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火炉介绍
火炉市场
火炉作用
火炉发展
火炉现况
火炉前景

冬至来临各省取暖神器大显神通,看到湖南

随着冬至的来临,各地的气温也开始持续下降。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明明大家都在同一片土地上过日子,南北方人过个冬却有着天差地别的差距。

当南方人还在为满30减20的天气咬牙切齿的时候,北方的小伙伴已经在地暖上穿着裤衩,吃着冰棍,独留南方的孩子缩在被窝瑟瑟发抖。

但一生倔强的南方人是不会服输的,当寒潮降临的时刻,五花八门的取暖神器,陆续代表各省申请出战。

接下来我们来盘点一下,南方各省一直“藏着掖着”的取暖神器!

湖南烤火箱

第一个申请出战的必须得是湖南,虽然说是一个南方城市,但起码人家是个会下雪的南方城市,所以冬天冷起来真不是一般人能忍的。

在这美丽冻人的天气下,湖南人民偷偷掏出了属于本省的“续命神器”。

乍一看是个巨大的木箱门板,可实际上这可以说是湖南人冬天的床了,放着1.8米的大床不睡,全家人挤在这张木床上取暖。

可以说它是一张会发热的床,但这时候就有网友表示:“整这么大一块,太占位置了,买一张电热毯不好吗?”

要这么说,湖南的小伙伴可就不开心了,毕竟这一个大火炉的温度,不是一张小电毯能比的。

这个火箱爆火后,各地南方朋友都纷纷被种草,谁知道等买回去,网友的妈妈却不认了:“我妈不让用这个,怎么看都像个棺材板”

别说,这么一看还真有那味了,对此有热心的湖南朋友指出,是因为网友买的尺寸太小了,所以看起来多少有点“不吉利”。

湖南省服

这五颜六色的套装棉衣,几乎是湖南人人手一套的,无论是居家嗑瓜子,还是上街走亲戚,这套棉衣都是不带脱下来的。

因为它实在是太暖和了,一套几十块抵得上上千块的羽绒服,而且还必须的是花花绿绿的,才配得上“省服”

穿到包浆了都不愿脱下来,在湖南的一整个冬天都靠它续命了。

原本以为“省服”这一说法是开玩笑,看过网友发的这张照片后,我信了,这堪比广东人的“省鞋”人字拖一般。

湖南网友也无奈的表示,这玩意穿起来真的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管它好看不好看,只管暖就行了!

贵州电暖桌

听说湖南的烤火箱后,贵州网友第一个不服,毕竟这个代表贵州出战的电暖桌,是集齐了冬天所有的技能。

取暖、打火锅、围炉煮茶、烤衣服,那对这张桌子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最主要的是它夏天还能用,夏天当饭桌吃饭,冬天化身取暖神器,真的是一年四季没有空档期。

贵州特色烤火炉

天当一名贵州网友拿出这种照片时,不得不感叹,人类的智慧真的是被低估了。

但大伙先别急,这只是贵州烤火炉的低配版,另一位网友附上了一张AI智能语音操控的烤火炉桌。

当桌子开口说话的那一刻,贵州之外的网友都惊呆了,万万没想到一张桌子能给贵州人玩出花来了。

“高级,实在是太高级了!”

一句“你们没有吗?”我愿称之为超高级的凡尔赛!

广东拉舍尔

刚入冬成功的广东,在全家一同举行了火锅仪式后,被雪藏在柜子里将近一年的拉舍尔终于被拉出来战斗了。

只要广东的天气预报一句“强冷空气降临”,作为广东“省被”的拉舍尔厂家嘴角就上扬了,今年的拉舍尔的销量足足比去年上涨了30%。

足以见得广东“省被”在冬天的地位有多高。

只不过这被子暖和归暖和,但要洗起来,广东人都拿它没办法。

每次一看到妈妈抱着拉舍尔进洗漱间,就想找借口出门了,但最终还是会被妈妈叫住,一人抓一头使劲扭,一张就够呛了,妈妈一洗就洗好几张!

皖南火桶

这乍一眼看像个泡澡的大缸,实际上人家坐在里面能暖和一整天。

以前老一辈的火桶都是往里面添炭,现在科技发达了,火桶都成电桶了,但还是有不少网友眷恋以前的老味道。

就是这大桶烤着烤着就把自己给哄睡了,一天下来啥也不想干,就光想呆在这温暖的火桶里。

不过唯一的坏处,就是对一个拥有脚臭家人的朋友太不友好了。

网友直呼:自从用上这个火桶,整个书房都属于他了,那烘干加热的脚味简直是太顶了!

看着皖南的朋友这么快乐,皖北的朋友第一个就哭了。

“好歹你们还有火桶暖身,我们冷了只能干跺脚”

但先别急,皖南的防寒神器还不止这一件呢,从老祖宗那里传下来的,还有这个行走的随手火熜。

在农村的大街小巷上,那都是人手一个的,走到哪就暖到哪,简直是太气皖北朋友了!

还有云南伙伴晒出的取暖神器,既能煮茶又能烤火,所以这到底是什么好东西,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不能说的?

云南人都看懂了吗?

贵州烤火炉

只有贵州人才拥有的烤火炉,在人人都用电的时候,他们就喜欢烧煤,主打的就是一个怀旧。

这炭火一加,整张桌子都热起来了,这炭不仅不呛嘴,还不会飘灰?这其中啥原因咱也不知道,反正夸就对了。

安徽江苏人民取暖全靠抖,区区冬天能奈我何?抗就对了

看着乱入的北方人,不得不说一句,地暖才是真的暖啊!不是有点气人是太气人了。

还有好多没上榜的地区,你们有啥藏着掖着不肯拿出来的神器吗?欢迎留言在评论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ianshijinzk.com/dbsjby/18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