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德
仅在近半个月内,新闻报道已有4起因将孩子留在车内最终导致高温中暑死亡的事件发生,关于儿童车内高温的注意事项已在《儿童车内热死事件再发!为何悲剧不止?》中给出了说明,而近日高温天气,医院急诊的病例也多了起来。
▼何为高温中暑?
由于高温、高湿、强热辐射造成了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紊乱,从而导致了循环、消化、泌尿、神经系统的一系列功能改变,一旦机体无法适应该现象,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从而导致中暑。
中暑高危人群:
婴幼儿、儿童、老人、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
即使是健康的年轻人,在高温天气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也可能发生高温中暑,甚至死亡。
▼中暑分型及处理原则
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1.先兆中暑: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2.轻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往往>38℃,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脉搏增快等表现。
处理:先兆及轻症中暑常常脱水为主要表现,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躺解衣,降温,补充水和盐分,可于数小时内恢复。补充水盐时需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尿量及颜色。
3.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热中风。
3.1热痉挛(Heatcramps)
临床表现:常剧烈活动后出现,大量出汗,肌肉疼痛或抽搐,常为对称性。
处理:停止一切活动,转移至阴凉处,饮水或运动饮料,缓解后的几小时内避免进行大量活动。
出现以下情况立即就医!痉挛持续时间>1小时;低钠饮食患者;心脏病史。
3.2热衰竭(Heatexhaustion)
临床表现:起病迅速,大量出汗,体温稍高或正常,眩晕、头痛、恶心或呕吐、大量出汗、脸色苍白、虚弱、肌肉痉挛、昏厥,皮肤可以是冰凉潮湿的。
处理:转移至阴凉处,松解衣物,予凉爽不含乙醇的饮品、擦拭身体等。
出现以下情况立即就医!出现呕吐;症状恶化或持续时间>1小时;高血压、心脏病史。
3.3热中风(Heatstroke):又称热射病,即大家常说的“中暑”。
临床表现: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身体温度迅速升高,可达到>40℃(口腔温度>39.5℃);头晕、头痛、恶心;皮肤红、热,且干燥无汗;怕冷;宝宝烦躁不安及哭闹,呼吸和脉搏加速,甚至抽搐、昏迷。
处理:热中风可能危及生命,要尽快得到专业的医疗救助!
并且:①移至阴凉的地方;②迅速降温,如浸泡、喷洒或擦拭凉水,冰袋冷敷头部、腋下或大腿根部;③监测体温,尽量降到38℃;④一定不要给患者喝水!
目前天气炎热,与其等中暑后进行救治,不如从预防做起——给宝宝适度穿衣,做好防晒工作,减少户外活动,该开空调就要开,同时注意多饮水,保证水分充足减少脱水的可能性。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是否开车窗,切忌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资料来源
[1]WarningSignsandSymptomsofHeat-RelatedIllness.CDC.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