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脾胃类疾病确实给许多朋友造成困扰,我今天给大家详细汇总一下关于慢性脾胃疾病的治疗。
其实慢性胃病已经是困扰现代人的一个很大问题了。为了方便理解我用中医和西医两种思路给大家讲。首先介绍一下胃,因为只有在中医治疗思路里面才用到脾,西医临床的治疗中,胃病是和脾不挂钩的。为什么要介绍胃,因为介绍了胃之后,我们才能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胃酸、烧心、胃疼、胃胀、嗳气、打嗝、消化不良、没有食欲等等症状。
其实慢性胃病已经是困扰现代人的一个很大问题了。
胃在解剖学上分为四层,靠近最里的,也就是说和食物能够接触的这一层叫做粘膜层;粘膜层往外,给粘膜提供营养物质的这一个层,叫做粘膜下层;粘膜下层再往外就是肌肉层,也叫肌层。因为胃要蠕动,它需要肌肉给它提供运动的支撑;再往外一层叫做浆膜层,作用是使胃和其他脏器不进行黏连,所以需要一个浆膜层进行隔绝。以上就是胃的四层的解剖结构。胃黏膜上有胃壁细胞,胃壁细胞就分泌胃酸,胃酸其实就是盐酸。没有胃酸不能消化食物,但是胃酸分泌过多就会出现烧心。
胃在解剖学上分为四层。
关于胃炎,一般情况下分为四大类,第一个就是浅表性胃炎,也就是说黏膜有个充血有个水肿之类的,这就是浅表性胃炎;再有就是糜烂性胃炎,也就是说胃黏膜有一定的小出血点、小得糜烂面等等,就叫糜烂性鼻炎;还有一种是溃疡性胃炎,就是说胃黏膜有溃疡了,甚至到了胃的黏膜下层,有的会穿过肌层透出浆膜,这种情况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胃穿孔。还有一类胃炎和这三类胃炎是有区别的,前面这三类胃炎统称为非萎缩性胃炎,也就是说还有一种胃炎叫做萎缩性胃炎。关于胃炎,西医临床上就大概就分这四大类。
关于胃炎,一般情况下分为四大类。
下面说说胃酸是怎样导致的,胃酸困扰了太多的人,胃酸的症状主要就是胃部有灼热感,有的甚至能到嗓子这个地方、食道这个地方。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就是胃酸分泌过多,超出了胃黏膜的承受力或者说胃的蠕动功能出现了紊乱。导致胃酸不往肠道里面排,而是经过胃上口的喷门进入到食道,甚至进入到咽喉部,从而出现了反流性的食道炎或者说咽炎。有的时候胃酸分泌量是正常的,但是胃黏膜有破损了,也不能承受正常量的胃酸的侵袭,而出现胃酸、灼热的感觉,甚至疼痛。这种情况下疼痛的原因主要就是胃酸刺激了胃粘膜下层甚至肌层,导致胃部痉挛。或者说刺激了胃下神经而出现疼痛的感觉。这也就是出现胃疼的原因。好多胃病朋友还有打嗝症状,那么打嗝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就是胃蠕动紊乱。正常情况下胃在吃下食物去之后,它是节律性蠕动,把食物排到12指肠进入小肠,再进入大肠、进入直肠一直排下去,但是要是说肠道有了梗阻,或者说胃本身功能紊乱而导致节律性的运动出现破坏,就容易打嗝、胃胀、蠕动差等症状。有的时候受寒之后还会出现急性痉挛,当然也可能是其它不良刺激引起来的急性的胃部痉挛,出现那种暴痛,这种情况一般是实症,隐隐作痛的一般情况下是虚症。有的人还会经常没有食欲,其实也是因为胃肠功能不好,胃部没有正常的排空,所以说他对进食没有什么正常的反应。
胃酸分泌过多,超出了胃黏膜的承受力或者说胃的蠕动功能出现了紊乱。
下面说怎样调理,怎样对症治疗刚才我们说的这些情况。治疗胃酸,第一个就是中和胃酸的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小苏打,酸碱中和。当然了小苏打现在很少用了,像盖胃平、胃舒平就是这一类的。还有一种就是保护胃粘膜的,大家都知道像利珠得乐、现在的果胶铋就是胃黏膜保护剂。作用就是在胃黏膜上方形成一个保护,让他和分泌完出来的胃酸进行一个隔绝,和食物也有一个适当的隔绝,对胃黏膜进行保护。第三个,抑制胃酸分泌的药,抑制胃酸分泌的药有两种,一个是H2受体组织剂,代表药物西米替丁、雷尼替丁,现在最常用的大家都知道就是质子泵抑制剂,代表药物奥米拉唑、雷贝拉唑。这都是大家常用的药物。这就是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中和胃酸的治疗药物。还有一个就是增强胃肠蠕动,增强胃动力的。现在都不苔提倡这个了,但是以前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的吗丁啉,也就是多潘立酮片,因为胃要是正常的排空,胃酸会迅速进入肠道而不会对胃黏膜造成过多的损伤。这就是增强胃肠蠕动的药。再有就是益生菌,现代流行的一种益生菌,主要作用就是补充肠道内的有益菌群,恢复正常胃肠的环境以及对食物的消化,最后还有一个,就是杀幽门螺杆菌的药物。现在有的人非常注重这个事情,幽门螺杆菌容易复发,我的临床经验是,经常吃生大蒜也会有效。治疗突然性胃痉挛的药物,就是阿托品类,也可以说有一种药叫碘茄,就是缓解胃痉挛,让胃痛迅速缓解。
西医临床上治疗胃病的药,无外乎就是这几种。
在这个地方和大家提醒一句,胃镜做的诊断分型,和真正治疗的症状有时候并不画等号。有很多人症状非常重,但是胃镜检查就是一个浅表性胃炎,但是有的患者的病其实已经很严重了但是他这个症状并不明显,这里面和个人体质还有精神因素有莫大的关系。西医治疗胃病主要是对胃黏膜起到一个充分的保护,让胃自我恢复,并不能把脾胃功能给调理正常,这就是西医对胃病治疗的一个不如中医的一个地方。当然我这个地方没有说中西医谁好谁坏的意思,只是单就某一个疾病来讲,两种治疗体系的优势和劣势。
下面我就给大家说说中医对胃病的调理,中医里面就要讲脾了,因为中医里面脾和胃是在一起的,中医的优势是,不单纯性的能够把症状制止,还要根据寒热虚实来调补脾胃的正常功能,有好多脾胃类疾病它本身和五脏六腑有明确的关系。中医用宏观的理论来恢复五脏六腑的正常功能,从而把慢性脾胃类疾病全部调到功能正常,这就是它的优势。只要是辨证对症用药,药品质量有保证,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中医的优势是,不单纯性的能够把症状制止,还要根据寒热虚实来调补脾胃的正常功能。
在这里再给大家做几点提醒,慢性脾胃类疾病为什么容易复发?第一个,把症状消除之后,你没有认真的保护你的脾胃,还是和以前的生活习惯一样,就会导致复发;再有就是调理的时间不够会复发;再就是自己精神因素作祟,消化道的疾病其实和自我精神的因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影响很大。导致脾胃疾病还有个原因就是颈椎病,包括胸椎病、腰椎病。也就是整个后背脊柱的问题都会影响内脏神经功能的紊乱,进而影响到脾胃消化,尤其是胃酸,好多患者胃酸相当于严重,但是做了胃镜,每次做都是浅表性胃炎,其他症状也不重,就是反酸的严重。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是不是颈椎不好。中药西药效果都不好,但是两个后背发紧发酸,颈部不舒服,这个时候一定要考虑颈椎病。这个类型的反酸非常常见,所以关于脾胃类疾病,大家一定得注意自我保养。糜烂溃疡、萎缩这些单纯性自我调理不好的,建议大家对症进行中医或西医的调理,我的建议,溃疡性的、糜烂性的这些胃病,应该中医和西医结合对待治疗效果会更好。
关于脾胃类疾病我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这么多,祝大家身体健康。
更多精彩
胃食管反流病的用药问题,发病原因及生活指南
脾胃气虚引起的胃下垂,配穴:中脘穴+气海穴+三阴交穴
怕风、怕冷、怕凉?身体不同部位寒冷,调理方法不同,必须知道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新药头部白癜风用什么药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