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进入冬季,各大养殖户就要注意了,猪场管理若是没做好,可是容易引起猪病的高发!那么冬季猪病高发要怎么做?常见的有哪些?怎么防治呢?
猪流感
猪流感(SIV)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急性、群发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多发于秋末、冬季、春初等季节,常因气候冷热骤变、白天夜晚温差较大、环境条件较差、猪抗病能力下降等时容易爆发。其特征是突然发病,迅速传播并蔓延全群,在其发病期间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困难等。猪流感症状:
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潜伏期为~7天,病程1周左右。病猪发病初期突然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常横卧在一起,不愿活动,呼吸困难,激烈咳嗽,眼鼻流出黏液。如果在发病期治疗不及时,患病猪容易继发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伪狂犬等其他疾病,使疾病混感更加复杂,死亡率增加。
猪流感的防控措施:
1.强化猪场管理,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工作,定期对猪舍及猪群进行有效消毒,加强猪场猪流感疫病的监测及诊断等工作;
.做好药物保健,在季节变化及深冬包括台风来临前给予猪群饲料添加中药及饮水添加电解多维做好预防保健。
3.构建猪流感防疫制度,国内首个猪流感二价灭活疫苗自上市以来,深受市场欢迎,尤以存栏较大的规模猪场,高效猪流感疫苗的需求明显,使用疫苗做猪流感主动预防,化被动为主动,降低猪流感发病几率,降低劳动强度和药物使用。
4.坚持对症治疗,一旦发生疾病,果断采取综合性措施降低发病损失。应用抗生素减轻细菌性并发或继发感染,如黄芪多糖+林可霉素、双黄连+氟苯尼考+磺胺间甲等中西结合使用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猪喘气病
猪喘气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是在秋冬季节和天气变化明显时高发,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患猪如果不及时治疗,出现食欲下降、生长迟缓,造成机体抗病能力下降,特别是在与猪瘟、圆环等疾病混合感染时,发病严重造成重大损失。猪喘气病临床症状:
本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咳嗽和气喘,根据病的经过可分为急性、慢性和隐性三种类型。
急性型:常见于新发本病的猪群,尤以怀孕母猪、仔猪多见。病猪体温正常(伴有继发感染时可升至40℃以上),精神不振,很少走动。呼吸增数,张口喘气,呈腹式呼吸或犬坐姿势。一般咳嗽次数少而低沉。
慢性型:常见于老疫区的架子猪、育肥猪和后备母猪。早、晚吃食后或运动时发生咳嗽,严重的连续痉挛性咳嗽。咳嗽时,站立不动,背拱起,颈伸直,头下垂,直至咳出分泌物咽下为止。随着病程的发展,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表现呼吸次数增加和腹式呼吸。体温一般仍属正常,体态消瘦,发育迟缓。
猪喘气病综合防控:
1、坚持自繁自养,积极推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若需外购,进场后应先隔离饲养,淘汰感染阳性猪,建立健康猪群。不同用途的猪只应隔离饲养。争取做到同日龄或相近日龄的猪只全进全出,完善出栏后的空舍时间和彻底的消毒制度;
、加强饲养管理,猪圈保持清洁、干燥、通风,勤打扫,防寒保暖,避免过于拥挤。加强通风和消毒减少尘埃,人工清除干粪降低舍内氨气浓度,以减少舍内氨气味和粉尘对呼吸系统的刺激;
3、断奶后10~15天内仔猪环境温度应为6~8℃,保育阶段温度应在4℃以上。转群后注意调节温度,预防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激,对猪群进行定期驱虫;
4、同时注意防止猪群过度拥挤,尽量减少迁移,降低混群,避免饲料突然更换等应激。
5、免疫,建立健全猪场的免疫计划免疫要切实到位,特别是猪瘟、圆环、伪狂犬、支原体等疫苗的免疫计划。
治疗;发病猪及时隔离,使用泰乐菌素+多西环素+麻杏石甘散拌料治疗,严重的配合呼吸道针剂肌注。定期预防可使用泰乐菌素+麻杏石甘散拌料连用7天。
、
仔猪黄白痢: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哺乳仔猪传染病。它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以10~30日龄仔猪的发病率最高,严重制约着养猪产业的发展。该病的发病率较高,给养猪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仔猪白痢临床症状:
1、仔猪黄痢
水样稀粪,黄色或灰黄色,内含凝乳小片和小气泡。病猪口渴,吃乳减少,脱水、消瘦、昏迷、衰竭。
、仔猪白痢
仔猪突然拉稀,同窝相继发生,排乳白色、灰白色或淡黄白色,腥臭、糊状或浆状粪便。仔猪精神不振,畏寒,脱水,吃奶减少或不吃,有时见有吐奶。一般病猪的病情较轻,及时治疗能痊愈,但多因反复发作而形成僵猪,严重时,患猪粪便失禁,1周左右死亡。
仔猪白痢防治措施:
1、做好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为母猪提供优质、全面的饲料,母猪哺乳期间不随意改变食配方或更换饲料;禁用高能量饲料,防止喂发霉变质饲料,保证分娩舍适宜的环境。仔猪出生后,给母猪喂服司诺散(止痢散),净化乳汁,可有效预防仔猪腹泻。
、加强仔猪管理仔猪出生后,注意保温,这是预防仔猪黄白痢的关键措施,仔猪小环境保持在30-3℃,出生前4-7d温度控制在8-5℃,出生8-30d温度控制在5-℃,尽快让仔猪吃到初乳,迅速使仔猪获得母源抗体,以提高机体的被动免疫力;3日龄肌注铁制剂,有效预防仔猪缺铁性贫血,5日龄给仔猪饮用干净的饮水,7日龄开始补料,及早锻炼仔猪胃肠功能。
3、药物治疗原则:抗菌、止泻、去湿,结合物理条件的改善。
为了避免冬季的猪病,要这么做才行呢?
冬季温度较低,饲养环境相对严酷,猪场的消毒工作不容忽视。日常的猪场消毒是最重要的防疫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一、环境消毒。
主要指场内的交通要道、大小路径和圈前圈后的消毒,可使用%的火碱或0.%~0.3%的过氧乙酸进行高压喷雾消毒,正常情况下每月消毒两次。消毒池的消毒猪场的各类消毒池统一用%~3%的火碱水,每隔3天~4天更换一次,但要始终保持池内有适量的消毒液。另外为防种猪群蹄病,消毒池内可使用l∶80的消毒液,或者二者交替使用。出入猪舍的人员必须经消毒池进行鞋底消毒。
二、兽医防疫人员出入猪舍消毒。
1.兽医防疫人员进入猪舍必须在消毒池内进行鞋底消毒,在消毒盆内洗手消毒。
.出舍时要在消毒盆内洗手消毒。
3.兽医防疫人员在一栋猪舍工作完毕后,要用消毒液浸泡的纱布擦洗注射器和提药盒的周围,进行鞋底和手消毒后方可进入另一栋猪舍。
三、全进全出空栏消毒。
1.首先要彻底清除栏圈内的一切粪尿、污水和杂物。
.用高压喷水枪由上至下彻底冲洗顶棚、墙壁及栏架等。
3.待水干后用过氧乙酸或甲醛或用%~3%的火碱水彻底冲洗。经过10小时~l小时后,再用清水彻底冲洗栏圈地面,待干燥后,再用0.%~0.3%过氧乙酸或1∶的消毒威喷雾消毒。
四、消毒。
1.种猪、后备猪舍每周消毒1次;产房每周消毒1次~次;保育舍每周消毒1次~次;育肥舍每周消毒1次。如果发生疫情,消毒次数可适当增多。
.手术刀、手术剪、缝合针、缝合线可用煮沸消毒,或用70%~75%的酒精消毒。注射器、针头必须煮沸消毒。
猪网头条往期回顾“吸毒仔”养猪创业?从一头母猪开始繁育,如今赚翻了!
大量现场图曝光!拆除复养猪场、新建猪场共计8户,为何?跌势收窄?猪价跌出34元/公斤关口,却有人购入头种猪太可怕!河畔惊现死猪!已确定感染病毒?行情反常?猪价“塌方式”下跌,业内却看好猪价?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添加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