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我们将盆底肌比作一张“弹力吊床”,因为只有它的存在,我们的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才能被紧紧套住,使其保持在正常的解剖位置。盆底肌还肩负着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紧缩感,增进性快感的重要使命,在呵护女性健康幸福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在女性的一生中,盆底肌肉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几次严峻考验。当你经受十月怀胎,逐渐增大的子宫实实在在地压迫在盆底组织上,你的“弹力吊床”将会变得松弛无力。分娩时,盆底肌要经受长达十几个小时的挤压,直到肌肉组织极度扩张甚至发生不同程度的撕裂,宝宝才如愿降生。所以,不论你是剖腹产还是自然分娩,盆底肌损伤都是不可避免的。相当部分产妇可出现阴道前后壁轻度松弛、脱垂、兴奋性下降等,加上产后激素变化,阴道黏膜干涩和菲薄,会阴伤口恢复欠佳,直接影响性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出现漏尿、子宫脱垂、大便失禁、便秘等一系列“盆地障碍疾病”。如果孕前宝妈体重超标、宝宝的体重较大、怀双胞胎或多胎,盆底肌肉受到的伤害会更严重。
第一次分娩后由于产妇年轻、损伤时间较短,积极进行盆底肌康复可以最大程度地修复损伤的盆底组织,降低因分娩损伤造成的妇科疾病风险,提高产后的性生活质量,并且再次怀孕分娩时减轻损伤。否则,盆底产后没有进行康复的组织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收缩功能和支持功能会不断下降,在一次分娩损伤的基础上再次怀孕和分娩,盆底损伤会更加严重,进行康复需要几倍的时间和治疗次数,效果仍不及第一次分娩之后的康复状态。可见,第一次分娩后的盆底康复多么重要!
关于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有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疗法及电刺激疗法,可以使受损伤的肌肉、神经得到真正的纠正,具有长期疗效。在欧美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普及了盆底肌肉评估、生物反馈训练和电刺激治疗,对产后42天的妇女常规进行盆底肌肉训练,从而大大的减少了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唤醒盆底的神经及肌肉,使阴道更好的回复到紧缩状态,从而提高性生活的质量、快感及高潮。
盆底评估与生物反馈训练疗法是通过引导表面肌电图和引导尿道收缩压的测定,反馈显示为肌电图或压力曲线,通过影像显示及声音提示,使患者更清楚、更直观地了解自身盆底肌功能状态,并参与到治疗当中。结合个体化电刺激治疗,可唤醒、激活盆底肌,加快产后阴道及盆底肌张力和弹性的恢复,对预防和治疗产后阴道脱垂及松弛、尿失禁等盆底障碍性疾病有不错的效果。
盆底康复的治疗要点
1、产后超过42天、子宫恢复良好、无感染的女性可及时进行盆底肌肉的检测,明确损伤程度。
2、借助仪器感受并学会收缩--放松盆底肌肉,学习识别并有意识地控制盆底肌,掌握正确的盆底肌肉收缩方法(避免腹肌收缩)。
3、并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出现的症状,根据盆底肌损伤情况(肌肉纤维受损的程度和类别)应用综合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4、做完10-15次盆底肌锻炼后,可进行自我锻炼。
5、循序渐进、适时适量、持之以恒。
6、存在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的女性需要借助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并适当延长疗程。
产后42天复查之后,如果医生建议盆底康复治疗,妈妈们不要犹豫!
积极加入到盆底康复的队伍里,
尽早还你健康的身体!
重塑自信和美丽!
让每一个小家庭充满愉悦和幸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