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12届亚太内镜和腹腔镜手术会议(12thAsia-PacificCongressofEndoscopicandLaparoscopicSurgery,以下简称ELSA)于年9月2日至5日在韩国大邱市举行。
亚洲内镜和腹腔镜外科医师协会(ELSA)起源于年,亚洲地区一群热爱内镜和腹腔镜外科的医师所建立的一个非盈利性组织。自年在新加坡正式成立之日起,协会始终以推动亚洲内镜手术的培训和发展、分享手术经验和技能,为成员国提供临床实践标准为己任。在这次会议上,医院(医院)刘雁军医师在9月4号[LGI-FreePaper30]NOTES专场做大会发言,下面请看研究详细报道。
发言时间:9月4日,[LGI-FreePaper30]NOTES专场
背景: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目前已被广泛接受。但是在疾病的迁延过程中,慢传输型便秘通常与出口梗阻型便秘互为因果,混合存在。单纯的结肠次全切除术难以缓解排便障碍的问题,这也成为制约结肠次全切除术手术效果的原因之一。同时由于端端的吻合方式本身容易造成患者术后肛门排便次数多、肛门坠胀等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有学者提出金陵术用于治疗难治性便秘,并证实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这种手术方式与传统的结肠次全切除术来说,手术相对复杂,对术者的技术要求也较高。目前并没有两种手术的对比研究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比较金陵术和结肠次全切除术的手术疗效及近期肛门功能,以明确金陵术是否能较好改善术后排便功能。
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年10月-年6月因难治性便秘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其中16例行腹腔镜金陵术,18例行腹腔镜次全结肠切除、升结肠直肠端端吻合术。分别使用Hallbook肛门功能量表,Bristol大便形态评分,Wexner便秘评分表,胃肠生活质量指数量表及患者满意度等量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半年及1年随访时的结果。
结果:术后6个月时行金陵术的患者的排便次数少于另一组,同时失禁评分与大便形态也明显改善。尽管在1年随访时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患者总体满意度在两组均下降。
结论:本研究表明金陵术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短期的排便功能。
作者刘雁军,张元川,医院;医院。
想知道还有哪些中国医师在本届ELSA会议上发出中国的声音吗?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图书折扣卡券
免费拿!关于ELSA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点击右下方“评论”参与我们的互动。小科也将从参与评论者中抽出luckyguys,并赠送科研时间丛书优惠券~
刘雁军、张元川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