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穷时伤胃,富时伤肠”,大肠癌是典型的“富贵病”。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最快的肿瘤之一。
为什么大肠癌发病率连年增长?
几十年前在欧美高发的大肠癌,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富贵病,以前生活水平低的时候,中国人最常见的是以营养不良造成的胃溃疡为代表的胃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高热量、低膳食纤维结构的饮食习惯开始蔓延,而80%的大肠癌都是由大肠息肉演变而来,在成为癌瘤前有长达5~10年的良性发展阶段,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又和很多其他疾病相似,因此现在不断增高的大肠癌发病率既是长期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恶果,也是人们因为缺乏预防意识及疾病知识的后果。
除饮食习惯外,还有三种因素会引发大肠癌:因炎症刺激、生活压力等因素造成的情绪波动;父母一方患有大肠癌出现的遗传;空气污染与食品污染的蔓延。这些发病因素中,空气污染与食品污染的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个体面对这样的问题很被动,因此主动提高预防意识、改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了解早期症状消灭结直肠癌于萌芽状态
“人们对于大肠癌的早期特征了解不够,因此许多治疗都被耽误了。”据专家介绍,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便血:便血是大肠癌最常见的症状,多为红色或暗红色,混有粪便、粘液血便或脓血便;
大便习惯改变:肿块及其产生的分泌物刺激肠道,造成便意频繁,且有里急后重等症状,排出物多是粘液脓血状物;
肠道狭窄及梗阻:肿瘤绕肠壁生长,造成肠腔狭窄,极易引起便条形状的改变和肠梗阻;
肛门疼痛及大便失禁:直肠下段癌如浸润肛管部可引起局部疼痛,如累及肛门括约肌则可引起肛门失禁,肿瘤感染或转移可引起腹股沟部淋巴结增大。
贫血与消瘦:病人会出现慢性消耗性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及发热等。
大肠癌并非无药可医,提早预防是关键
预防大肠癌,建议大家吃果蔬和肉类的比例控制在5:1,并保持每天一次排便。而素有肠道“清道夫”之称的异构化乳糖则能够刺激肠道蠕动,在肠道内形成一层保护膜,帮助肠道吸收水分,便于人体排毒通便,具有非产好的预防和改善便秘的作用。
肠道是感知压力最强的器官,它每天都在不停消化和吸收营养,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因此维护肠道健康便成为健康生活的保障,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预防疾病的发生才是最健康的生活状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