但是“无法出门的春节”,却也算个停下来,自我思考的机会,我却没有好好珍惜。现在回想起这么些天的日常,说实话,我害怕过这样的生活,只想早些回到深圳。我同学问我,“你们公司不是可以远程办公吗,为什么急着回深圳?留在小城,人员流动少,安全些。”确实,如他所说,我的乡村人员流动少,乡村广播一天到晚放疫情消息,路堵了,桥堵了,各类防疫措施做得非常完善。此时此刻,算是安全。而深圳,虽然措施也很完善,奈何人员流动太大,病例已经突破+。我回他,“去深圳也是待房里,不会外出,也安全。”照往常,自己心里对小城市是有偏爱的:大城市消费高,生活节奏快,房价高得令人发指;小城市压力小,人际关系简单。虽然工资不高,但大城市带来的焦虑和压迫感,也小得多。每每在大城市呆久了,我就格外思念小城市,既可以享受安逸舒适的生活,又可以追求诗和远方。但现在,我改变主意了,大城市才更适合我。不是舍不得大城市的繁华和便利,也不仅是留在大城市更容易把握机会,实现自己。最主要的原因,是想让自己有一点冲劲儿,保持适当的焦虑感。是的,焦虑不是一件好事,会让人失眠,会让人脱发。但是安逸,让我不想看书,赖床,没心思工作。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都是在内心做了很大的“牺牲”,离开了暖和的火炉,去书房写的。手指冷得发颤,一边敲字,一边心里在想,再这么堕落下去,可不得了。《月亮与六便士》里,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本是一家证券公司的职员,生活得平平淡淡。但他开始去巴黎学习绘画之后,生活变得跌宕起伏。即使生活质量从此一落千丈,他也并不在乎,为了买一些颜料,平时基本的温饱都满足不了。即使生活再艰苦,但乐在其中,他仍然很幸福。很多时候,理想和生活是冲突的,只追求月亮你可能会饿死,只追求六便士,感觉看不到生命的尽头。早上收拾行李箱的时候,电视上播着这么一则消息:疫情当前,广东省市人大代表也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ianshijinzk.com/dbsjzb/17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