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心乐事谁家院,似水流年歌乐山。
校庆那年,李庆嘱属文西政往事,因忆歌乐山下读书岁月,亦有诸多可乐之事,诚如李渔所言:“乐不在外而在心,心以为乐,则是境皆乐。”故而西政校园虽“稀烂”,然亦可“随时即景就事行乐”,盖因“心以为乐”也不亦快哉!
一
人学一周,学校安排同学登琵琶山观山城夜景。暮色中,一车人东歪西倒坐车盘旋而上,从鹅岭公园至山顶红星亭,即身处山城最高处,暮色中,南眺长江,北瞰嘉陵,放眼大江奔流,云水苍茫,烟雾缥缈:真是喜茫茫空阔无边啊!正仿佛天荒地老时,俯瞰山下却见村庄散落,厂区星罗棋布,炊烟袅袅。华灯初上时,从大桥一路渐次点燃的两岸万家灯火,溶进了天边,与满天闪烁的繁星一起镶嵌在巨大的夜幕:仿佛天上人间,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
人学之初,背英语单词,天刚蒙蒙亮就翻身爬起来,一路念念有词来到烈士墓,沿着那条散发着栀子花香的小径转圈,晨雾弥漫,呼吸着湿润清凉的雾气,不禁神清气爽,心想,修仙辟谷,大抵也只是这般舒坦吧。只是这英语课文,也如坠云里雾中,被一头雾水打湿了的记忆,沉甸甸的再也拎不起来了,从此记住了那浓郁的栀子花香,也记住了那曾像花一样美丽的青春岁月。后来,无论在哪里闻到栀子花香气,我都会想起开满栀子花的烈土墓的早晨。
三
早晨迟起,趁第一节课未下课,拎上挎包里的搪瓷碗铝汤匙,到校门口“好再来”小店,用四川话说跟老板说:“好又来了,来一碗小面!”一一香喷,麻辣辣的,好吃,真爽!人间美味无过于此。忆西政,最忆是小面。“
四
听张紫葛老师讲《逍遥游》,飘飘然,有羽化登仙之感,我欲乘风归去又欲晓梦化蝶,亦欲乘搓浮于海·...··把酒凌虚,心随风动,扶摇飘举,直上青云,遨
五
东山大楼前,一日下午见我西政同学,勇敢挺身面对川外女生宿舍引吭高歌:“对面山上的姑娘···...”歌声忧郁而深情,忽听“砰”的一声,川外女生一把关上窗户,似伴骂声,歌声戛然而止,我方帅哥仿佛迎头撞上一扇玻璃门,就地愣住,
六
下午,常常一个人到白公馆方向的路边,找一块青草地,用挎包当枕头躺在草地上,跷起二郎腿,从《少年维特的烦恼》到拜伦、普希金、莱蒙托夫,从莎士比亚到但丁的《神曲》、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薄雾弥漫的山坡,带着朦胧驿动的青春心情,品读这些忧郁浪漫的作品,真是天地人相得,情景意相通,诗意的阅读境界不复再有。
七
太阳将落,在东山大楼前打排球,不用拉网,三五人站开不同位置,挥臂猛扣往死里打,随心所欲,畅快淋漓,待全身汗湿,手酸腿软,赶在食堂关门前结束,没有菜就买两个大馒头回宿舍,泡一牙杯糖开水,就几瓣大蒜,还有腌香椿,狼吞虎咽,抹一把嘴说:味道好极了!
八
后山边上的铁路,弥漫着一股臭烘烘的屎尿味,经过白天太阳炙烤伴随晚风送来阵阵恶臭,饶是如此,晚饭后在铁路上散步的同学依然三五成群络绎不绝,非我同学好这味,无奈校园“稀烂”,无处散步也。说是散步其实是跟自己过不去:“反人性”设计的枕木一步太大,二步太小,走起来甚是别扭,找不到一点散步的轻松感,这是铁路设计者有意提醒我们的吧:“同学,这边散
九
重庆火炉,夏夜闷热得透不过气来,一晚张建田同学拉我将铺盖搬上了楼顶,果然有凉风徐来,好不快意,一众同学吹牛聊天,直到夜深人困呼呼人睡,不料下半夜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干人鬼哭狼嚎,连滚带爬,逃离屋顶,其状似狼奔系突。
十
从大三开始,喜欢每隔一段时间爬一次歌乐山。站在高高的歌乐山顶风吹过湿透的衬衣,有“振衣千仞冈”之快。投入歌乐山的怀抱,你可以看山,近山青翠的活力,远山青黛的深沉,歌乐山郁郁葱葱的精神,总是让你忘却烦恼忧愁;你也可以听松,听山风吹过松林发出的阵阵松涛声,这是歌乐山为你现场演奏的古典名曲《风入松》。如果是夏天的下午,在山里瞎转悠,不期遇上了急促的夏雨,赶紧躲进山亭里,但不是要等雨停,是要
静听那雨点敲打瓦顶、阔叶、地面、草从的声音,还有从檐沿下滴落的雨声.是要全神注视那雨点冲刺而下,雨线忙不迭地坠落雨珠,雨脚义无反顾地冲向地面,珠弹玉碎,溅起一小窝沙土。而此时,山风不时携来阵阵雨丝扑向你的脸庞,心旷神怡,淋漓畅快,无过于此!雨停了,踏着暮色回校,一路乱哼:歌乐山下好读书!
西政四年,赏心乐事不止于此,相忆者亦不止此数事,姑举此十者,以概其余。至如夏卫民同学在入校的第二天晚上,忽然手拎一双拖鞋冲进我们大房间,义愤填膺地鼓动大伙去攻打占据西政校园的川外;张猛、李春敏同学长期占据厕所旁的灯光背外语等,诸如此类,或因不利校园安定稳定,或因事涉不雅,故而略过不叙,以免贻误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