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
特色: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补,辛而能润,其气清香,能透心肾,益脾胃,盖上品药也,宜专滋养之剂用也。一养一通柏子仁。
性味归经:甘平,入心肝肾大肠经。
功效主治: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用于血不养心所致的惊悸怔忡,虚烦失眠,阴虚血少等所致的大便燥结,心肾不交所致的心火少寐,梦遗健忘等病证。
用量:3——18克,便溏腹泻不宜用。
研究表明,柏子仁含多量脂肪油,故有润肠通便之功。
应用体会
(1)不寐,常用养心汤,天王补心丹。
(2)阴虚盗汗,常用柏子仁丸(柏子仁,五味子,牡蛎,麻黄根,半夏曲,白术,人参,麦麸)
(3)阴虚,老人及产后肠燥便秘,常用五仁丸(柏子仁,杏仁,桃仁,松子仁,郁李仁,陈皮)。
柏子仁与杏仁的应用:二者均有润肠通便作用,用于阴虚津燥便秘之证。常用方五仁丸。但柏子仁甘平,入心肝肾经,有宁心安神之功,可用失眠健忘之证,如补心丸,养心汤。杏仁兼辛温,有宣肺止咳之功,常用方如麻杏石甘汤,桑菊饮,麻子仁丸。
本人临床医案:吴某,男,75岁,海口人。患者因“心跳不规律2年,伴左侧上肢麻木,近日加重”前来就诊。
一诊(/7/30)患者自述觉心中跳动不规整,情绪紧张有停跳感,症状持续2年并且坚持服用某保健品(具体不详)。此前未采取正规治疗,曾于平地散步或体位改变时突发头晕、黑蒙、昏倒数次,持续数秒,可自行恢复,伴干呕。期间神智清晰,大小便失禁,全身微汗,无胸痛。多次夜间憋气而醒,噩梦时做,精神不振。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及视网膜中动脉堵塞50年病史,伴左侧颈椎狭窄,心肌灌注不足等。近日因症状加重,严重睡眠不足,前来就诊。刻诊:面色少华,精神不振,左侧上肢内侧后缘麻木,直至小指。听及心脏舒张期杂音,心跳92次,不规整。血压正常,少寐,二便常,舌淡苔薄白,左脉弦细右脉弦洪。诊为:心悸(气血不足)。治则: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治法:中药以养心汤:甘草2袋黄芪2袋党参2袋茯苓2袋茯神2袋川芎2袋当归2袋柏子仁2袋法半夏2袋远志2袋桂枝2袋五味子2袋酸枣仁2袋共5剂,温开水冲,分两次服用。
针灸:一组:百劳、风池百会大椎内关;二组:神门膻中鸠尾三阴交郄门,艾炷无瘢痕灸至阳、心俞双各5壮每天一组,两组交替,电针用疏密波20分钟,每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二诊:(/8/9)患者上方服用10剂,针灸一个疗程,睡眠转好,心跳70余次,临床显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