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大便失禁病因
痔疮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医治
老年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咋办
老人大便失禁

铁兵历史医院前身铁道兵第

医院(医院)相册第9集医疗篇(1)

赵良勇

休养所时期(~年)

设有手术床,有军医、护士、卫生员,但因部队参战多,营房不固定,技术人员缺少,设备简陋等原因,主要还是从事野战外科和野战内科及一般的医疗保障工作。这个时期,除了简单的手术器械外,年在山西太原接管了国民党50医院的部分人员和设备,有了第一台德国蔡氏显微镜,开展了血、尿、便三大常规的检查和血型鉴定。年从朝鲜回到黑龙江绥化后,配发了第一台缴获敌人的德国产30毫安X光机,休养所的条件、技术等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

上图为年在山西太原接管了国民党50医院的部分人员和设备后,配备给休养所的第一台德国蔡氏显微镜,也是休养所时期留下的唯一一个物件。医院搬迁到洛阳后,这台显微镜还在使用。医院撤销时,任小平发现这台显微镜在检验科门外的地上扔着,才拍了这张宝贵的照片。如今这台显微镜不知在否,如果在的话它起码可以进铁道兵博物馆。

上图为休养所时期医生组年9月21日在黑龙江绥化合影,是制作医院的前身休养所最早的唯一的照片。医生组?那么至少还有一个护理组。可以看出,抗美援朝回国后,休养所的条件、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经很不错了。经刘英俊辨认,前排右二蹲着者为王崇云。图片为任小平提供。

卫生营时期(—)

工作人员余人,病床50至张不等,除休养所时期的1台显微镜和X光机外,年增加了杜氏比色计和英国产冰箱,年增加了1台国产50毫安X光机,医务人员不分专科,开展了普内、普外、骨外、乙醚开放麻醉等医疗技术项目。

上图为卫生营时期年4月20日卫训队毕业留影。此时卫生营由铁五师卫生科代管,故图片题字为“七六五九部队卫生科卫训队毕业留影”。图片为任小平提供。

云南四川时期(-)

一、医院后,设置了医务处、政治处、院务处3个职能科室和门诊部、内科、外科、传染科、理疗室、药房、化验室、X光室8个医疗科室,补充、制定、完善了相应的医疗制度,接受了由部队和地方院校毕业分配的医疗人员,配备了北京产东方红毫安X光机、心电图机、A型超声诊断仪、电休克治疗仪、气胸抽气机以及骨外、脑外、显微外科等在当时比较先进的医疗设备,设置床位张,工作人员余人。

医院二所石江源(左)与战友年在渡口大水井二所所部救护车和公主车旁合影。图片来自《医院-岁月如歌》。

云南四川时期(-)

二、这个时期,先后有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医院,进行理论上的培训、技术上的指导、制度上的完善,对医院的业务建设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医院二所艾玉琴(左)、闫新民(中)与战友。图片来自《医院-岁月如歌》。

云南四川时期(-)

三、这个时期,医院在编制规模、科室设置、医疗设备、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等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具备了承担本部队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任务的能力。

上图为年1月王天池(右)、李娅莉给彝族同胞看病。图片来自《医院-岁月如歌》。

云南四川时期(-)

五、这个时期,内科开展了大内科所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心血管、消化系、呼吸系、泌尿系、神经系等疾病。外科开展了骨科、普外、泌尿、脑外等较高的技术项目。

医院二所闫新民(中)与战友。图片来自《医院-岁月如歌》。

云南四川时期(-)

五、年12月,外科成功地为当地一名4个月的女孩肖胡莲做了颈部肿瘤切除术。

年5月6日,白四发言:三科(传染种)一个医生管80多个病人。

上图为年1月铁五师野营拉练时冯高亮、徐凯京在化验水质。图片来自《医院-岁月如歌》。

上图为年1月铁五师野营拉练时在救护伤员。图片来自《医院-岁月如歌》。

医院二所石江源(前)与战友。图片来自《医院-岁月如歌》。

医院二所手术室南其兰,左下为一所张萍,右上为一所杨励,右下为一所李玲诗。图片来自《医院-岁月如歌》。

医院一所谢六斤,左下为一所李言华,右上为一所朱希良,右下为一所李亚莉。图片来自《医院-岁月如歌》。

上图为年2月钟传金在渡口与铁五师25团卫生队战友合影。图片为钟传金提供。

云南四川时期(-)

七、这个时期,药房除了能做普通制剂、灭菌制剂外,于年至年期间,采集安宁河畔的香茅草(芸香草),自行研制、分离、生产出了香茅油剂、丸剂、胶囊和胡椒酮,挖掘罗汉松根制作了罗汉松粉剂等药物。其中,香茅草系列制剂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烧伤、肠炎、菌痢等疾病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全军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学术研讨会”上进行交流时获得了好评,医院或患者来信要求邮寄这个系列的药品,药房专门安排人员负责处理这些信件和给对方邮寄药品。香茅油、香茅胶囊和罗汉松粉剂等自制药品,直至搬迁带到新疆阿拉沟时还在使用。

以下引用汪毓效的一篇文章:

芬芳香茅草

安宁河畔生长一种茅草,老百姓叫它香茅草。文字记载说,“香茅草:柠檬香味,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叶含有柠檬醛。有消毒、杀菌作用。能治肌肉痛、神经痛。被誉为‘消毒剑客’。“用香茅草泡茶,可提高消化机能,达健胃消脂之功。从香茅草中提炼的香料,是女性养颜美容之佳品。

由于香茅草有药用价值,医院进驻米易后,就开始研制开发这个宝贵的药用资源。开始是小规模研制和应用,随着应用的广泛和临床取得效果,小批量生产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医院组建了一个香茅油生产厂。由于生产规模扩大但在编人员不增加,医护人员只有轮流到工厂做工,后来连家属小孩都动员起来,用土样结合的方法提炼香茅油。那个时候,香茅油治病的名气越来越大。

昆明、医院都反映临床效果好。医院都到医院取货。据记载,到年间,医院研制生产了系列香茅油药品。有:安宁香茅油剂、丸剂、胶囊、安宁香茅药水等等。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肠炎、菌痢等疾病,取得满意的疗效。其成果曾在全军老年支气管炎学术研讨会上做了交流,受到一致好评。据附近老百姓反映,医院灌提炼过香茅油的水,回家泡手泡脚,而那些手上有癣的、脚上有脚气的,泡上几次,手癣脚气竟奇迹般的痊愈了。他们都说,解放军的药就是好用。

后来,随着部队进疆,香茅油厂停办。而医院为开发安宁河畔的药用资源,开创了历史的先例,积累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我们殷切期望,国家大规模地开发安宁河畔的宝贵药用资源,为百姓治病,造福人民!

上图为药房杜永利在安宁河畔留影。图片为杜永利提供。

云南四川时期(-)

七、年12月28日,耿光跃发言:小药厂生产安宁香茅油公斤,生产安宁香茅油胶囊瓶(每瓶粒)。

医院一所吕妙飞(前右)与战友在安宁河畔釆集香茅草。图片来自《医院-岁月如歌》。

云南四川时期(-)

八、年6月21日,组织挖药队,一所、二所、药房各5人,辅诊所、供管股、办公室各2人,劳卫所1人。

上图为药房人员年在四川米易将自己制做的安宁香茅油丸剂装瓶贴签。从左至右为胡允芬、李运良、姜正全、陈绪光、屈树荣、罗利刚。图片为胡允芬提供。

云南四川时期(-)

九、月12月20日,药房汇报:全年生产药品32种,处理来信封,邮寄药品11瓶。

医院在四川做香茅油等系列药品时用的原材料香茅草,也叫芸香草。因其生长在安宁河畔,故医院把生产的这一系列药品前加了“安宁”二字,如:安宁香茅油、安宁香茅丸、安宁香茅胶囊等。

云南四川时期(-)

十、年9月,为了迎接部队(铁道兵西南指挥部)10医院召开卫生工作现场会,全院官兵从文件材料、实物展览、标语口号、分工接待、道路维修、环境整理、解说词等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这次现场会,会期6天,突出中西医结合。有成都军区卫生部和部队首长参加,成都军区59医院院长、铁道兵7医院院长和7个师的卫生队队长等76人参加了会议。

医院艾玉琴在向医院的实物展品。图片来自《医院-岁月如歌》。

云南四川时期(-)

十一、这个时期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年至年共为本部队举办医助和卫生员培训班7期,受培训人员余人。以下为有记载的四期培训。

年4月至年12月,在医院举办了医助训练队,负责人和主讲刘伯会,铁五师医助33人参加。

年11月至年2月,在医院举办了卫生员训练队,负责人胡绍祥,主讲白珊,铁五师卫生员33名参加。

年4月至年9月,在医院举办了卫生员训练队,负责人杜富生,铁五师师直、师后卫生员50名参加。

年4月至年11月,在医院举办了医助训练队,负责人杜福生,铁五师医助28人参加。

上图为一所王峰69年、李玲诗(后左2)等。图片来自《医院-岁月如歌》。

云南四川时期(-)

十二、年10月,铁道兵委托四川医学院办了一个军医大队。在这之前,川医有军医一大队、二大队,学制比较短。军医三大队是铁道兵的学员,受文革影响较小,又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对老师特别尊重,毕业几十年后,老师们依然对军医三大队念念不忘,认为军医三大队是最好的学员。军医三大队下辖两个中队,每个中队下辖三个区队,其中有两个男兵区队,一个女兵区队。每个男兵区队下辖三个班,每个女兵区队下辖四个班,每个班12个人(摘录至王民立《女兵的故事》)。

上图为一所代丽华(左)与战友。图片来自《医院-岁月如歌》。

新疆时期(-)

一、人员基本保持在人左右,设置病床张,增加了脑血流图诊断仪、同步呼吸机、西南毫安X光机、纤维膀胱镜等设备。第四军医大学先医院,对医院各科室的业务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指导和实际操作培训,使医院开展的医疗、医技项目进一步齐全,各科室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

上图为外科朱高松(前左)、李明友(前右)刘合年在新疆阿拉沟合影。图片为李明友提供。

新疆时期(-)

二、外科开展了大量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各种囊虫病等手术,开展了动物手术实验项目。

上图从左至右为刘合年、马美魁、段正樵在新疆阿拉沟为病人手术。图片为段正樵提供。

新疆时期(-)

三、年,成功地为一名上肢断肢患者做了再植术。医院第一例断肢再植并成功的手术。(图片为任小平提供)

新疆时期(-)

三、内科能有效地诊断、治疗和抢救心衰、肾衰、中毒性休克等危重疾病。

上图为一所金慧英(左)与战友。图片来自《医院-岁月如歌》。

新疆时期(-)

五、这个时期的教学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年至年共为本部队举办医助和卫生员等培训班12期,受培训人员余人。

上图为一所金慧英(右)与战友。图片来自《医院-岁月如歌》。

新疆时期(-)

六、年5月-年10月,在医院举办了卫生员训练队,负责人杜福生,铁五师卫生员人参加。

上图为一所王本刚与战友。图片来自《医院-岁月如歌》。

新疆时期(-)

七、年6月至年11月,在医院举办了卫生员训练队,负责人朱水根,铁五师师直、师后卫生员36人参加。

上图为一所张宏玮。图片来自《医院-岁月如歌》。

新疆时期(-)

八、年4月至年9月,在医院举办了卫生员训练队,负责人张德荣,铁五师师直、师后卫生员72人参加。

上图为年2月三支部女兵王唯等转业前在救护车旁留影。图片来自《医院-岁月如歌》。

新疆时期(-)

八、年4月年5月,在医院举办了新医正骨学习班,铁五师卫生科负责,铁五师医务人员人参加,主讲新疆军区总院冯天友教授。

上图为年8月内科人员在阿拉沟河为病人洗被服。图片来自《医院-岁月如歌》。

新疆时期(-)

十、年5月至年10月,在医院举办了卫生员训练队,负责人冯高亮、白东旭,铁五师师直、师后卫生员82人参加。

上图为铁五师23团卫生队吴际来在新疆留影。图片为任小平提供。

新疆时期(-)

十一、年4月至年9月,在医院举办了卫生员训练队,负责人褚福广、王慎元、周永胜、白东旭,铁五师师直、师后卫生员43人参加。

上图为内科赵福玉。图片来自《医院-岁月如歌》。

新疆时期(-)

十二、年4月至年4月,在医院举办了医生训练队,负责人褚福广,铁五师医生37人参加。

上图为王迎湘(中)与战友。图片为王迎湘提供。

新疆时期(-)

十三、年7月至年9月,在医院举办了放射人员训练班,铁五师卫生科负责,铁五师放射人员11人参加。

上图为任小平、白凤英在阿拉沟手术室,穿好无菌手术衣,冲洗掉无菌手套上的滑石粉。图片为任小平提供。

新疆时期(-)

十四、年4月至年8月,在医院举办了卫生员训练队,负责人白东旭,铁五师师直、师后卫生员32人参加。

上图为董经侠在新疆阿拉沟留影。

新疆时期(-)

十五、年3月至年9月,在医院举办了卫生员训练队,负责人白东旭,铁五师师直、师后卫生员36人参加。

上图为任小平、白凤英在新疆阿拉沟手术室整理术后用物。图片为任小平提供。

新疆时期(-)

十六、年4月至年6月,在医院举办了心电图学习班两期,负责人和主讲为刘富清、董经侠,铁五师医务人员27人参加。

上图举办心电图学习班时采用的教材。图片为董经侠提供。

上图为外科孟建萍、薛翠莲在新疆阿拉沟留影。图片为任小平提供。

上图为外科手术室任小平。在阿拉沟,因房屋简陋,清洁工作非常重要。

上图为检验科黑月芳。图片来自《医院-岁月如歌》。

上图为年度、新疆马兰兵张桂云在门诊部留影。图片为李桂萍提供。

上图为年6月20日医院领导欢送第四军医大学医疗队全体同志合影留念。图片为任小平提供。

上图为年6月21日医院领导欢送第四军医大学医疗队全体同志合影留念。图片为任小平提供。

上图为年6月内科人员欢送第四军医大学医疗队全体同志合影留念。图片为任小平提供。

上图为年6月第四军医大学医疗队人员在新疆铁五师工地为连队战士普及高山病的预防知识。图片为任小平提供。

新疆时期(-)

十七、年至年向铁五师克拉玛医院,负责人为别文烈,成员有钟传金、杨宗英、王启才、白东旭、王慎元、李瑞祥、唐龙信、王志新、贺振科、王文广、石庆珍、米刚、李建忠等。

上医院部分人员合影。图片为钟传金提供。

新疆时期(-)

十八、年6月5日,李凤岐汇报去托克逊医疗队情况:3月21出发,6月2日返回,驻前进公社卫生院。医疗队负责人为李凤岐,成员有陈卫峰、杨光厚、刘合年、胡雄安、张改林、田荣萍、李东玉、王世林、武凤珍、杨津华、邱湘平等。

上图为医疗队人员在突克逊期间留影。图片为任小平提供。

新疆时期(-)

十九、在突克逊两个月的时间,共门诊人次,住院人次,手术人次,帮卫生院建立了手术室,恢复了早会、查房、值班制度,为附近4个公社培训了12名医务人员(外科、护士、妇科刮宫结扎各一名)。

上图为医疗队人员在突克逊期间留影。图片为任小平提供。

上图为医疗队人员在突克逊期间留影。图片为任小平提供。

上图为医疗队人员在突克逊期间留影。图片为任小平提供。

上图为医疗队人员在突克逊期间留影。左起:杨光厚、胡绍雄、刘合年、田荣萍、任广元、邱湘明、陈卫峰、杨金花、武凤珍、李东玉。(图片及人员名字为李东玉提供)

新疆时期(-)

二十、药房制剂室,过去用树脂离子交换器制做注射用水时需用盐酸、氢氧化钠这些酸、碱剂再生树脂,进入新疆阿拉沟后进行了改进,直接用氯化钠再生树脂,降低了制剂成本。

上图为药房杜永利在新疆阿拉沟制剂室工作。

新疆时期(-)

(二十一)年10月至年11月,温吕方在重庆中医研究所护理22团政治处协理员徐瑞常。徐瑞常,昆明市人,年入伍,抗美援朝回国后,抬在施工中牺牲的战友过河时被异物刺伤足部,后患脉管炎双下肢高位截肢。

年10月份在重庆中医研究所住院,年11月份回到昆明。

上图为温吕方。

上图为张昌年提供。

医院在新疆时期的出院通知单。

新疆时期(-)

医院的一些信息

(一)医院人员

医院领导:

院长:王明彪、朱枫桐(山东)李文富。

政委:马棣芝、高清泉(山东)

副院长:邓清晔(山东)、肖学运(山东)、张万德、刘英堂(山西秸山)、金品章、赵振华、殷泽斌、刘守海、夏昭新。

副政委:赵德宽、刘仁贵。

其他人员:

谭述臣、田德全。

黄井枝、黄明全、黄达文、黄广蓉、樊娅莉、冯进华、贺国祥、胡光占、付化群、韩勇。

郭和群、葛玉珍、葛保同、高伯英。

董维民、董国成、杜桂来、丁东民、丁广州、段庚富、段海燕、逮寸营。

徐淑霞、徐恒旭、徐开贵、薜建江、谢丛喜。

包管友、包佐义、白延。

张宗辉、张汉成、张函智、张发顺、张铁山、张鸿云、张广华、张忠亮、张建伟、张立富、张明全、张西范、张碧军、赵友华、趙章俊、赵学琼、郑敦会、周清国、周代理、周登军、祝晓宁、钟维娅。

杨昌吉、杨和贵、杨建营、杨通文、杨元海、杨天早、杨原义、杨海清、杨书起、杨本国、闫秀祥、严光明、殷秀兰、余学荣、跃振华。

陈明坚、陈先琼、蔡水理、曹宁、曹臣良、柴德金。

李世娟、李良兴、李洪、李鹏生、李晶荣、李治中、李坤华、李管艳、李克、李俊忠、李先琼、李廷茂、李发权、李桂萍、刘伟平、刘润雄、刘英玉、刘月萍、刘春玉、刘三过、林英、吕容生、吕彦萍、陆诗运、柳大栓、梁香桂、卢剑梅、廖文通、陆家留、连长仁。

焦五界、蒋贤萍

秦志明、秦治孝、邱光萍。

孙树斌、宋学铭、史承华。

王文采、王黎明、王兵、王勇、王言江、王美中、王开忠、王云翔、王洪玲、王喜林、王长云、王朝顺、王补云、王世安、王庆一、王维成、汪建民、万建茹、文家福、魏秀梅、吴启疆、吴国银、吴学毕、吴远碧、吴天英、吴桂芹。

马萍、苗现存、彭代贵、欧桂碧。

医院的大门。图片和部分资料来自杨昌吉《在铁道兵的日子里》。

新疆时期(-)

医院的一些信息

(二)驻地

年后搬迁到大巴山陕西紫阳县麻柳坝。

年襄渝铁路快要通车的时候,铁道兵六师又接到去新疆巴音格楞蒙古族自治州首府库尔勒担任修建南疆铁路的命令。随着部队的开进,医院派赵德宽副政委、黄明泉、李晶荣等十多名同志前往新疆打先遣,李医生和杨昌吉也随后前往。

先遣队最初住在和静县境内的新疆建设兵团农二师23团附近的“八棵树”。

先遣队住了一段时间,又搬迁到了属于巴州的蔫蓍县境内位于农二师21团附近的一个戈壁滩上,那是医院刚搬走后留下的空房子,那个地方没确切的标识,距离蔫蓍、和静、巴伦台都有好几十里远,但有战备公路相连接,那里离农二师21团和开度河比较近。大家都把它叫做“医院”,那里的自来水、供电等都不成问题,很快就可以开展工作。那里有开度河和河边的月牙湖。

年暮春,一所从陕西紫阳县的麻柳坝搬到新疆天山深处的小镇巴仑台。此地有部队的武器库、油料库、军队和地方的通讯站以及几个部队和地方的车队等。医院驻地离巴仑台约两公里,一所住在油库旁边现成的空房子。

这个时候,院部和二所在医院搬走后留下的空房子。

一所在天山深处的交通要塞小镇巴仑台。

年,五、六师合并后,医院住库尔勒六师师部。

医院的战友。图片和部分资料来自杨昌吉《在铁道兵的日子里》。

新疆时期(-)

医院的一些信息

(三)医疗队

年总部先后有:以解放军医院陆主任和医院的高士津主任为首的总后医疗队;以肝胆外科专家刘应雄和骨科专家欧伯平为首的三军大医疗队;以神经外科专家易生禹为首的第四军医大学医疗队;有重医神经外科专家陈复医院院长何德佩为首的重庆医疗队;

南京军区和成医院讲学和指导。

上图为周进元和战友们合影。

新疆时期(-)

医院的一些信息

(四)医训班

年,在原传染科大院平房,举办了一期医训班,用三军大主编的工农兵学员教材,负责人金品章,教员杨昌吉、祝晓宁、张发顺。学员来自各个单位。院办公室的助理员李治中、一所护士长徐开贵、助理军医白延、门诊部助理军医刘月萍、司药李坤华,师门诊部和19、20、26、27、28、30六个团以及各直属营的助理军医共32名参加。

年,二所杨昌吉等开始用狗进行断肢再植动物试验,医院小,没有高压氧仓,但其它条件都是具备的。为了确保成功,在第一次使用的是软组织全断、不断骨的方法成功后,再正式进行全离断,髓内钉固定外加石膏托,在大家的精心照照料下取得了成功。

医院外科在手术。图片和部分资料来自杨昌吉《在铁道兵的日子里》。

洛阳时期(~)

一、在十里铺临时居住时期,人员有人左右,由于条件有限,一些设备无法安装和使用,只开展了一般的医技检查项目和常见病的诊断治疗。手术室开展了一般的普外手术,全院年门诊量为2万人次,年住院病人为0.06万人次。

年春节前,由李明友带队,派出由内科、外科、骨科、五官科组成的六人医疗队,用15天时间,到白马寺镇、瀍河公社、红山公社的40多个生产队,走村串户,免费为群众防病治病2人次,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好评,洛阳日报和洛阳电视台分别进行了报道。

年,为附近社队的儿童喷喉10人次;为十里铺村的育龄妇女进行妇科普查四次,共计人次;为铁十五局子弟学校师生体检人次;为铁十五局幼儿园儿童做粪检88人次;为铁十五局驻洛单位的炊事员普查肝功66人次。

上图为带到洛阳的部队时期的器械柜、器械箱,医院撤销时,有的器械还被封存在器械箱从未打开过。图片为任小平提供。

洛阳时期(~)

二、在十里铺临时居住时期,于年,为十里铺村村民打预防针余人次;为铁十五局女职工进行妇科普查人次;为十里铺村育龄妇女进行妇科普查人次;为铁十五局子弟学校师生体检人次;为铁十五局司机、新招工人员、出国人员等体检余人次;组织四人医疗小分队,在洛阳东站进行2号病检疫21天;派出医疗小分队下乡巡回医疗,为群众诊治疾病余人次。

上图为部队时期的小念想。图片为任小平提供。

洛阳时期(~)

三、在十里铺临时居住时期,利用工作量少、工作人员多的间隙,先后派出80余名医疗、医技、护理、药剂人员,到大、医院学习深造、进修提高,为以后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年,为医院职工注射三联疫苗90人次,为医院儿童注射流脑疫苗、卡介疫苗和口服脑脊髓炎糖丸计人次;

为新建小学学生体检97人次;为铁十五局驻洛单位职工、家属体检人次;为炊事员查肝功49人次;车文贵随铁十五局防疫站到铁十五局各处为炊事员查肝功人次;

为十里铺村育龄妇女进行妇科普查人次。

上图为年11月17日洛阳市药检所细菌内毒素、不溶性微粒学习班留念,叶远福(后排右3)参加了学习,图片为叶远福提供。

洛阳时期(~)

四、医院后,门诊、病房、环境以及相关的辅助设施比较完善,职能、医疗、医技、药剂等科室设置比较齐全,医疗设备比较先进,人员配备和结构比较合理,治疗和检测项目比较齐全,开设床位张,医院的规模和水平。

上图为年医院达标上等评审现场。

洛阳时期(~)

五、年与中国医科大学蛇毒研究所、沈阳第一制药厂等几家科研单位联合,在医院设立了“北方血栓与蛇毒科研生产应用联合体洛阳分院”,率先在豫西地区开展了运用蝮蛇抗栓酶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并在治疗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后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期、急性心肌梗塞、慢性冠状动脉缺血、扩张性心肌病、围产期心脏病、深浅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脉管炎、雷诺氏病、牛皮癣、皮炎、各型糖尿病、老年性眩晕综合症、慢性肝炎等方面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上图为设立“北方血栓与蛇毒科研生产应用联合体洛阳分院”的有关资料。

洛阳时期(~)

上图为中医院年8月1日聘任陈卫峰为中医院医院分院院长的聘书。

年9月27日,74岁的台胞王聿昶只身来洛旅游时,因发烧、腹泻在内科住院,医护人员对他精心诊治,问寒问暖。他大便失禁,护士王磊、林云等给他及时更换被褥。

他食欲不好,配餐员、炊事员根据他的要求做出了合口的饭菜。经过11天的治疗,不仅治好了发烧、腹泻,而且治愈了左下肢因脉管炎引起的浮肿及溃疡,患25年的糖尿病病情也得到了控制。出院时他增送了一面“救我一命”的锦旗,并激动地说:“我离开家乡快40年了,医院的医生、护士对我关怀备至,让我体会到还是家乡的人好,还是家乡的人亲,医院比不了你们”。王聿昶出院返台时,医院派车、派人把他送到火车站、送上车。当年10月,赵良勇就这一事件写的简讯在《洛阳日报》《铁道工程报》刊登。

拼图上有陈卫峰、叶远福参加;拚图下有陈卫峰、王世安、李先富、叶远富参加。图片为叶远富提供。

洛阳时期(~)

六、南疆铁路抗洪抢险医疗队

年7月18日至8月18日,派医疗队随同铁十五局到南疆线参加抗洪抢险。队长苏廷光,队员苗现存、温吕方、秦志明、杨海清、李群哲、王兴华、国怀顺,诊治检查人次。在这次抗洪抢险中,温吕方贡献突出,被铁十五局评为先进个人。

上图为温吕方获得的荣誉证书。

洛阳时期(~)

八、派遣医疗队

年5月18日至6月18日,派医疗队到铁十五局兰新线引大工程工地,为施工一线职工诊疗检查人次。队长苏廷光,队员姜工农、王国平、张根仓、廖楚军、齐永祥、叶进、杨生厚、侯永海、车丕祥、赵常宏。

年9月30日至10月30日,派医疗队到铁十五局兰新复线工地,为施工一线职工诊疗检查2人次。队长苏廷光,队员宋金宇、王迎湘、苗现存、侯永海、董经侠、陈永春、叶进、车丕祥、姜工农、张根仓、杨生厚。

年10月6日至11月5日,派医疗队到铁十五局宝成线、成达线、兰新线工地,为施工一线职工诊疗检查人次。队长王景标,队员姜工农、李连庆、廖楚军、梁中纯、徐继龙、王国平、王迎湘、苗现存、张宝成、侯永海、杨生厚。

年5月1日至6月1日,派医疗队到洛阳栾川县秋扒乡卫生院,为群众诊治检查0人次。队长张德荣,队员田德全、叶进、徐纪龙。

年10月1日至11月1日,派出医疗队到洛阳市栾川县秋扒乡卫生院为群众诊治检查0人次。队长周锦春,队员张琛、马萍、陈永春。

4年以后由李孟玉带队先后去铁十五局辽宁、重庆、湖北、上海等工地为施工一线职工诊疗检查,先后有王世安、王兴华、赵常宏、齐荣祥、李群哲、刘风霞、赵锐等参加。

上图为李孟玉带领医疗队在铁十五局辽宁工地诊疗后留影。图片为郭亚格提供。

上图为年10月6日至11月5日,医疗队成员。队长王景标,队员姜工农、李连庆、廖楚军、梁中纯、徐继龙、王国平、王迎湘、苗现存、张宝成、侯永海、杨生厚。图片为刘英俊提供。

洛阳时期(~)

九、对口支援

(一)年至年,对口支援洛阳市偃师南蔡庄乡卫生院。主要支援项目:咨询服务;业务指导;免费培训妇科和检验各1人。

上图为姜改学、申军等在白马寺村义诊。

洛阳时期(~)

七、对口支援

(二)年至年,对口支援洛阳市洛宁县兴华乡卫生院。主要支援项目:普外手术器械1套;恒温箱1个;放射科铅围裙1个;分光光度计1台;氧流表1个;试管器具和化验试剂;培训检验员1名;维修x光机和洗胃机各1台。

上图为王世安、董小云、李伟、霍建设到伊川县乡村指导工作时留影。

洛阳时期(~)

八、对口支援

(三)年至年,对口支援洛阳市栾川县秋扒乡卫生院。主要支援项目:医疗设备8台(件);部分药品;培训B超和新医正骨医生各1人;去医疗队2次。

上图为王世安、董小云、李伟、霍建设到伊川县乡村指导工作时留影。

洛阳时期(~)

九、对口支援

(四)年,医院被洛阳市卫生局评为对口支援先进单位。

上图为王世安、董小云、李伟、霍建设到伊川县乡村指导工作时留影。

洛阳时期(~)

八、对口支援

(五)年至2年,对口支援栾川县合峪镇卫生院。

主要支援有:口腔综合治疗机、显微镜、风湿治疗机、牙科打磨机、血球计数仪、激光机、胃镜等各1台。接受进修医生8名。帮助建起了牙科。3年初至4年底,对口支援偃师市山化乡卫生院。

上图为包佐义深入乡村义诊。图片为包佐义提供。

洛阳时期(~)

九、医院

2年6月,在铁十五局开工建设的青藏铁路工地设置了由秦志明、温吕方、陈永春、张昌年、李群哲、季冬香、巩葆梅、医院,秦志明为院长,温吕方为书记。

上图为青藏医院驻地。图片为张昌年提供。

上图为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医院人员后合影。图片为张昌年提供。

上医院温吕方(左1)、巩葆梅(右1)在高压氧舱。图片为张昌年提供。

上医院张昌年(右1)等与影视演员孙海英合影。图片为张昌年提供。

上图为张昌年提供。

上图为5年6月,温吕方获得中国铁建和中国铁建党委颁发的“青藏铁路卫生保障先进个人”荣誉证书。

上医院的其他图片。图片为张昌年提供。

医院的其他图片。图片为张昌年提供。

洛阳时期(~)

十、参加市内的一些活动。

医院组织的防迅救护医疗队。

医院在市区设置的义诊、咨询服务站。

医院组织的民兵应急分队。

医院组织的民兵应急分队在演练。

医院在市区设置的义诊、咨询服务站。

医院在市区设置的义诊、咨询服务站。

医院在市区设置的义诊、咨询服务站。

医院在市区设置的义诊、咨询服务站。

洛阳时期(~)

十一、外聘专家。

上医院在外聘请的河南医院神经内科熊才涛主任、心内科张启超主任、脑外科贾医院胸外科王欣堂主任等。

医院在外聘请的河南医院普外刘崇山主任、泌尿外科史梦年主任与张俊义、温吕方在外科病房。

铁道兵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ianshijinzk.com/dbsjyz/117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