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十天的课程,很快就结束了。考试评级通过后,老师找到张淑英,说有一个订单很适合她,想让她去面试。老师将客户大概的情况跟张淑英简单介绍了一下,张阿姨想尝试一下,便跟着老师来到会议室,跟客户进行面试。
面试时,张阿姨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老人基本情况,跟客户大致阐述了一下入户后将如何为老人进行服务,可以用哪些方法为老人调理身体。客户本身也是一名的医生,听了张阿姨的阐述,很是认同。第二天早上,客户便来到公司接张阿姨上户。
“我第一次见到老人的时候,老人非常没有精气神,是一个不能完全自理、焦虑、大小便失禁的脑梗后遗症的老人,肝脾不和的症状也特别严重。我尝试着跟老人聊天,老人的口齿也不是很伶俐,需要另一位服务员跟我重复一遍,才能跟老人进行正常的交流。”张阿姨回忆着第一次见老人的场景。
02
每一个老人都需要有尊严的活着。了解了老人的基本情况,张阿姨在脑海中飞速的回想着之前的调理方法。为了让老人产生信心,张阿姨拉着老人的手,对老人说到:“叔叔,您好。我是新来的养老护理员,您可以叫我小张。我之前调理过很多像你这样病症的老人,你想不想调理,想不想再站起来?如果您积极配合我的工作,我相信以您的身体情况,在一个月之内应该可以站起来的。”
老人听到话后,眼角的泪水闪烁着说到:“想啊,想啊。”
就这样,张阿姨开始耐心的给老人做按摩和康复训练。在调理过程中,老人按照张阿姨的方法,适应了不到两天,便闹起了小孩子的情绪。张阿姨不断的鼓励和疏导老人的情绪。到了第三天,老人竟然可以下地,慢慢走个五六步了。
老人特别的激动,说到:“张老师,你说什么我都相信,因为我现在看到了效果,虽然腿还是感觉没劲,但是我现在可以站起来了。我觉得我很有希望,以后,你说什么,我就配合什么,再也不闹情绪了。”
到了第七天,老人在旁人的搀扶下,已经能走二三百步了。老人的家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的留下了眼泪,谁都想象不到,七天前还在病床的老人,如今可以站在他们面前。
03
▲张阿姨向老师求助截图▲
不知不觉,张阿姨已经照顾老人一个月了,老人从不能站起来到站起来,到一点一点颤颤巍巍的移动。再到现在自己可以拄着拐杖,慢慢走六七十步到一百步,而且走的很稳。如果有人能扶着他,他甚至可以走到一千多步。老人和老人的家人都很满意。
张阿姨说:“老人现在除了说话很不清晰,左腿左手还不能自如的使用外,其他的方面都恢复的很好了。我觉得很欣慰,我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养老护理员的价值。当然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在调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的时候,我通过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